动画剧本编创课程的教学方法探析
摘要: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动画剧本编创课程现状,探索动画剧本编创课程的一些想法和方法,通过小班教学的课程理念,加强实践教学方法,巩固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提高文化素养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注重内涵的打磨,制作优秀的动画作品。
关键词:动画剧本编创;教学方法;小班教学;实践教学
1课程现状
如今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动画编导或动画剧本写作课程,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动画编导在动画片制作中的作用与工作特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动画片剧本编写方法以及掌握基本影视语言。课程采用多媒体、动画、学习通等多种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旨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也有诸多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教学方法,但对该课程实质性的改革和创新还在实践阶段,真正研究并付诸实施的还是少数。并且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电脑技术等软件学习成了主流课程,分配给剧本创作课程的课时越来越有限,学生只能了解写作方式的凤毛麟角,无法开展深入的学习,更缺少大量实践锻炼的机会。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文化素养不高,软件学习操作性更强,出效果更快更酷炫,而剧本创作却需要持续的动脑思考,并花费大段的时间沉静写作,对于学生来说,往往容易失去耐心,甚至因创作不出而随意写作。传统的教育方式无法培养出我们期望且需要的剧本编剧人才,传统的课堂向学生传输课程性的内容,学生知道如何写出好的剧本,却写不出好的剧本。在动画剧本编创课程改革中,教师们应鼓励学生关注与课程相关的现实生活,使学生超越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并支持学生们创造性的表现,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完成课程目标和作业要求。
2课程理念
小班教学:动画剧本编创课程改革难,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班级学生人数众多。学生多,剧本数量庞大,课时有限,教师无法兼顾每一位学生,更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创作容易千篇一律,并且教师在讲授或做演示时也只能保证附近的学生的注意力,后排的学生很容易出现上课走神的情况。所以采取小班授课方式,教师可以拉近与每位学生的距离,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详细地指导每位学生的作业,发掘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学生研讨也更容易实现,学生们可以围坐在一起,共同分析讨论彼此的剧本,十分有利于开展文学阅读分享和影片赏析等研讨活动。小班授课可以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发言、讨论。小班授课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设计更加多样化的课程形式,在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的同时,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专注。
3实践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技巧、方法的输出,而留给学生实践练习的时间却不够。技巧是一方面,实践才是重中之重。缺乏练习,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在动画编创课程改革中需要反复斟酌的。
3.1文化素养提高锻炼
剧本不应是故事的堆砌或恶俗情节的填充,而应该是通过故事和主题给观众一面看待事物、思考生活的镜子,应该是有价值的,这才是一名优秀的编剧所应该传达给观众的理念,也正是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所欠缺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文化素养不高,再加上没有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思想高度更是一直得不到提高。在国外的动画教学中会有专门的研讨课,学生在课外需要阅读大量的文学或者专业类书籍,观赏商业或艺术类影片,课上的时间主要用来交流和分享。而在国内,尤其是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往往不会涉及这样的课程,这使得学生平时极度缺少文化素养的提高锻炼,学生所提交上来的剧本不是错字连篇、病句不断,就是抄袭、照搬严重。所以在剧本编创课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锻炼,有意识地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除此之外,单单只是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将对阅读材料知识的了解转化为对知识内涵的掌握,而通过教师说教的方式获得的信息是很容易被遗忘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复盘。学生需要分析阅读材料并提出个人见解。这样不仅是对阅读内容本身的复习,也是对学生表达、思考以及归纳能力的锻炼。
3.2传统文化素材挖掘
我国早期上海美影厂时期创作了大批优秀的国产动画片,旨在“探民族风格之路”,将中国传统绘画和民间艺术形式与东方哲理故事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本土特色和中国元素的国产动画。而现如今的国产动画却深受欧美、日本的影响,学生在赏析动画作品时,对国外动画电影的兴趣明显高于本土动画。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中国传统风格不了解也不喜欢,一味地追求日、美风格,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创作出具有中国风格的动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国产动画可以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和音乐形式,其为剧本创作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题材。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诗词和文学典故都是重要的剧本参考素材。早期闻名中外的动画片《铁扇公主》和《大闹天宫》皆取材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徐克监制的动画长片《小倩》改编自蒲松龄笔下《聊斋志异》中凄美的奇闻逸事。近几年大火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道家经典《庄子•逍遥游》里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同时场景的设定也是中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土楼。这些案例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动画佳作。所以动画剧本编创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应加强剧本改编实践练习,选取优秀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中国文学著作,改编和创新故事内容情节,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动画实际创作中。
3.3选题实践训练培养
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帖子、网红、富二代以及恶俗的网络流行语等,严重影响着人们尤其是学生的思想。很多学生被网络上看到的光鲜亮丽的生活吸引,将剧本编创写成个人的梦想小故事,剧本中随处可见富二代的身影,其价值观被严重扭曲,内容、主题都毫无意义。另一方面,学生缺少主观能动性,不善于思考也不乐于动脑,极容易受到教师所举案例的影响,教师分享的案例往往被大部分学生争相模仿,一个班级的剧本类型千遍一律。主题的构建是学生最欠缺的能力之一,创作的故事往往缺少具有趣味性的、跌宕起伏的情节以及深度,思路局限在MV式的爱情故事、套路化的宿舍青春故事或是刻意的故弄玄虚中。问及学生的中心思想时,答案也是模糊不清,只能搜索出爱情、青春这样的总结性字眼。在对学生进行选题培养时应注重训练学生将主题凝练成一句话,而不是用概括性的词汇。并且,主题应是在故事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由编剧直接写出来的。可以使用头脑风暴的方法锻炼学生先构想主题,再根据主题展开故事。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学生随意写下三个人名,然后给每个人名安排一份学生认为符合他所写人名形象的工作或人名想要从事的工作,接着为每个人物设定一个带有情绪内容的主题,使用以下蕴含戏剧性动作的主题陈述格式:为了你必须。比如,言茹(电视台制片人):为了找到真爱,你必须先学会爱自己。最后,学生从三个主题中选择一个发展故事。
4结语
在课程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开阔眼界,教导学生关注已知,从身边的故事入手,发现小人物、小事件的闪光点,带给观众对生活最大限度和最真切的观察。同时也要探索未知,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创作出更积极的、广泛的、有意义的剧本作品,引导观众获得现实中无法经历的冒险和深刻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陆小玲.新媒体时代《动画剧本创作》课程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181-182.
[2]孙玉明,于璐.国产动画剧本创作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电影评介,2017(08):92-94.
[3]EricEdson.故事策略:电影剧本必备的23个故事段落[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作者:冯冬 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