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方法及应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0-30 03:11:00人气:404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已经进入新教学模式的尝试和探索,作为我国高中教育体制的关键组成部分和理科高考科目,高中生物的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启发式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对生物学科的教学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提出了一系列的探讨和分析。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新课改;教学效果
教育体制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变革,那么教学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使教学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最有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的新的教学模式就是启发式教学。一、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无论什么教学方法,必须遵循一种原则,才能将这种教学方式进行得完美。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相对传统教学方式来说,启发式教学需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传统教学方式当中,教师是讲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并且这样的角色一直维持不变。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了自主学习的欲望和主动探讨的渴求,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内容。而启发式教学却不同,在启发式教学当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的讲授内容和课堂的设计活动都是围绕学生来进行的。在学习高中生物《嫁接》这一课的时候,教师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代替直接讲授,如: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以进行嫁接呢?一般来说哪些植物是通过嫁接来完成种植的?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通过查阅资料获得答案,再由学生将这些问题一一解答出来,让学生展现自我,充分体现主观能动性。
2.激发学生自主性的原则。
学生的自主性是建立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基础上的,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兴趣,才会自主学习。在传统教学方式当中,教师处于绝对的领导者地位,将课本知识全部分析讲解给学生,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这样一味地讲解有可能会扼杀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兴趣,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启发式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更注重于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对于学习和知识充满兴趣,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代替沉重乏味的教师演讲,让学生将精力投入课堂,投入学习当中去。在启发式教学当中,教师要将课本知识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不局限于课堂,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际应用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方式当中,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在考试时才能得到一定的锻炼,因为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课堂当中,教师很少给学生锻炼举一反三能力的机会,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会直接给出相关的知识点和试题,并直接教给学生这类试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对试题的不敏感,不会举一反三。在启发式教学当中,教师特别注意对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生物学科本身就与日常生活联系的比较密切,而高中生物更是如此,教师就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和一些生物知识与课本内容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遗传”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就自己的五官外貌与父母面貌的关联进行讲解,尤其是双眼皮的显性遗传等比较容易观察到的部位,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寻找自己身上遗传到父母的部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4.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原则。
在传统教学方式当中,很多教师都会过分注重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也只有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才能更上一层楼。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在启发式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断抛出大的知识板块,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板块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和相关知识,或者是教师在启发式教学的课堂上,给学生提出一个大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分享给班级的每一位学生,然后一起探讨哪一个结果最具有代表性和正确性。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注重利用生物知识联系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二、高中生物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1.发挥实验教学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作用。
高中生物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命现象以及生命活动发展规律,因此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会选择实验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并且需要做到的还不止这些。想要切实发挥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借助生物实验,以实验的直观性来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和对于学习的主动热情。同时,学生通过实验的直观性,也更能理解学习内容和知识点。在实验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或是实验错误,学生会主动去思考实验不成功的问题出现在哪里,逐渐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实验本身的严谨性也会使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思维方式。例如在内环境稳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实验教学来引入教学内容,通过血浆与蒸馏水在加入盐酸前后的pH的横向与纵向对比,引入内环境稳态的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稳态的理解,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2.保证教学语言的通俗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高中生物是一门理科学科,逻辑性比较强,沉闷呆板的语言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教学,增强课堂内容的趣味性。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通俗的语言进行教学,其中还可以加入一些学生能够理解的当地方言或者现在流行的网络词语来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在很多试题中,标准答案都非常具有专业性,用词造句也非常客观、科学,但是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有点难以理解,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答案进行通俗化的讲解,即用学生习惯的语言方式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既知道了答题方式和答案意思,又对相关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3.利用现代教学设施,提高启发式教学效率。
在启发式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时,可以在网上查找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组成的图片,以PPT的形式给学生播放出来,直观的图片会比语言文字更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人体神经系统,更容易理解这些组成部分,记忆也会更加深刻。教师还可以收集有关视频、生物模型等运用于教学当中,直观的教学素材比抽象的语言文字更易被学生所接受。
4.建立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教师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不可辩驳,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听课,回答教师的提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教师不再是一味地讲授,学生也不再只是接受。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上要求教师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也是启发式教学实施的重要手段。只有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才能减少学生的束缚感,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大胆地与教师进行交流。通过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倾听学生对于课堂的意见,逐渐完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开阔眼界,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这才是启发式教学的最终目的。三、总结
启发式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最具优势的教学方式之一,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有兴趣去学、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而不是被“填鸭式”的将知识灌输进大脑皮层。学生只有对高中生物有了兴趣,在学科上的表现才会比较好,也就会有主动探究的意识了。参考文献:
[1]杨志兴.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新课程•下旬,2016,(10):205.
[2]陈珊珊.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4,(8):57.
[3]余小敏.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神州(下旬刊),2015,(12):60.
孟晓薇 赵亮 陈伟 王t玲 芦荣胜 段江燕 1.山西省高平市第一中学2.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