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方法论文 >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教学方法研讨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教学方法研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6-30 02:29:00人气:376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与实际的社会需求之间结合更加紧密,近年来由于社会对于中职毕业生的需求增加,人们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机械加工专业是其中受关注度较高的热门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呈现增加的趋势,然而其中的质量仍旧有待提高。关于学生质量的提高,需要从教学实践中展开。基于此,本文展开关于机械加工专业教学方法的探讨。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加工;教学方法0引言 在中职的众多专业教学中,机械加工专业由于其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近年来受到学生的欢迎,随着热度的不断上升,教学的水平也随之上升。机械加工专业的教师对于教学的内容进行了研究,以实际的学生学习情况作为重要的参考内容,以课程的理论作为教育的实践指导。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由基础的课程部分进行引入,将理论课程作为课程设置的重点内容之一,其次由于其职业教育的特性,实践课程在其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适合于这一阶段教学目标的达成,然而仍旧需要通过合适的手法推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1社会对于中职机械加工专业人才的需求 1.1机械加工一线人员 在对于机械加工专业人才的需求中,专业的机械加工一线人员是其中缺口最大的一项。在对于一线工作人员的要求中,职业技能的熟练掌握以及应用是最为主要的内容,因为一线的工作人员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直接的投入到生产的环节当中去。在这种要求之下,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成为要求的重点内容,也会直接的反映在教学实践当中。 1.2机械加工专业管理人员 其次,是对于技术管理人员的需求。这一部分的人员需求量有所减少,然而存在的缺口仍然较大。由于一线的生产人员中,有一部分是通过职业培训产生,并未接受过专业的机械加工的系统教育,因此在技能的应用过程中,仅仅对于技能的实践有所掌握,而对于理论知识以及工作原理等模糊不清。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过系统职业教育的中职机械加工人才,就成为了技术管理人员的缺口的弥合者。需要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原理具有比较清晰的把握,并能够通过日常的生产行为,观察到具有深度的问题,对于技术的改进提出有效的意见。 1.3具有综合技能的人员 另外,对于综合性的管理人员也具有一定的需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管理知识,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注意的一点,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毕业年龄较轻,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仍旧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自学能力养成对于学生适应社会具有良好的促进性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未来顺利的发展。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由于分工相对比较模糊,对于学生的综合性要求就更加的明显,因此在职业培养的过程中,注意对于社会现实需求的关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机械加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课堂教学的方式过于传统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学习的相对较为复杂,因此一般教师需要采取集中的理论讲授的方式,作为基础理论的教学实践重点。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按照课本的顺序对于理论知识进行逐一的讲解。这个过程中,由于教师语言表达以及学生理解能力的限制,一些关键点的教授由语言的方式并不能够顺利的传达。然而,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交流,因此对于学生的接受状况并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掌握。往往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一部分的内容尚未理解,即又开始了下一部分的讲解。由于专业的课程环节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会导致学生产生知识断裂的情况,不利于整体的学习。 2.2知识结构的建立过程不明确 在教学的课本中,采取按照知识结构对于教材进行编排的方式。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往往会采取灵活教学的方式,教学内容之间的整体性就被打破。虽然这种方式对于学生掌握重点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帮助,然而对于知识结构的构架具有不利的影响,学生不能够从整体对于知识进行把握。 2.3实践教学的不足 在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以及场所的限制,学生往往不能够进行充分的实践锻炼,着将会导致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具体的工作需求之间产生矛盾。3对于机械加工专业的教学的完善 3.1采取多元化的授课方式 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对于两个问题进行考虑。其一,是教师的教学充分对于所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展示,另外的一个重点,则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采取多元化的授课方式,需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对于课程内容的展示,可以充分的对于多媒体教学以及互联网进行运用。利用这一技术,对于教学的场景进行重新的构建。另外,在教学的相关视频中,由于技术动作的操作更加的标准化,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为讲解以及实践的重点,反复的带领学生进行观看。需要注意,对于课本内容的深度挖掘,将学生的知识学习程度进行加深,以便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达成对于操作原理的理解,从而熟练的进行操作,并且能够以此作为创新的基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将课堂时间应用到学生的学习思考以及实际的操作中,而并非仅仅是听取教师理论知识的讲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由于中等职业阶段的教育直接面对于学生的就业,因此,学生在毕业之后多数将直接的走向工作岗位,工作中交流合作的是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进行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对于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教学的实践中,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3.2注意知识理论的构建 专业性学习与非专业的学习,其中重要的区分在于知识体系的构建上。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引导。可以采取利用机结构导图的方式,对于每一部分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在一个整体的部分完成学习之后,由学生独立的完成对于知识结构的梳理,将这部分作为一个作业。进而,教师继续展开对于整体内容的针对性引导,使得知识的结构框架得以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头脑中,引导学生完成系统系的学习。 3.3组织技能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式动手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到实验室中进行相关技能的学习,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例如,在实验室模拟操作时,教师可以事先设置一些机械加工模具,组织学生对这些器械模具进行再设计,再组装,这项学习实践过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拓宽学习的思维,发挥自我的创造力。4结束语 为了全面提高中职院校机械加工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教师的教学研究属于至关重要的部分。需要通过组织技能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完善实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水平以及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得到提升。参考文献: [1]罗高俊.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5):60-61. [2]唐代滨.浅谈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教学中的现状和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2(13):370. [3]孙忠刚,熊建武,龚艳丽,等.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和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衔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7(4):250-251. [4]胡翔云,郭和伟.中高职人才培养边界及课程体系衔接研究――以湖北省中职机械加工技术、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李林林 河北省沧州市中捷职业技术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