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方法论文 > 高校柔力球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高校柔力球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9-02 00:44:00人气:59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体育课程变得尤为重要,使得柔力球项目逐渐发展成熟。现如今,柔力球已经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因为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致使目前高校柔力球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柔力球课程的教学水平。对此,为了加强高校柔力球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增强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对柔力球课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关键词:高校;柔力球课程;教学方法1高校开展柔力球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柔力球是一种刚刚开创出来的新型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对此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入柔力球项目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项运动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柔力球技术动作的美感,还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提高学生神经系统的敏锐性。 1.1柔力球运动技术相对优美 柔力球是将网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体育项目动作精髓融合最终研发的一种新型体育运动,另外柔力球还是集趣味、竞技和娱乐于一体的运动。改变硬性击球方式是柔力球最主要的技术特点,利用弹性较好的球拍来迎接发球,缓冲完以后将球贴近球拍,之后做出一个弧形引化的动作,利用惯性将球抛出。打球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身体、舒展筋骨,同时,柔力球课程教学方法还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能够给人一种视觉美。 1.2柔力球运动促进身体器官健康发展 由于柔力球运动的弧形引化动作可以随机作出不同优美的动作,而且动作都是自然放松并且展现身姿的圆弧运动,要通过跳转、画弧和转体的方式才能完成,这样可以让运动者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生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加强运动者的肌肉锻炼,保护运动者身体的各个关节。因为在练习过程中,运动者必须要将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动作,同时也要确保四肢、眼睛、脑袋的协调配合,从而更好的掌控进球路线。对此我们不难看出,柔力球运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和提高运动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神经系统的敏锐性。2分析高校学生和社会团体锻炼的区别 高校学生和社会团体在身体锻炼方面还是存在差异:第一,从打球目的上进行分析。在高校柔力课程教学中,都是在体育课上进行的,在选课过程中一些学生对柔力课并不是很了解,而自己喜欢的课程也没有选上,导致学生在学习柔力球时总拿自己喜欢的项目和柔力课作比较,使得一些学生从心理上对柔力球课程产生排斥。第二,高校学生之所以上体育课最主要的因素是拿体育学分,并且在拿奖学金和评优过程中体育成绩占主要部分,学生内心的压力非常大,与社会团体锻炼者轻松愉悦的心情有很大区别。第三,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练习柔力球,而且每个学期的体育课也是有数的几节,一旦遇到特殊天气也会缩减体育课数。3柔力球技术体系分析 从技术方面来讲,柔力球和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的技术没有太大区别,手法和步法是核心技术。手法包含正手接抛高球、正手接抛低球、反手接抛高球、反手接抛低球、平旋球、侧旋球等。看着容易,其实对柔力球来说它的打球手法和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还是有区别的。其主要原因是柔力球在每个球入拍再到拍出的运动过程都是由身体协调性进行掌控的,每个动作都是靠身体的柔韧性打出的。和网球、羽毛球不同的是,即便手法不对单纯依靠手腕的瞬间发力也是可以打出球的,只是回球质量可能不高,对柔力球来说,如果步法不到位身体就很难协调。总的来讲,如果身体不协调手法都是不规范的,“三分手法,七分步法”是羽毛球运动的核心内容。步法可以保障手法的正常发挥,是精准有效的运用手法运动和连接各项技术动作的纽扣,确保各项技能、战术的有效发挥。4柔力球初学阶段的教学方法 刚开始接触柔力球的人就是所说的初学者,也包括前期简单了解过柔力球而没有放弃柔力球项目的学习者。初学者在学习阶段应该加强哪方面的练习,这一问题需要教练员们仔细研究与分析。在传统时期柔力球运动的主要形式是隔网对抗,之后在越来越多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套路演练形式,而隔网对抗形式指的就是柔力球竞技项目,套路演练形式指的就是柔力球套路项目。柔力球技术从入球到出球主要包括:迎、纳、引、抛,从而形成一个连贯、顺畅的弧形引化动作。对于刚开始接触柔力球的学员来说,用手接球的难度非常大,更别提画圆蹬转发力用球拍发球。因此必须要加强初学者在身体协调能力方面的锻炼,从而更好的对身体进行调控。与此同时,柔力球初学者还要对柔力球反应能力和球拍握力进行判断和掌握。要想加强这些技能的锻炼,并不一定要用柔力球和柔力球拍进行项目练习,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辅助性的器材帮助学生练习,例如抛接钥匙和羽毛球。教师在教学生如何拿拍练球时,大多数体育老师都会将基础动作选为左右摆动,在讲解控球技术和练习方法时,左右摆动也是必讲的内容。而肩后球才是真正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方法,肩后球的运用方法是要把拍子握在身体的右前上方,随后通过右侧肩后拍尖向上的顺时针方向来完成弧形引化动作,从而接住身体右前方抛来的柔力球。在引球入拍之后,初学者在蹬转时双脚要同步,手臂张开,向右侧肩后做拍尖向上的圆弧运动,从而沿着圆弧的切线方向将球抛出,这个动作的观赏性非常强,而结构也非常简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做错动作的几率,还可以让学生加强对蹬转知识的理解,最后将柔力球的发力原理掌握的更加牢固。5柔力球中高阶段的教学方法 现阶段,每所高校将体育教学方式和柔力球教学方式融合到了一起,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方式都是相同的,例如太极拳和身体素质。到了入学第二年,体育教学方式就改成了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课程。因为高校柔力球老师的资历不高,使得有的学生尽管很喜欢柔力球,但是也没有柔力球这门课程。在每学期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都是对初学者进行练习,这也是造成高校柔力球教学水平差的重要因素。鉴于一些中高段的柔力球学生已经有了练习柔力球的基础,并且非常喜欢学习柔力球,因此在对中高段学生进行教学时就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动作必须保持规范是这个阶段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在柔力球学习过程中,柔力球的实战比赛训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实战比赛训练时,灵活运用柔力球步法是至关重要的。和羽毛球比赛场地相比,柔力球的比赛场地要小,没有双打后发球线和底线之间的伸展空间。对此,在练习柔力球步法的过程中,可以参考羽毛球步法的基本功,例如通过羽毛球步法训练器来加强中高阶段学生的辅助练习。在这个环节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和羽毛球步法相比,对柔力球步法的要求更高,除了让练习者跑到规定地点以外,还要有发力空间。在正式练习期间,可以选择柔力球拍来模拟比赛,让初学者可以通过对方的挥拍方法和战术方法来判断。判断完以后,初学者要马上做出决定,迅速移动步伐,然后做出正确的接球动作,对这种不带球模拟竞技比赛的方式有着明显效果,这对有一定学习基础的学员非常管用。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使得柔力球项目逐渐发展成熟。现如今,柔力球已经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要想广泛在高校中应用柔力球,就必须高度重视柔力球课程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校学生的柔力球技术。在柔力球课程教学中,高校柔力球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仔细探讨学生的身体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法,推动高校柔力球课程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参考文献: [1]冯小凤.高校柔力球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7):111-112. [2]李小妮.柔力球运动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效用的实证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7):37-38. [3]杨玉亭,刘运胜,陈智芳等.普通高校柔力球专项游戏辅助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5,(2):49-50. 王玉洁 山西传媒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