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琴法教学方法论文
一、因材施教,互教共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幼师琴法课的授课形式可以分为快、中、慢等三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授课内容及要求不尽相同,难易各异;对待差生要耐心指导做好示范,对待领会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多多给予鼓励,让他们主动去练习新的内容。同时,还可以利用以老带新、以快带慢的方法,学生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自我领会,这样,就可以逐步转化差生,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重现全面培养,进行多角度训练
幼师琴法教学内容上要重视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歌曲即兴伴奏能力。幼师生学琴并非要技艺多么精湛高超,而是为适应工作的需要,演奏一般乐曲,特别是儿童歌曲的即兴伴奏。即兴伴奏的学习,是学生音乐素质提高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对平时所弹奏的音乐作品从调式、曲式、风格、和弦编配、伴奏音型等方面进行书面分析和听觉分析,丰富其伴奏手段。此外,要加强视奏、移调的练习,要进行多声部听觉与合唱训练,还要有边弹边唱的能力。通过即兴伴奏的学习,不但能促进学生将所学到的琴法、和声、乐理、唱歌等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应用于实践,而且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掌握各种实用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三、找准难点,克服训练障碍
教师要做好引路人。学生在学琴时会经常遇到许多难题,教师必须刻苦钻研教材,力争做到有难题必解。学琴要眼看多行谱,手弹多行曲,耳正音。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对初学琴的幼师生来说,困难是相当大的,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去解决:
(1)让学生分手弹好旋律和伴奏音乐;
(2)两个学生相互配合,即一人弹旋律,一人弹伴奏,嘴哼唱旋律,要求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
(3)双手配合,要先慢后快,先零后整,由句到段一气呵成弹完全曲。
四、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自身能力
在学校文艺晚会上,尽可能给学生展示琴法才艺的机会,演奏形式可以是独奏、伴奏、重奏或合奏。同时,请学生家长和亲朋好友前来观看,并给予鼓励、赞扬,使学生受到鼓舞,以增强学生学琴的兴趣和调动学琴的积极性。学校每年举行的文化艺术节都有弹琴比赛,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准确地给学生的演奏水平定位,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成功。
五、结语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幼师教学中的琴法教学途径,一要教师做好榜样,二要激发学生弹琴、弹唱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在幼师琴法教学上,教师的教法固然重要,但学生要想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要靠个人的学习毅力。练琴要循序渐进,不可好高骛远;要善于开动脑筋,不能盲目练习;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伟大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说:“一日停止了练习,便损失一周的功夫,一周停止了练习,便损失一个月的功夫,一个月停止了练习,便损失一年的功夫,最后便坠入不可救药的地步。”音乐大师的教诲是十分深刻的。因此,琴要天天练,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成功。
作者:蒙现霄 单位:广西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