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质量论文 > 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1-15 14:20:00人气:401

【摘要】近些年来,在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现代学徒制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改革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采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教学,采用现代学徒制开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套以学校与企业为主体的联合教学机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践型人才,帮助学生真正学会应用各项理论,解决目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实践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健全一套高效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现状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学校和企业等应当做出的努力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实践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与意义。但这些年来,随着高职学校规模与数量的不断增加,社会上却并没有出现人才云集的情形,而且相关实践人才供求失衡问题愈发严重,这极大地阻碍了社会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提出了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该模式旨在培养更多实践型人才,在传统理论教学基础上增加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在现代学徒制下开展更加高效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成为首先需考虑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做好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顺利推进的各项保护政策,努力推动新型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参与主体不够广泛。受传统教学管理理念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多是通过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开展,学校的考核组织在相关教学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体系等进行考核与监督,并依据教学管理部门提出的相关建议进行改善与完善,虽然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这种仅仅只有教学管理部门参与的考核与监督工作,无法全面保障学校的教学,没有办法在现代学徒制下开展更加高效的教学质量保障工作。

2.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不科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仅仅以学生的成绩为判断因素,受此理念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将重点放在了理论学习上,只是通过死记硬背,将枯燥乏味的理论记录在脑子里,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这样虽然获得了较高的成绩,但是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当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依然没有办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对于真实工作没有较为深入的接触,无法顺利地开展工作,导致学校的教学效果与社会用人需求相背离,难以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

3.教学质量监督工作关注重点不合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质量监督工作的过程中,只关注最终的结果如何,而不重视得出这些结果的过程,这就与开展学徒制教学的初衷相背离。教学质量工作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应当是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与执行方面,相关的教学管理部门仅仅是通过考试等方式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监督,却忽视了对教学过程的把控,这使得教学质量很难得到全方位的保障与提升。比方说,很多教学管理部门都会在考生结束后统计学生的成绩,只会通过这个班级分数变化对整个班级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但是却忽略了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有没有其他因素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学生除理论之外的其他素质有没有提升,这样的结果根本没有办法反映教学质量,并且还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重点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4.合作办学存在阻碍。现代学徒制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推动,共同制定招生方案与培养方案,共同培养实践型的人才,但是企业由于资金投入等原因,往往缺乏长期的合作动力,又因为直接在社会上招聘或者通过校招等渠道招聘人才,成本更加低廉,并且比较容易找到自己专业对口的人才。因此,很多企业对于培养专业型实践型的人才、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并不十分热衷,缺乏与学校合作的意愿与动力。

5.师资力量有待提高。作为校企联合办学的办学模式,现代学徒制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双师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教师和企业里的指导老师共同为学生授课,组成一个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教学的教学团队负责为学生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达到实践与理论沟通学习的目的。此外,学校与企业也可以通过联合研发技术等工作,推进双方的合作使双方的合作更加的密切。但是,目前的双师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双方的合作并不深入,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的对接存在问题,并且还面临着其它方面一些阻碍,因此双方的合作以及师资力量都有待提高。

二、现代学徒制下完善高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1.培养更多的实践型人才。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虽然以往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经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多的人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已经无法像往常一样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实践型人才少之又少,阻碍了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因此,需要相关的高职院校进行变革,建立新的教学形式,建设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真正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实践型人才,解决新时代社会实践型人才不足的问题。

2.转变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现代学徒制的出现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重要表现。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培养实践型人才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职院校在过去的教学设置里,主要是以基础理论知识为重点,很多教师与学生对于实践能力的运用并不非常的热衷,这样的理念导致高职学校在教学考核以及教学质量保障的工作中出现了偏差。在考试质量评价以及考核方面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积极完善高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实践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为实践教学打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有效推动了传统教育形式改革。

3.改善学生的就业状况。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培养制度使得高职院校出来的学生大多数都只对技术理论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对于实践操作却没有非常深入的研究,这就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学生在进入企业后,面对陌生的实践操作会有一种迷茫感,没有办法很快的融入工作之中,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快速转变。而现如今随着现代学徒制的应用与普及,学校的教学水平逐渐提高,教学质量也有了保障,使得越来越多的实践型人才在毕业之后可以很快融入到企业中和相应的工作实践中,企业也非常愿意接收这样的人才,这不仅有利于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以及学生的报考意愿,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加入到学校中,实现了良性人才培养应用循环。

4.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基础知识的教授与学习上。教师教授的内容,前期都有教学方案以及教学大纲的规定,没有很强的变通性,并且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没有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很多问题没有办法让教师在第一时间知道并给予帮助,长期如此,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高,教学质量也难免会受到影响。而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可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实践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接受老师的指导,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理沟通交流,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作出纠正,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学生发挥的主动性更加强烈,老师只是做实践指导,但还是要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依然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相关的实践操作,否则很容易让学生的实践操作出现偏差。

三、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路径

1.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徒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特别是校企合作环节,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更快的成长。企业作为学生实践的主要引导者,除了要安排员工管理学生实践之外,也应当主动参与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工作中,及时为相关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建议,通过提供办学资金以及模拟实践课教学资源等,从多角度帮助学生成长。此外,政府也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学徒制建设工作的重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及时为高校相关环节的建设提供建议。在该过程中,政府也可以作为相关就业信息的提供者和高职院校发展的监督者,在为高职院校提供企业用人需求等相关信息的同时,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提供相应的机会,引导企业接收高职院校需接受实践教学的学生,为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师傅”。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开展学徒制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2.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现代学徒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差异的重视,这也是学徒制教学和集中授课教学的典型差异之一,不同学生的性格不同,在学习上的天分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投入度和最终的学习成绩等都存在相对明显的差异,而在为学生安排师傅的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对该类差异的重视,结合学生差异来为学生安排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速度和学习效果等都会明显改善。在该过程中,高职院校首先应当做好学生理论教学工作,安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通过适当调整课程进度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同时,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对教学专业与学生匹配性的重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理论实践重点来安排对应的实践,可有效保障其学习质量。例如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讲述会计基本理论之外,还应当结合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系统特点等对学生进行教学,建筑、电子商务等方向的会计工作也会存在差异,这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其考虑进来,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教学,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教师的理论教学基本结束之后,高职院校即可结合学徒制特点来为学生分配不同的教师,由教师带领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新一轮的探索。在学徒制推广落实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所接收学生的特点来补充其理论教学的各项内容,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相关理论,并在后续实践中直接将理论应用起来,学生对所学理论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而针对学生学习的专业差异,教师也应当加强对专业实践和理论占比分配的重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理论等形成更全面的认识,为学生打造针对性的学习计划。例如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其理论和实践压力都相对较重,在学徒制模式下,教师可以直接安排学生到工地参加实践,学生对工程造价各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等将会形成更全面的认识。为此,高职院校学徒制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差异化教学的重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专业特点等来综合调整教学方向,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3.重视阶段式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学徒制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对阶段式学生培养工作的重视,通过将理论学习和时间学习分开,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后再接触实践,可以收到相对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实践环节,企业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实践重点的重视,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可以先安排与学生年龄相仿的员工来带领学生了解基本的实践操作规范,帮助学生对实践重点以及自身素质等形成基本的认识。在学生掌握了实践的基本技巧之后,再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带领学生接触更高层次的实践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状态、不同情境下应当选择的实践手段以及可以采取的实践形式等也会形成更全面的认识,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改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当加强与企业的定期互动,通过不定期考核等形式,由企业将学生的实践情况反馈给学校,学校可以结合收到的学生情况来安排教师调整理论教学进度,同时对学生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在保证学生理论学习扎实性的同时,为学生安排不同难度的实践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目标。随着实践教学的深入,学生对自身学习特点以及理论学习存在的不足等也会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会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努力补足自己的短板,整体学习效果自然得以保证。

结语:

高职院校推行学徒制教学是响应职业教学转型的重要决策,通过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也会更强。同时,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学生接触的理论也会更具综合性,对教师教学内容也会形成更深刻的认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以往明显增强,会更积极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最后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田红磊,蒋金伟,纪海玲,等.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构建策略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0,18(1):102-104.

[2]桂文龙,刘俊栋,苏治国,等.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20,(15):108-111.

[3]何宗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知识经济,2020,(11):132-133.

作者:阳军 陈浩阳 张维珂 单位:天门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