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质量论文 > 浅谈发展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式

浅谈发展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式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1-19 05:57:00人气:414

摘要:发展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以每名教师业务素质的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的关注点和落脚点,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教师培养功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院校是育人的主体,在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中,教师的培养一直是头等大事,教师培养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未来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当前院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发展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能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师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教师培养功能,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同时也能提高院校教师的培养质量[1]。

1什么是发展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一直以来,教学评价工作都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贯穿教学工作的始终,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又是其中重要成分,科学地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在整个教学评价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评价内容包括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的内容安排、教学的方法手段、教学的形式和结构、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能够认定教师的授课质量,还能反映出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对一个教师较为全面的评价[2]。按实现目标分类可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分为两类,一类是奖惩型教学评价,另一类是发展型教学评价。奖惩型评价以奖励和惩处为目的,通过对教师工作表现的评价,认定年度教学质量并进行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作为教师评职称等的参考信息。奖惩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仅发挥评价的鉴定和选择功能、实现评价中奖惩的目的,是一种终结性的、面向过去的评价,因此,是一种不完全的评价,不利于面向未来、促进教师的发展。发展型评价则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建立在评教双方互相信任和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是一种双向的课堂教学评价过程,和谐的气氛贯穿评价过程的始终[3]。它是一种形成性评价,不以奖惩为目的,而以奖惩为手段,甚至可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从而对教师队伍的长远建设起到积极作用,是一种全面评价。

2如何建立发展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式

发展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一种科学的评价方式,其建立过程要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基础上,汲取现代教育思想的理论精髓,开创性地实践关于任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新理念。基于这样的认识,发展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遵循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和全面评价的“三全”原则。2.1全员参与原则。“全员参与”是指在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参与者应该上至学校领导、下到行政人员,既要有普通教师,也要涵盖普通学生,教师既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对象,又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主体[4]。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运行,应使高校教职员工形成“全员质量意识”,铸就全员关心教学质量、全员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全员都是教学质量责任人的良好氛围,在最大程度上发挥集体的力量,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2.2全程监控原则。“全程监控”是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要严格依据各类型和各层次培训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实施,而不是仅关注“一堂课”。一方面要涵盖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另一方面还应关注学生到社会后的工作和发展情况(这一工作由于信息数据量太大,可以进行样本跟踪),建立一系列可以测量的“点”,通过对“点”上数据的分析,获得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信息,进而反馈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5]。2.3全面评价原则。“全面评价”是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覆盖面广要,不能遗漏关键要素,不但要涉及学、教、管各个层面,也要评教、评学和督管。在涉及教学工作的各个具体环节中都要进行监控,比如选用教材、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具体上课、组织授课内容、课堂授课方法的使用、出卷、考试、阅卷等,均应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4],在全面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并将最终的评价结果落实到教师授课质量的认定,给予授课教师最为客观的评价。

3怎么运用发展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式

发展型课堂教学评价重视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工作,鼓励全员参与评价工作,使评价过程成为一种双向过程、动态过程,这是一种综合“多元监督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于一体的长效机制[6-7]。3.1多元监督机制。评价内容及评价者组成是发挥评价效益的关键,“多元监督”的机制正是针对这两个方面内容而言。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体现在对不同对象如教师、学生和教管等各层次、各环节的监督;评价者组成的多元化是指必须建立具有代表性的组织机构,抽调教学经验丰富、熟悉政策法规、掌握教学理论、具有评价能力、作风坦诚正派的教师、专家担任实施评价的主体成员,有条件的话还应吸纳部分校外专家进行参与。同时,课堂教学评价者的组成还应有教学管理人员和部分教师、学生等。多元监督机制的建立,还包括在评价实施前统一思想认识和评价尺度、规范评价行为、事先约定评价结果的处理方法等,这是在明确课堂教学评价目的和作用的前提下,保证授课质量评价公正性和权威性的有效手段。3.2考核激励机制。考核激励机制是指通过考核让被试者在这个过程中明确自身定位,能够形成促进其改进的激励措施。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中,进行如年度量化考核、教学质量评比、教学比赛、优质课展示等活动,让从教者取长补短,形成良性互动,最重要的是构建科学的长效激励机制,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既具有指导教学工作的规范作用,更具有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授课质量的促进作用[4]。考核激励机制是一种对教师的素质、能力等评价结果进行认定的机制。其中对教师素质的评价占据重中之重,因为它是一种能够对教学工作发挥长期作用的潜在因素,诸如敬业精神、求知欲望、教育理论水平等。在考核激励机制中还要对教师能力进行考核,这是教师能够完成工作的基础,诸如知识储备量、教学方法掌握情况、口头表达能力等。考核激励机制是从教学、专业、管理专家及学生多角度对授课教师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以充分了解被评价者的优缺点,充分发挥课堂评价效益的机制。3.3持续改进机制。持续改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从结果反馈改进的过程,能够促使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提升学校教学效果,这本身是一个“闭环”的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法改正问题,切切实实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8-9]。针对每个教师不同的授课质量评价结果,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对于优秀者,要鼓励其优势的发挥,可以按季度有针对性地安排其为同专业教师讲授观摩课;对于良好者,进行不定期的抽检交流,使其向优秀者靠拢;对于个别授课质量不理想者,进行定期评价,要求授课者在下次评价时,能够克服上次评价时所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密切跟踪、持续帮带,这也是持续改进机制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帮助被评价者在两次评价中提升教学质量,也就是如何进行跟踪提升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沟通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现行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式下,虽然课间教师与专家之间会有一些交流与反馈,但由于时间和场合的限制,交流不够彻底、不深入,不能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听课效果不明显;虽然专家对教师的授课情况都作了一些非常细致的记录,但相对应的,授课教师看不到;对授课质量高的教师进行奖励,另一些教师却不知道教学改进的方向,不知道他们好在哪里以及如何去学习,这样的评价就存在脱节的问题,影响了评价的质量和效能。因此,评价结果应以某种形式反馈给教师本人,从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这种交流对于被评价者没有任何压力,评价者指出被评价者的优点及改进方向,让被评价者能及时、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特长及需要克服的缺点,在下次评价中能够得到正向的促进效果[10]。课堂教学授课质量评价融合了授课评价与教学评价,但是所有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区分,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促进教师的进步、促进学生和教学管理的进步,最终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实现教师队伍管理的科学化,有利于实现教师培养工作的体系化,也有利于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4结语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一种更为科学的评价方式,是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激励教师有针对性地持续学习、改进、提高的过程,能够提高教师的培养质量,更能够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发展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能更有效地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发展方向,创造更加和谐、宽容和高效的课堂,同时对学生的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和督促作用,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勤于探究、乐于思考,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发展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科学开展教学、合理进行管理、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

徐晓双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