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质量论文 >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究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1-10 21:05:00人气:431

[摘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整体办学水平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机构、监控制度逐渐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逐步确立。当然,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也存在监控体系尚未完全形成,重点不突出;监控机制不健全,落实不到位;未形成常规化和制度化的教学管理;缺乏与教学质量监督的奖惩机制等诸多问题。为此,从专业开发及建设的监控、课程体系开发建设的监控、教学过程及质量管理的监控、教学资源的监控等四个方面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监控的含义及特点

关于教学质量定义,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教育结果满足教学目标要求的程度及社会公众对学生发展变化的满意程度,是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有着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因此,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有如下特点。一是理论教学质量监控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相结合。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应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践教学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不同阶段,对实践教学提出不同要求,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二是专职教师监控和兼职教师监控相结合。高职院校需要聘请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行业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这些行业专家没有经过专门训练,其教学活动不一定符合培养目标,因此,对兼职教师授课质量的监控与评价需高度重视。三是对学生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高职教育更重视学生技能考评,知识考评渗透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四是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要求“双证”毕业,就业市场也偏向录用“双证”毕业生,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将双证率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必须建立符合自身特色,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监控机制,按照科学、规范和可操作原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完善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点多、面广,具备动态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制机制。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现状

随着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对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做了很多积极探索,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第一,教学质量监控机构逐渐趋于完善。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设置了教务处、教学系部及教学团队(教研室)的三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务处负责对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把控,系部是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学团队是最基层的部门,是教学质量好坏的前沿阵地,各高职院校在学院聘任一些在职和离退休的教师组成教学督导,这对教学质量监控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设置专门教学质量管理机构。第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逐渐完善。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教学质量的制度建设,制定出各种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比如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教学管理方法,使教学质量监控做到制度化和科学化。第三,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逐步确立。近年来,各类人才培养评估工作的推进,如省级示范院校、国家骨干院校,这些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得到逐步建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第四,注重外部教学质量的监控。外部教学质量监控主要是指教育厅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外部压力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五,以综合素质测评来确定学生职业素质,评价效果不明显,无法找到教学质量的问题所在,不能发挥监督职能。

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

第一,监控体系尚未完全形成,重点不突出。尽管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设置了教务处、系和教学团队三级教学质量监控机构,注重形式,比如是否有教学计划、是否有教案等,对教学内容等方面却监控不足。偏向于对理论课程监控,对实践(实训)教学质量监控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学生素质考核的有效方法,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监控尚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第二,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不健全,监控落实不到位。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质量监控机构既做球员又做裁判员,即教务处、系和教学团队即使教学质量的管理机构,又是教学质量的监控机构,集教学决策、管理合评价为一体,这种不利于教学质量的自我调节和完善,影响了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运行。教学质量监控的预警机制缺失,不能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事故,使得教学质量监控处于被动状态.第三,未形成常规化和制度化的教学管理。很多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随机性大,对教学检查和教学突发事件的管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导致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分工不明确,管理水平落后,未形成完备的质量保障制度,组织与制度未能有机结合。第四,教学质量重要性认识不足,质量监控形式化较为严重。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等教学质量评估评估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没有将教学质量监控与本校实际结合起来,生搬硬套其他院校的监控体系,导致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形同虚设。第五,缺乏与教学质量监督的奖惩机制。教学质量的监督评价结果与教师薪酬及职称评定不挂钩,教学质量优秀教师与教学质量一般的教师在待遇上没有太大区别。无法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惩罚机制也没有得到发挥。

四、构建高职院校质量监控体系

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是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当地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二是高职院校是否开发了基于项目化或工作工程为导向的职业岗位群课程;三是职业院校是否制定出完善的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四是是否建立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

(一)专业开发及建设的监控体系。专业开发及建设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定位,通过广泛调研,开办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并加强对该专业的教学标准、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进行建设,并根据社会经济变化适时调整、优化。专业开发与建设需以市场为导向来开展和实施,专业建设从需求和资源两个维度来进行。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是专业设置及调整的依据,当有三分之一的用人单位表示对某专业没有需求;学生及家长对该专业缺乏认可时就需要调整专业,同时,各类教学资源应当满足专业教学需求。基于以上分析,对专业建设的监控体系应当包括如下内容:①专业教学目标监控,即专业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监控,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目标相吻合;③课程体系的监控,即课程体系的制定应当符合专业需求;④重点专业建设的监控,即加强重点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专业建设考核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用人单位对专业培养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的满意度;②学生对自身专业的满意度,即自己的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评价;③政府部门对专业建设的满意度。总之,高职院校专业开设及建设需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根据就业岗位及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结合自身实际来开展专业建设。

(二)课程体系开发及建设的监控。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体系建设是有机统一整体。在课程体系开发建设过程,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的确定以及教材的选取要相互结合。通过对课程项目化改造或基于工作过程来保证课程体系开发的质量。在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监控体系主要包括:①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随着教育技术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将教学内容的灵活性与固定性结合起来,确定教学内容符合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恰当的辅助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不是某一个老师的上课标准,课程标准首先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授课内容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高效性;③教材,教材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对教材的监控必须注意教材的时效性,尽量用近三年来出版的教材,而且选用的教材必须是项目化改造后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材,同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国家级统编教材、省部级和行业统编教材占总数的50%以上。课程体系建设中公共课程需要与国家要求相统一,专业课程要根据行业实际情况而定,同时注意中高职课程的衔接,使课程体系更具有连贯性和层次性。

(三)高职院校教学过程及质量管理的监控。教学过程是教学任务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最终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对教学质量管理的监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生源情况。对生源质量的控制最直接的办法是监控录取分数线,与本地区同类、同级别的院校的录取分数做横向比较,注重整体招生质量水平,控制低分段的比例。2.教学管理的监控主要对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授课情况、学校整体秩序及学校氛围的监控。①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习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习。对理论学习的监控主要包括平时成绩、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对实践课程的监控主要针对不同岗位下,不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考查;②教师授课的监控。针对理论教学,重点监控教师上课所需要准备的资料,如教案、授课计划、教学进度表等,并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要求,在言语表达及课堂纪律控制等方面也要监控到位。3.毕业就业监控。按照双证毕业的要求,学生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的情况,该监控指标能有效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四)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监控。教学资源是包括硬件和软件,是教学过程能够顺利实施的保障。对教学资源的监控主要包括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各类设施设备。①师资队伍监控。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应当增加投入,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重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参加各类培训,防止教师将落后的技术传授给学生。同时,优化师资队伍,加强师德建设,用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的三观。注重专兼职教师队伍的比例,专职教师重点监控学历、职称、年龄等;针对兼职教师,重点监控其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等级。②经费监控。高职院校经费主要包括财政拨款、科研项目经费、专项经费等,高职院校学生缴纳的学费也是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直接影响着办学质量。③设施、设备的监控,实训是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对各类实训所需的设施、设备监控显得非常重要,校内外实训基地应当保证学生的操作时间及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平,邱腾雄.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工程技术研究,2018(3):240-242.

[2]赵树敏,张春凤,郭永森.科学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2014(4):10-11.

作者:黄海滨 巫德富 单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