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法对高校太极拳的教学质量影响
【摘要】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也是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是高校体育专业必修科目。实践证明,在高校体育课太极拳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合的音乐配合不同阶段的学习,不仅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对太极拳深层次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校;太极拳;教学方法;配乐法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练习太极拳既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又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太极拳是高校体育专业必修科目,教学过程中,受太极拳的认识不足、学习环境单一、演练动作缓慢等因素影响,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学习效果较差。音乐作为一种辅助训练手段,在运动训练及体育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运动项目的内涵,合适的音乐节奏对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运动成绩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配乐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王开文提出:“太极拳配乐既要符合太极拳对精神、意念、形体等方面的要求,又要配合相应的教学程序与方法,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配乐法在太极拳教学中的作用高校体育课是传播、弘扬太极拳的重要途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是太极拳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太极拳教学一般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重复单一、枯燥的动作,加上演练动作缓慢,很容易产生排斥情绪,学习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放松,可以显著消除人在枯燥、重复的练习中产生的厌倦情绪和疲惫感,也可以使人情绪高涨,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配乐法早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太极拳的演练中,学生在配乐的辅助下,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对太极拳动作节奏进行适当调整,使动作演练和音乐节奏契合,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缓解学习太极拳所带来的疲劳感和枯燥感,帮助学生理解太极拳动作、招式的含义,有效地提高了太极拳的教学效果。配乐法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太极拳配乐形式丰富、多样,凡是能够鼓舞人心、广为传颂的音乐,不论何种节奏,都可以作为太极拳教学的配乐。比如《太极拳音乐伴奏曲》《春江花月夜》《太极拳音乐口令伴奏曲》《高山流水》《夕阳山外山》等悠扬、舒缓的配乐,带有浓郁的传统色彩,能够使人心静如水,沉醉其中;又如《精忠报国》《中国功夫》等气势宏伟、铿锵有力、节奏分明的歌曲,甚至节奏欢快的广场舞舞曲等,可以使人在练习过程中振奋精神,处于兴奋状态,也使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所以,在教学中选择什么类型的乐曲,对“配乐”教学法来说至关重要。
1.太极拳教学初期(粗化阶段)音乐的选取
高校学生初学太极拳时几乎都是零基础,加上年轻人活泼、好动,普遍比较喜欢球类、健美操等对抗性较强,节奏感鲜明的运动项目,而对太极拳这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运动项目缺乏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很难静下心去体会和领悟太极拳的内涵。所以,在太极拳教学初期可以选用学生耳熟能详,节奏感较强,具有现代气息的歌曲作为配乐使用,较快节奏的音乐能够让人产生较为兴奋的情绪,易于产生学习兴趣。在各种动作表现中,每个肢体动作都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动作与音乐存在极大的一致性和统一性。[2]此阶段的学习可以选用《精忠报国》《中国功夫》《男儿当自强》等歌曲,让学生感受英雄气概,消除内心对学习太极拳的消极、抵触情绪,并辅以“体操式”教学法。[3]根据歌曲节奏变化动作、招式的节奏,使动作快慢变化分明,克服长时间重复缓慢动作所造成的疲惫感,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配合歌词分节使学生便于记忆动作,降低了太极拳招式动作的记忆难度,利于学生尽快建立正确的动作印象,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太极拳学习当中,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太极拳动作。
2.太极拳教学中期(泛化阶段)音乐的选取
通过多次反复练习,在学生基本掌握动作的基础上,开始逐步加强各动作内在联系的引导,此时要求学生对动作细节进行处理,提高动作质量,初步定型,并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太极拳动作。在此阶段的学习中,采用无歌词、带口令的纯音乐,可以使已经对太极拳有所了解的学生克服浮躁的情绪,体会太极拳练习带来的身心放松的感受。带有口令、提示的音乐,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完整动作,强化动作的记忆和对动作细节的理解与处理。此阶段的学习可选用太极拳音乐口令伴奏曲等,使用口令伴奏曲时,在口令前、后加上动作名称及动作要领提示,对学生练习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记忆作用,适时的提示也能很大程度使学生在练习时减轻心理负担,轻松根据提示完成动作,并且注意动作细节,达到基本熟练掌握动作的程度。
3.太极拳教学后期(细化阶段)音乐的选取
“心静体松”是练习太极拳的第一要素,太极大家对太极演练都有心静体松的要求,如“心贵静,神宜舒”(武禹《太极拳解》)、“心静身正,以意运功”(《太极全书•陈鑫太极拳论人类语录》)等。[4]当学生的学习到了细化阶段,对太极拳已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能够熟练、准确地完成动作,表现自如并能灵活运用时,可采用无口令伴奏的纯音乐。如《太极拳音乐伴奏曲》《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夕阳山外山》等,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排除杂念、集中精神,将动作演练和音乐融为一体,体会在心静体松的前提下,表现动作的缓慢柔和、连贯均匀、快慢相间等特点,达到绵软、流畅、松静、沉实的境界。当学生能够熟练自如地完成太极拳时,可选用不同节奏的音乐进行配乐练习,让学生能够自如地跟随不同音乐节奏,主动变化太极拳动作,反复进行练习,将太极拳的学习、练习变成一种自主、自愿的行为,作为自己强身健体的手段,长期坚持下去。那么,将来一定能够真正领悟太极拳的内涵,练有所成的。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在高校太极拳教学的不同学习阶段,应选取不同形式的音乐作为配乐。(2)选取不同节奏的配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太极拳动作的含义。(3)在教学过程中选取适合的配乐,可以降低学生学习太极拳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2.建议
(1)太极拳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项目,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比如,教学场地、环境、辅助设施等。(2)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根据所选太极拳套路进行配乐编排,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配乐编排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及教学水平,增强音乐鉴赏和配乐选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开文:《太极拳配乐教学的可行性与教学程序及方法》,《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第60-61页。
[2]伍国栋:《中国古代音乐》,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1。
[3]彭鹏、张永明:《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实施“体操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第96-98页。
[4]李华:《基于终身体育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太极拳教学探析》,《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26期,第136-137页。
[5]许书琦:《太极拳教学探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102-103页。
[6]门惠丰:《太极拳与唯物辩证法》,《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第129-130页。
[7]王新、田玲:《浅谈音乐在太极健身中的作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299页。
[8]周伟良:《论传统武术训练中的形神兼备与内外相合》,《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151-153页。
冯琦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体育教学部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