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措施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9-28 07:17:00人气:415
摘要:小学数学不仅是小学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质量关系着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效果。由于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学习数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产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学习的效率自然就不会太高,无法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文主要简单的探讨了几点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策略
针对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没有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来完善课堂的实际教学,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凸显,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来说都是很大的阻碍,更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不仅没有将教学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还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的质量。一目前我国小学数学在教学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教学的方法,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有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沿用传统的而教育理念,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想,还阻碍了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可塑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正是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其学习的效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这是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做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重点进行明确,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灵活的改变教学的方法。师资队伍不均衡也是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因素,缺少专业能力强、素质能力强的小学数学教师是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教师的教学素养不够,教学的理念就会更加落后,这与教学改革是背向而驰的。二简述优化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具体策略
(一)教师应进一步与学生加强互动和交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通过对实践教学不断总结发现,如果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可以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和沟通,这对于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等多方面的提升都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应重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继而有效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时应以平等、尊重和理解为基本原则,教师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以课堂‘主宰者’的身份自居,应努力打造以学生为核心、教师为课堂引导者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协作者的全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探究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对问题和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并且教师也应在课堂中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过程中产生的疑问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点拨,主动与学生接近,以真诚和蔼的态度与学生展开互动和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身的重视和关心,从而让学生放下‘戒心’大胆的与教师进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切实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重视课堂教学全面性,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高质量的成功的课堂教学不是几名学生成绩优异,全班学生平均成绩优良才是成功的有效的教学。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保证班级优等生和中等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对班级后进生的辅导。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向后进生提问,尽量提问一些简单的题目、难度较大的题目向中等生和优等生提问,从而帮助后进生集中课堂注意力、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给予所有学生公平的发言和表现的机会;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后进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将后进生的错误标注出来,督促其进行改正直到全部正确为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后进生的辅导,通常后进生在课堂学习中由于学习成绩差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所以很少和教师进行主动交流,主动向教师提问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在实践课堂教学时应主动问这部分学生对知识理解了没有?学生表达肯定后在继续讲解,教师也应可采取单独辅导或者与优等生结成帮扶小组的形式,来帮助班级数学后进生提升数学成绩,这种形式使后进生获得帮助的同时也能有效帮助优等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夯实数学知识让学生互相发展和进步。因为数学学科的各个知识点都是相互紧密衔接的,如果一个环节的知识没有学好那么将会对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应重视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数学成绩,从而不断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保证数学教学更具全面性。
(三)精讲数学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重视
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不强,导致学习数学知识也是死记硬背,在碰到具体问题时只会照猫画虎,一旦数学题目的题型有些变化就不会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具备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做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自主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解分数相关知识的时候,首先应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定义知道分数是什么,如何表示。这时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这样一个发散性的问题,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能力,实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现共有6箱苹果,每箱中有35个,要将这6箱苹果平均分给4个班级,问每个班级分得的苹果占总箱数的几分之几、占总个数的几分之几等问题?引发学生展开思考和探究,通过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性的思考,同时也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新知识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记忆和理解相关知识,从而有效锻炼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以创新能力。相对来讲,学生自身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对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四)不断优化革新教学方法,切实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要对数学学习的意义具有独到的见解,并且要用心构造数学问题的情境,然后再通过揭示矛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与学习动机,让学生对于数学产生想要了解与深入探索的欲望,让学生们自觉地进行学习。除此之外,数学教师也应当要积极地为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而用心创造条件,同时采用平和的方式来带领学生们来对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们主动地去进行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才能够全面性地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效果,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有一些学生的提问(比如说计算某个问题的结果)就具备了“求同思维”的效果。还有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求异思维”的效果,通过这些问题能够顺利地调动学生们的思维灵活性。数学教师也必须要将一部分的课时,交由学生来进行实践活动,这也是国内绝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为薄弱的部分。学生们作为学习的主动方,就必须要通过详细周全的计划来组织活动,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以及独立思考、练习等等,确保学生们能够在多元化的活动当中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数学教师也应当要将学生数学作业的形式进行相应的改良与调整,不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还能够深化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也必须要运用一些学习当中的反馈信息做好数学教学评价工作,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采取有效策略让学生学习更具针对有效性。参考文献
[1]刘明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3,(9):50-51.
[2]朱阳金.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102-103.
[3]宋联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高效的几点做法[J].教育现代化,2016,(3):265-266.
[4]宗雅慧.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几点体会[J].教育现代化,2016,(4):256-258.
[5]林秋萍.传统的算术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5):244-246.
马爱红 菏泽市定陶区孟海镇许楼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