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质量论文 > 普通医科类院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评价

普通医科类院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评价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1-13 13:45:00人气:388

摘要:很多院校都会设置公共体育课,普通医科院校同样也很需要这门课程,用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健康良好的心态。教学质量评价在其中非常关键,该文围绕教学质量评价展开分析,从建立指标体系、评价主体和内容、评价结果的利用等几方面入手,对普通医科类院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公共体育教学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公共体育;普通医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

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医科类院校除了传授专业技能,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健康的意识。体育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方面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在医科类院校也愈来愈受重视。评价可以反映出教学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解决对策,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医科类院校应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努力克服其中存在的缺点。

1健全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与教师个人能力、学生学习情况、教育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各院校通常都会制定有适合自己的评价指标,以此为依据,对教学质量做出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价。然而,国内很多医科类院校都倾向于量化评价方式,该模式操作简单,结果也很直观,但真实教学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纯粹的量化评价并不能反映出真实水平。比如:教师评分很高,但并不意味着其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就非常强。这与评价方式也有着密切联系,如果是学生评价,学校往往把评价环节纳入考核成绩,以至于多数学生并没有仔细阅读内容,就给出很高的评价,害怕评价太低会影响到考试成绩。所以,单纯的量化评价有失合理性,应该实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再者,关于评价指标,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不少院校为了体现出评价质量的真实性和准确度,往往会先设置几个大指标,然后每个指标又细分为若干小指标。笔者认为,此做法非但体现不出真正的教学水平,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因为无论再怎么细分,也不可能包含所有因素,不在指标之列的因素是否就不能作为评价标准?看似给了学生很多方向,其实是一种限制,教师不可能每一个细节都做得非常完美,如此评价很可能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当前很多医科类院校都开设有公共体育课,评价时应该从课堂开始,注重每一节课的评价。教师教好每一节课,才能提高整体质量。从普通医科院校的教学情况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指标:目标设定是否合理、目标完成情况、方法是否科学灵活、内容是否受欢迎、评价方式如何、教师的综合能力。不论是学生评价,还是同事或者督导评价,都有自己的判断力,所以,划定评价指标的范围即可,如果太过详细,反而会令评价者厌倦。当然,这几个指标也不能完全包含所有因素,教育体制和资金、环境等硬性条件也会对这些指标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关键在于选出主要的指标,即教师和学生。评价教学质量,本质就是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水平,质量高低则可以通过学生体现出来。教师方面可以归结为态度、方法和组织能力,学生方面则主要看对该门课程的态度,参与是否积极,以及与师生间的配合程度。总之,教师和学生密不可分,教师能力的发挥受学生课堂表现影响,学生的课堂表现又与教师能力有关系。

2丰富主体和内容

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应体现出完整性,从多个角度予以质量评价。公共体育课本身是一门综合课程,涉及诸多学科,其实践锻炼极其重要,但多数普通医学院校都把重点放在了理论课评价上,忽视了其他方面。所以,在今后的评价体系中,除了体育医学理论,还要对实践课、体育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培养、教研能力等方面予以更多关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比如:气功、武术等传承下来的民族特色项目,既要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又要勤加锻炼。另外还有一些现代比较流行的项目,可以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其参与活跃度。所有评价结果都是由评价主体介入参与的,评价主体自身的价值观和思想直接影响着评价的内容和结果。但每个人的评价标准都不同,评价主体往往会过于主观化,甚至致使最终结果有失公允。为解决这一问题,需采取评价主体多元化模式,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进行综合评价。传统教学中,以学生评价为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普通医科院校开始意识到多元化评价的效果,进一步丰富了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自评、教师互评、督导评价等。评价主体多元化这条道路其实并不容易,虽然结果会更客观,但也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在实践中难免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教师互评,评价结果往往与教师的薪酬待遇和职业生涯挂钩,这就牵涉到利益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出现各种情况都有可能。所以,针对不同的评价主体,应树立不同的标准,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尽量维持好各方面的关系,树立起大局意识,共同努力,把重心工作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此外,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得评价体系更加立体化。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教学结果,因为有些学生体质较弱,身体素质提升缓慢,但在课堂和训练中表现都很积极,即使考试成绩不尽人意,也应该值得表扬。学校的教学体制也一样,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直接因素,但学生、学校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也应对其进行评价,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教师应当有自己的想法,主动与学校沟通,针对不合理的地方,要敢于提出意见。不论是校方,还是教师,都要学会倾听和思考,之后才能不断地完善。

3充分利用评价结果

对于普通医科院校的公共体育课来说,评价渠道也很重要,过去多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发放表格让评价者填写。其优势在于评价者往往会给出较为中肯的评价,但效率较低,而且综合分析起来非常复杂,且最终结果的精确度可能会受到影响。现在几乎都实现了网上评价,评价者可以登录学校教务系统,实现了在线评价。面对上千份评价表,可利用专业反馈系统和分析软件进行计算机分析,工作效率明显提升,且评价精确度更高,还能把其中存在的问题逐条列出,方便日后改进。其不足之处在于,评价者可能一心求快而导致评价不认真。笔者建议,这两种评价手段应该联合使用,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比较适合的评价手段,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效益。评价完成后,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结束,问题便能解决。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了解现状,发现不足、分析原因,然后采取对策解决问题。医学院校在公共体育评价上,应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充分利用,把结果及时反馈给被评者,让被评者根据评价及时改进教学,对得分较高的教师应找出其优点所在,并总结经验,以利于教师相互探讨、学习和提高;对得分较低的教师应组织专家、教授,帮助其查找原因,对症下药,使他们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对评价的结果要进行分析、存档,进行规范系统的管理,可为提高教学质量评价水平提高物质基础。

4结语

素质教育对普通医学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培养人才过程中,除了医学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育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医学院校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受重视。为保证教学质量,应科学制定相关指标,建立起健全的评价体系,采取多元化、多主体的评价方式,并对评价结果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陈亮,徐景彩.医学院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价值工程,2011,30(29):171-172.

[2]侯建鹏.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罗凯.浅析医学类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3,20(19):189.

[4]张颖,李雷,宋岩松.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引入俱乐部模式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以中国医科大学为例[J].中国市场,2014,27(9):116-117.

[5]李晨,张超,庞力,等.医学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2(1):53.

作者:姜涛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体育部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