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习题课教学质量论文
一、注重习题的编排、选择、归类,及时讲解练习
我们企业财务会计学科的配套作业是高教社出版的《企业财会会计习题集》,里面的练习是整章的,不分节,更不分课时。所以教师常常是上完整章或者上完一节教材的内容后才开始讲解习题。例如《应收及预付款项》这一章,第一次教学时我是在上完全部的理论知识后,再上习题课,但是如此一来习题量非常大,可能需要连续两到三节课时才能讲评完习题。这样的授课节奏效果很差,因为一是没有将新学的坏账准备、应收票据贴现等知识及时地通过习题的形式进行理解、巩固、掌握;二是等整章上完再统一讲习题,学生早就忘记了“坏账准备”习题原先解题时的思路;三是连续两到三节的习题课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通过将学生手边的习题按课时划分,让学生每节课下来都有对应习题,能对每课时学的知识进行及时复习、巩固。如果配套教材无法满足,我就自行编排习题。如第三章第一节“应收账款”,将其习题分为两块,分别为“现金折扣”“坏账准备”。参考会考题库,高考习题与会计实务编制客观题、计算题、文字分录题和原始凭证表述的实践操作题。做到“课清课结”,理实合一,这样的习题课锻炼了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激情,将“输液式”转化为“参与式”
但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单元测试前我出了一份习题,预想着学生迫于考试的压力会认认真真地去完成,上课的时候会认认真真地听我分析。结果很出乎意料,在我卖力地分析着为什么选A,为什么不选B的时候,只有几个成绩稍好一点的附和着,大部分学生就在等着下题的答案,答案揭晓了,一切就完成了。作为老师感觉失败,没有成就感。课后我对上述情况进行了反思,为什么这么重要的考前热身习题课会出现这种惨败的效果。其原因在于:新课与习题课相比,新授课课堂形式丰富、新知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不容易疲劳,学生自然成了课堂的主角。然而习题课中唱主角的却往往都是教师,学生成了台下听报告的听众。于是在课堂上他们就分成了这么三类:第一类是会跟着老师的步调,专心听讲的;第二类是对这门课不感兴趣的,他们早就心不在焉,等着下课向其他同学借答案抄的;第三类是已经会做练习,不想再听老师“唠叨”,自顾自看书的。如何才能让习题课变得更加有声有色,真正发挥习题课的功能,提高习题课的教学效果?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我吸取教训,转化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心理学上说,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习的激情,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我放弃了原先“输液式”的讲解,转化角色,促使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激情。在另一个班级的教学过程中,我把班级分成4个大组,像电视中益智节目般,用比赛的形式。客观题分成必答与抢答。必答题由笔者随机在每组中指定学生回答,回答不出小组不加分。抢答题由小组选出代表回答,答错倒扣分。并且要求回答的不仅仅是一个答案,而是必须分析出为什么。分录题由各小组代表抽签选号。对于有难度的选做题,加大分值。总分高的组,组内成员全部给予一定的奖励,但是小组里不参与的同学要被红牌罚下。授课形式改变后,使得平时不愿意听课的学生也积极主动起来,开始翻书啊,与前后桌同学讨论答案啊,有时还客串小间谍探听别组的情况,直到下课铃响起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还主动要求笔者把最后几个问题的答案揭晓并宣布获胜团队。这次课下来笔者感觉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比第一次课有较大的改进。从效果上来讲,学生不仅弄懂、理解了题目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表达能力,更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营造了学生互学互助的好氛围。而且在课堂上必答题、抽答题的题型交替进行,使课堂节奏一张一弛,学生、老师都感觉到轻松、愉快。
三、结语
总之,要提升会计教学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习题课的作用。这需要教师不轻视习题课,根据教学情况不断革新习题课,与新课完美结合,顺利完成会计教学任务。
作者:方琴 单位:浙江省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