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设计论文 > 大学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研究

大学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1-19 15:59:00人气:451

摘要:应用程序以其智能、便携、人性化的运营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师生交流模式,处于这种背景下的教育客体全面发展要求教育技术化,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教学深度内涵化,教学现实困境要求学习形式多样化。通过分析国外面向应用程序的大学课程教学设计模式案例,在打破原有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国内构建内化观念、外化行为的面向应用程序的大学课程有所启示,从而让教育不只借助于传统的线下教学,而是让教育技术化、教学深度内涵化、学习形式多样化成为现实。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应用程序;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研究展望

一、引言

当前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于强调认知,教学过程的设计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没能给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过于强调预设,忽视生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学生们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信息化条件下对创新型人才(百度文库),特别是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育。因此,当应用程序出现于实际课堂教学中时,它为学习者开辟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当我们把应用程序作为方式和手段来设计大学课程,既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习的环境与条件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更能改变学习者原先的被动状态,使他们成为学习行为的主宰者[1]。

二、关于应用程序

(一)应用程序简介应用程序又称之为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它是指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端的运行软件。比起传统的程序,应用程序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它们便宜,只需要一个传统的PC软件包的一部分价格就可以购买应用程序;二是应用程序的版本同样包含全面的功能,它们完全自我包含在使用条款里而没有连接到互联网;三是它有一个相当人性化的语言特征。基于应用程序独有的优势,自智能手机普及开始,国内应用程序开发行业便掀起狂潮。目前,我们所知的已应用于教学实际中的应用程序在教学过程中大体可分为三类,即独立整合资源类、垂直细分平台类、特定探索工具类(杨晓哲,《当教育“非线性”交织技术》)。在过去几年里迅猛发展,如今已有大量收费和免费的应用程序,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可应用的教育资源库,这些应用程序客户端制作的大量应用程序已经开始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休闲方式、阅读方式、生活习惯、创业模式以及教育方式。

(二)教育应用程序使用分析尽管在传统教学上,学生仍然偏爱真实的教师而不是通过信息手段来学习,但这并不妨碍学生通过应用程序与世界互动,获取知识和信息,形成以应用程序为媒介的学习方式―――指尖的研究,并且这两者也不互相矛盾。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教育应用在网络教育软件开发方面发展的总体前景是好的。在移动领域应用方面,除了游戏外,市场潜力最大的便是教育应用。庞大的用户群和教育经费的稳定使教育应用有了巨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智能手机的普及,为Wi-Fi和4G甚至5G网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应用程序大行其道,开发了人们使用教育应用程序的习惯,移动学习理念扎根于人们的内心以及在线教育巨大的市场空间是发展教育应用的需求和动力。

三、面向应用程序的大学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为了对教育应用程序有更全面的了解,本研究对国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包括对案例中面向应用程序的大学课程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以及实现效果进行分析,以期对国内教育应用程序的发展有所启发。

(一)案例简介本研究中介绍的典型案例是美国亚利桑那州国家大学为所有即将入学的商科学生设计的一门名为“IS课程”的信息类入门课程,在该校的信息系统系(ASU),教师和到来的商科学生体验了一种新的入门课教学方法(https://www.ar-izona.edu/.)。IS课程的具体教学大纲见表1。

 (二)课程教学设计分析1.课程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了解IS课程的相关理论支持与具体应用的场景,掌握IS课程学习的内涵、本质特征以及组成要素,了解IS课程学习的课题特性,知道该课程教学设计必须包含哪些要素。(2)过程与方法。面向应用程序的IS入门课程的着重点在于向商科学生展示IS的实用性,鉴于智能手机行业最近的事态发展和移动应用程序的扩散,课程的常规项目的重点转移到移动应用程序设计项目上。教师要求学生组成小组,设计一个移动应用程序,以创造更高的效率。(3)情感、态度与价值。这门课程介绍了自动化、业务流程、硬件、软件和网络的概念,以及对系统开发生命周期(SDLC)的步骤中的一种形式做了阐述,课程考虑到学生有限的经验基础,体会到了面向应用程序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的优势,增强了学生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并且有效地参与了相关团队研修活动。2.课程教学内容分析为保证学生在过程中掌握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IS课程的内容设计遵循碎片化的原则,将其分为四个部分。(1)教师考虑学生群体是开发应用程序的想法、排序和范围思路的受众对象,而学生需调查研究是否有一个类似的应用程序市场存在,如果有必要(因为类似的应用程序确实存在),说明他们的应用程序将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程序效用。(2)教师验证学生的业务流程改进的想法可否以应用程序的形式执行。学生提出了他们的简单小规模的移动应用程序,并通过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步骤。(3)学生需完成使用净现值成本效益分析,使用E-R图、数据库设计、客户端―服务器关系、“是”与“应该”使用活动图的过程分析及专业的商业计划书写作和演讲。由于大多数学生在过去拥有有限或完全没有接触相关的知识,但是又已经进入了这门课程,因此该项目的重点是确保学生看到的领域是相关的,且适用于他们的生活和事业。(4)解决IS课程中涉及的应用程序中的提示问题(见表2)。3.课程教学方法分析(1)有效开展讲解、互动、评价等教学活动。在该课程中,作为一个团队项目,教师要求学生提出一个建议,设计自己的移动应用程序、移动商店或应用程序,参考以精简型电脑为基础,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开发到最佳使用界面的小规模的应用软件[2]。由于“有一个应用程序”在新时代的当前大学生和未来的商界领袖交流中变得无处不在,教师想抓住这个机会来引起好奇心,向商科新生说明IS课程的实用性程度。(2)科学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等教学活动。为了增强体验并在现实中进一步深化,教师开发了一个独特的简单的移动应用,适合他们有限水平的经验后再进行教程分配,学生使用真正的智能手机体验部分设计、测试和部署该课程,在信息系统类介绍中采用移动应用程序设计作为一个课程增强工具来向商科学生介绍IS领域的关键技能是一个有效的方法。4.课程教学评价分析学期结束时,学生对他们的应用程序项目的设计阶段完成,正好与在系统开发生命周期(SDLC)的入门课程相符合。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学生通过了遵循SDLC阶段的基本方针和目标的一个过程,但是他们没有正式的技术和组织可行性研究,他们只进行了基本的经济可行性研究和简单的成本效益分析,但仅凭这一点,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经验水平和对课程的学习目标。教师介绍了一些技术上的局限性,让学生提出他们的想法并顺利通过课程项目的早期阶段,但教师想提供某种程度的言论自由,鼓励他们享受项目乐趣的同时,学习更正式的概念。根据对学生成绩的调查显示,该项目是一个受欢迎的课程,并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知觉影响。5.课程设计实现效果分析虽然大多数应用程序目前不提供实际应用开发,但在实际操作中将允许学生创建自己的应用程序,这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显示学生主要利用机会通过技术创新、制定规划、培养管理意识和进行货币化的手段来完成技术项目―――SDLC,以此来帮助学生对细节的理解并熟悉相关业务流程[3]。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来看,通过这个项目能清楚地表明社会的教育工作者不缺乏新的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并通过话语来表达他们的经验和兴趣。研究再次显示这是符合创意和探索现存的教学机构的手段。因此,发现科学的探索方式使应用程序完全可以与大学课程设计相结合,并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四、研究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国外面向应用程序的大学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后发现,教师在使用应用程序设计教学中,可以顺势对学生加以引导,将课程应用转变为教学案例,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易使教学过程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共鸣。在学生对程序设计产生距离感,无从下手时,有助于学生构建一个促进其从被动变为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因此,教育应用程序的开发存在可行性与合理性,并且课程设计的实现效果也非常好。如今,学习者对随时随地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的应用也将成为移动学习的新方向和新的增长点。随着移动的发展终端硬件和无线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学习者对教育应用的认识和使用持续改进,越来越多的商业组织和个人加入到了应用程序开发的教育阵营,教育应用程序呈现出了良好发展前景。应用程序虽然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形势喜人、前景普遍乐观,但总体而言,教育应用行业仍处于探索与完善阶段,且存在缺乏好的作品、低支付意愿、质量有待改善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应用战线发展的不平衡,经营模式不明确等造成的。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四个主要方面值得进一步探索[4]。首先,规范利用现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育应用程序内容。不盲目追求教育时尚,在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育应用程序内容时,教师应通过反复试验,自己发现有效的教育原则和实践。在不违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下,解决利用多媒体资源平台极大范围实现资源共享等问题。其次,结合教育应用程序进行学校教育。教师需要思考如何使用应用程序系统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校的实体环境与应用程序的虚拟环境相结合,从界限分明过渡到合理融洽,将面对面授课与移动学习同时作为教学手段,拓展丰富学生的学习空间,以确保学生在课程中的体验反映出教师仔细考虑的意图。教师群体运用应用程序更加灵活地整合资源,在不排除教师的个性与自发性的同时,在教学设计上,如何更好地、更广泛地与教师群体展开协作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再者,降低开发成本。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在不断生产新的应用程序和更新现有的应用程序,但是教育应用程序实现盈利并不乐观,教育应用程序盈利的难度与用户支付产品的意愿有关,但深入分析会发现,用户付费将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类似的比较产品,二是产品性能比的基本判断。面对一个教育应用产品,用户倾向于寻找同类产品,寻找免费或低价产品。最后,探索个性化设计与服务。在一门精心设计的课程中,课程计划如果过于死板,会排除对有趣的主题和问题的探索,或是对学生意外组合的需求做出反应;一个深思熟虑的课程计划的价值在于它有意排除那些已经被证明不能产生预期结果的选项;一个清晰、连贯的课程计划的好处是,它能帮助学生和教师认识到什么时候需要调整,以及这些调整需要做些什么。换言之,使用应用程序进行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提供明确的方向,而不是消除深思熟虑的适应。探索个性化服务的意义在于人们的教育需求正从标准化教学向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发展,教育程序的开发供给也应由“标准化供给”向“个性化服务”转变,需通过技术升级、规模提升和应用示范等方法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平,陆涓,戴跃侬.开放课程视阈下的大学生手机应用管理[J].中国大学教学,2015(11):75―77.

[3]高俊涛.基于AppInventor的程序设计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23):42―44.

[4]李楠楠.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教学设计》在线培训课程的设计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作者:夏晶晶 单位:盐城工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