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设计改革研究
摘要:对于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而言,舞蹈是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技能教学科目,其不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鉴定能力和舞蹈教学能力有积极的作用。文章针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舞蹈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教学设计;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师范类高校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学校不仅在办学经费上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倾斜力度不断加大,而且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新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舞蹈教学在人的全面培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刻,“抓早抓小”已成为家长和教师们的共识。对于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而言,舞蹈是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技能教学科目,其不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鉴定能力和舞蹈教学能力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其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舞蹈教学的整体发展。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学生舞蹈艺术修养的提升,影响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改革措施,以期提升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质量,为幼儿教育事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
1.教学内容的设计过于陈旧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相应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没有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的配套实践教材不足。现有的教材虽然包含的内容较为多样化,但是能够真正发挥实践指导作用的却不多。同时,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也存在问题,不能给学生营造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和体验过程,这增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投入的学习精力。
2.舞蹈专业教师缺乏实际教学经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而言,他们通常毕业于高等师范学院,虽然舞蹈专业能力很强,但实际授课经验比较欠缺,而且对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掌握得较少。因此,这类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多是理论性的知识,而且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过于死板,缺乏创新。另外,舞蹈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比较少,纸上谈兵现象严重,学生缺乏舞蹈实践经验,学习效果不佳。
3.忽视实践教学和舞蹈技能的培养舞蹈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该技能的培养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一些教师既不重视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也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及舞蹈创编能力,以致学生的舞蹈动作不够熟练,舞蹈教学能力及舞蹈创编能力低下。这一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工作后,难以轻松自如地开展舞蹈教学活动,难以保证舞蹈教学的质量。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设计改革措施
1.教师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舞蹈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因此,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对学生起到专业带头作用。其次,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研究和设计适合时展需要和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课堂气氛的营造,进而提高舞蹈教学质量。最后,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2.注重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加强对学生胆量的锻炼。因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不少学生存在恐惧教师的心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教师应该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要走近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聊聊舞蹈学习的心得体会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心。这样一来,不仅能使学生克服对教师的恐惧心理,还能让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另外,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和教学能力。对于幼儿舞蹈创编人员,丰富的舞蹈理论知识与良好的舞蹈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所以,教师既要重视舞蹈理论知识教学,又要重视舞蹈实践教学。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舞蹈教师,并使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作用,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让学生学习与舞蹈有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舞蹈创作理论及舞蹈美学等。其次,需要多开展舞蹈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加演出活动,或者走进幼儿园身临其境地开展幼儿舞蹈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重视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因幼儿教学需要,幼儿教师需具备舞蹈创编能力。因此,学校在狠抓学生舞蹈能力的基础上,应该为学生安排一些舞蹈创编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而幼儿舞蹈的创编,离不开幼儿心理学。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了解幼儿心理学,需对幼儿的心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要想将来成为一名合格且富有责任感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必须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并给予幼儿心理、生理等诸多方面的关注,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幼儿而言,在众多艺术选择中,他们通常比较喜欢舞蹈这种艺术形式。舞蹈这一艺术形式不仅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而且有利于塑造幼儿美好的心灵,陶冶幼儿的情操。不同阶段的幼儿,其生理与心理发展状况具备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使得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为提高幼儿舞蹈教学整体质量,学生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幼儿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特征,为其创编不同的舞蹈。在创编舞蹈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幼儿舞蹈的创编不能过于专业化或成人化,否则会使幼儿难以理解,无法对舞蹈产生兴趣。所以,学生在舞蹈创编上需尽可能贴近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舞蹈学习中感受到亲切、易学、好玩,进而爱上跳舞。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需要紧密贴合学前教育工作的基本特点,设计和完善符合幼儿舞蹈学习需要的、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并以幼儿舞蹈教学目标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基本遵循,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舞蹈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为学前教育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小梅.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研究[J].艺术教育,2014(08).
[2]王翼如.浅谈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教学[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3]范燕华,龙有成.高师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现状与模式构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4]唐芳华.略谈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03).
[5]王青青.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思路探索[J].戏剧之家,2019(10).
[6]郝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设计思路的创新分析[J].黄河之声,2015(14).
[7]洪小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设置[J].艺海,2019(12).
作者:邓红霞 单位: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