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设计论文 > 图文结合的《桂林山水》课堂教学设计

图文结合的《桂林山水》课堂教学设计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29 15:33:00人气:470

【摘要】山水之间、自然之景,《桂林山水》就是这样一幅奇妙的自然画卷。为引导学生能够走入桂林山水的世界,品自然之美,赏山水之乐,将图文结合开展教学十分重要。图文结合不仅能够将《桂林山水》教材以生动、直观的形态展现在学生面前,也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本文笔者将结合《桂林山水》教材,谈一谈如何利用图文结合,将《桂林山水》这一幅优美的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

【关键词】《桂林山水》;图文结合;教学设计

一、分布教学

教法说明:分层次进行图文对照,从“文”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再从“图”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描述景物的方法。1.文图对照,掌握观察顺序。(1)学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弄懂生字,词及各段内容。(2)观察图画,掌握观察顺序。对照图画,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观察景物?引导学生看图,对照课文结构,懂得作者先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再把景物联系起来整体观察。2.文图对照,懂得观察事物要抓住特点。(1)阅读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说说作者抓住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点?(水:静、清、绿;山:秀、奇、险)(2)观察图画,说说桂林山水的这些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观察时:注意水面平静,映出了山的倒影,绿色;注意山多,耸立江中各不相连,形状奇异。)(3)对照课文小结,我们学到了作者观察景物的什么办法?(一部分一部分的仔细看,观察景物的形、色、态,从中抓住特点。)3.文图对照,懂得观察时要注意联系。(1)阅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作者按部分观察后还怎样观察?(从整体上观察,将景物联系起来)(2)观察图画,说说整幅画面的特点。(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如画卷)小结:部分观察后,还要从整体上看。4.图文对照,懂得观察时要善于联想。(1)观察图画,说说看到眼前平静、清澈的水面想到什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2)读读课文第二段,看作者想到了什么?(想到大海和西湖,想到它绿得像无瑕的翡翠。)(3)观察图上的山,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4)读读课文第三段,看作者想到了什么?(想到泰山、香山,想到它像巨象、像骆驼、竹笋------)(5)你如果再这样的地方游览,会有什么感受?(6)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小结:从这里我们又学到了作者观察景物的什么办法?(注意景物的联系,观察时要展开想象,注意自己的感受。)5.图文对照,欣赏体会。(1)合作交流,看图说说你爱这样的地方吗?爱什么?(2)读课文想象:作者爱这样的地方吗?你是怎样体会到的?(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4)看图听录音欣赏桂林山水的美。(5)小结:读了这篇课文后,我们学到了作者描写景物的哪些方法?(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排比句)6.练习巩固。(1)背诵课文2、3自然段。(2)摘抄优美的词语。板书:总述:桂林山水甲天下分述:{水:静、清、绿}{山:奇、秀、险}(抓住特点)总述:{围绕、倒映}{人在画中游}

二、整体教学

教法说明: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感受图画的美,在引导学生学文,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步骤:1.简介桂林是我国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城市,是旅游胜地。2.指导学生看图。(1)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2)讨论:图上画了一些什么景物,按顺序说一说;这幅图美吗?说说怎样美。(引导学生注意画上的水平静、清澈,映出了山的倒影,颜色淡绿;山多、形状奇异,山势奇险。);把整幅画面上的景物联系起来看,有什么特点?(山水相映,山上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景色美如画。);看到这样的山,这样的水,你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3.学习课文。(1)学习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轻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赞美的感情。讨论下列问题:自主探究;课文先写什么,在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安排层次?主要写什么?(先写荡舟漓江游览,再写水和山的特色,最后从整体上描述。主要写了水和山的特色。)。作者抓住了“水”和“山”的什么特点?(水:静、清、绿:山:奇、秀、险。)。作者从整体上观察时又抓住了什么特点?(山水相映,美如画卷)。作者观察时怀着什么感情?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作者赞美桂林山水。引导学生懂得文章开头作者就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写水时,作者不仅写出了它平静、清澈的静态美,还赞美它绿的如翡翠。写山时作者从它的奇特,色彩的清秀等方面来赞美它。最后作者把山和水联系起来,用画卷来赞美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桌互论:通过学习,我们学到了作者观察景物的什么方法?(引导学生小结出以下内容:观察事物要有顺序,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要善于想,注意感受。)(3)再读课文,学习写作知识。讨论:作者描述景物时用了哪些方法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的?先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写“水”时,为什么先说大海和西湖?写“山”时,为什么先说泰山和香山?第2、3自然段中,哪些句子的结构相同,语气一致,读读这些句子,体会感情。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对照图画,看这些比喻是否用得准确、形象?开头与结尾是照应的,找出相照应的句子。讨论时,引导学生认识排比句,比喻句,通过对照图画,懂得作者比喻的形象、准确,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理解开头引用的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和结尾诗句的意思。(讨论后,看图听录音欣赏。)4.练习巩固。(1)对照图画理解描写山水的部分词语。如:危峰挺立,怪石嶙峋,云雾迷蒙,拔地而起,连绵不断,倒映,画卷。(2)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作者:赵全林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红古第一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