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分层教学设计视角探析
一、教学目标分层制定
由于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方面都有差异,所以教师要进行全面的学情调查,了解每个学生的运动基础,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制定,实施合理的训练和指导,从而保证每个学生的训练品质。分层教学符合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在教学目标分层制定时,教师要跟随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技巧的实时变化,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发展的目的。学生的运动素质发展不全面,具有偏向性,因而对于特定的运动项目才能发挥特长,对其他的运动项目则偏弱。如体重偏重的学生,速跑项目为劣势,教师就要分层次进行跑步训练,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爆发力和力量需求高的项目,如投掷等项目,则属于其擅长的项目,比其他学生都占优势。由于学生擅长的运动项目不同,所以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运动训练的计划进行调整,以提高体育训练的效率。同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充分调查学生的体育偏好和运动基础,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合,为运动基础相异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程度的运动训练,确保体育教学顺利进行。
二、教学方法分层实施
体育教学大多采用集体分组的形式,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如好友型分组、同水平分组、不同水平分组等,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各个小组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分组有不同的含义,如好友型分组指让学生自由组合,选择自己信任的伙伴,这样便于学生形成团队凝聚力;同水平分组指将能力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便于教师进行同类指导和组内进行良性竞争,避免优等生和后进生相斥;不同水平分组指将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目的是增强优等生的榜样作用,带动后进生的学习。任何一种分组形式都需要提升对应性,让每位学生都能受到合理的训练。例如,教学跳高训练时,教师先进行跳高示范,并口头讲解、教学跳高的技术动作,再组织学生试跳。一部分学生能快速掌握动作的诀窍,轻松跳过横杆,但有的学生试跳失败,没能跳过去或者横杆掉落,还有的学生不敢进行尝试。于是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组学生,通过不断增加横杆的高度,进行跳高训练;第二组学生,从降低横杆的高度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试跳练习;第三组学生,先不进行试跳,可以观摩其他小组同学的训练,对跳高技巧详细分析,再进行跳高的初步尝试。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在小组内有序活动,互不影响,使跳高训练顺利进行。这里,教师基于学生学情调查的结果进行试跳分组,对不同组别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训练方法,其训练的要求和目标也各异,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训练条件,取得好的训练成果。
三、教学训练分层组织
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后,教师需要对不同组别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安排,给予不同的启发和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各层次学生的运动基础差距较大,教师给予不同的训练要求和不同的评价标准,为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创造了共同进步的机会。分层训练时,教师应制定更加详细的指导策略,并细化到对每位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获得的训练效果更佳。例如,教学足球训练时,有的学生平时爱好踢足球,对足球的运球、射门、走位比较熟练,教师可让这部分学生进行联合对抗,自由比赛;有的学生的足球运动基础一般,教师可针对其弱项实施分层训练,即部分学生进行运球训练,另外的学生进行射门训练。这样就将足球基础偏弱的学生集合起来,一起进行基础训练,从带球绕杆、回球训练等足球游戏开始,慢慢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这样在学生运动基础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组织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确保每位学生受益。总之,教师应正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让每位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吴育珠 单位: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大桥镇潘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