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混合协作教学设计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9-12 21:59:00人气:442
[摘要]“互联网+”环境下,混合式协作教学设计与实践成为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本研究基于对高职学生商务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立足混合协作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从学习主体、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及学习策略四个方面提出商务英语的教学设计原则,并围绕四个原则,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展开商务英语具体教学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为保障混合式协作教学的有效开展,本研究还提出了对教师提升自身信息化能力和专业教学水平的新要求。[关键词]混合式协作学习;商务英语;设计原则;教学设计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移动互联网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因此,慕课、翻转课堂等依托互联网的教学形式也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并被大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实际的操作和运用也给教育实践者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线上线下教学的混合式模式的探讨等。从学习主动性来说,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弱,因此,小规模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实践形式。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旨在通过商务情境下的英语教学帮助学生习得新时代下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职场技能,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思考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怎样才能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具人性化,突出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所以符合学生学情的行之有效的混合协作式教学成为了商务英语教师的研究实践重点。1混合式协作学习
传统意义上的个体学习受到老师和学生学识和精力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要,因此,互帮互助、互教互学的合作学习策略便应运而生,被深入研究并广泛应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DavidJohnson及其团队通过多年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合作学习”五要素。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用,计算机支持下的协作学习(CSCL)又成为了一种新模式,并在教学中得到了应用。教学实践中,传统的面对面学习与依托计算机互联网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学习方式相结合,便诞生了混合学习。随着对混合学习的深入研究,对自主学习、课堂构建、教学资源建设、平台搭建等方面进一步的探索,教育实践者发现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协作学习在小范围的教学环境中是最为有效的教学途径,而这种强调线上线下协作学习的模式被称为混合式协作学习(BCL)。彭邵东在实践基础上于2007年首次提出混合式协作学习概念,是指恰当选择与综合运用各种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策略中的有利因素,使学习者结成学习共同体,并在现实时空与网络虚拟时空的小组学习活动整合和群体交互、操作交互以及自我反思交互中,进行协同认知,培养写作技能与互助情感,以促进学习绩效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2混合式协作学习驱动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混合式协作学习强调了学习者、学习群体和信息技术三要素和现实时空和网络虚拟时空两学习时空,以促进学习绩效最优化为根本目的。为保障这一学习模式的有效开展,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2.1学习主体组建应注重互补性和灵活性
协作学习策略下的学习主体一般都是由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学习任务和教师要求等自发或者统一组织而成的学习小组。一个有效的学习小组应该具备具有差异化知识结构和学习动力的小组成员,只有学习者之间能够在知识认知和知识转化方面形成良好的互补性,协作学习才成为必要。同时,为平衡小组间的学习进度和成效,或根据学习任务的具体化要求,学习者可以定期进行不同组别的更换,灵活组队,保障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2.2学习环境构建应具备开放性和激励性
积极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促进能力生成。在物理环境既定的情况下,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从学习资源和学习情感等方面帮助学习者构建积极的学习环境。移动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丰富、开放的线上学习资源更有助于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线上线下学台的搭建,应更好地为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展示学习成果、交流学习心得等服务。通过开放、共享的学习资源和平台自主学习,学习者学习透明,信息畅通,也为他们营造了一定程度的紧迫感,促使其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出色的成果展示又为学习者的学习增加了信心和动力,从而激励学习者进一步学习。
2.3学习任务设置应做到系统性和独立性
基于工作岗位内容和工作顺序的学习任务是最能引起学习者的共鸣和学习兴趣的,同时,混合协作教学的学习形态很大一部分为学习者线上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学习任务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到教师的教学目的和学习者的主体学习行为需要。序列化的、系统性的学习任务设置应贯穿整个课程,以便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有更加系统、显性的认识,也更有利于学习者按照工作顺序逐个完成相对应的学习任务。此外,从学习者自主学习角度出发,相对独立的学习任务更易完成,学习者也更加容易有成就感,从而树立更多自主学习的信心和主动性。
2.4学习策略实施应遵循针对性和多样性
针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对学习任务的认知差异,教师应建议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针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习小组,教师可以以鼓励和支持为主,帮助学习者自主计划、组织、实施和监控学习行为,而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小组,教师应更多地予以干预和监控。教师对于学习者的评价策略也应因人而异,不能用单一的学习效果来评价,更多的应以学习者的发展过程为评价标准。3教学设计
3.1分析学习主体,组建协作学习小组
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对较低,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往往更多地考虑开展任务学习的方便性,而非学习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以宿舍为单位的学习小组普遍存在。这样组建学习小组最大弊端在于学习小组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学习进度完成不一,学习者之间的任务完成也不均衡,不能很好地达到小组协作学习的目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习小组的组建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首先教师需要对学习者做较为详细深入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特长。学习小组组建之前,教师可以将英语基础较好、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习者编入不同小组,再由学习者自行搭配组建。之后教师可以核查、微调学习小组情况,保障每个学习小组成员在知识结构和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化,组建成为有效的协作学习小组。例如,根据商务英语学习的特性和要求,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者在组建学习小组时,侧重考虑成员在英语、信息检索、语言表达、文案撰写等方面特长,从而在完成具体任务时能各取所长、各司所职,达到写作学习的最终目的。
3.2优化学习方法,创建学习环境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使用,为商务英语的学习者提供了更加宽泛的学习条件,现代技术设备的使用也更好地帮助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商务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译技能的提升。基于现代技术的小组协作学习也对商务英语学习资源和学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课件、教材等教学资料也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首先,教师可以依托手机微信、QQ等社交平台,鼓励学习者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创建学台,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营造好的使用英语的习惯和氛围。同时,充分挖掘、利用线上可以用英语学习的资源供学生使用。例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听说练习,要求学生使用英语趣配音和伴鱼App完成相应的练习;针对阅读练习,与学生分享相关英语学习公众号,布置相应任务课后自主学习,课堂组织讨论反馈。此外,作为课程建设,建设、完善商务英语在线开放课程,通过丰富的视频、音频、课件、教学设计等教学资料,保障学习者的线上自主学习。教师通过课堂组织的展示、讨论、意见反馈等环节,又能很好地跟踪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因此,只有创建一个集线上线下于一体的学习环境,才能为学习者实践好的学习方法提供平台,这也是教师实践混合协作式教学的前提基础。
3.3明晰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
商务英语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商务情境下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提升学生今后职场中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是动态的,因人而异的,因学习方式而异的。例如,在设定公司介绍的学习目标时,针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习者,教师要求其能通过线上自主学习,通过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和教师推荐公司官网,掌握公司介绍的基本切入点及相关表达,如history、size、lineofindustry、products、performance等,并且能够使用这些表达介绍公司,进行课堂演示;而针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者,教师可以要求其通过线上自主学习掌握相关表达,能够读懂公司的英文介绍,概括整理有用信息。根据职业岗位特征,可以将商务英语的学习内容分成办公室日常英语和商务活动两大模块,再将两大模块细化成若干学习任务,并根据工作实际序化。学习者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和兴趣的不同,学习不同任务的难易程度也有差异,如对跨文化交际比较擅长的学习者,在学习介绍问候、电话留言、酒店机票预定等任务时觉得比较轻松;而对营销管理比较感兴趣的同学,在学习公司介绍、产品介绍等任务时会觉得游刃有余。独立设计学习任务,学习者就比较容易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从而能够更好地带动其他学习任务的自主学习。
3.4保障学习绩效,落实学习策略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英语教学与学习者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由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低,教师在学习任务的布置中不能过多依赖基于互联网平台和资源的自主学习,应该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绩效进行有效监控。比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商务英语的阅读和写作,采用了档案袋形式完成相应作业。教师在学期初便布置了相应的阅读和写作练习,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其中部分作业完成,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档案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意见反馈。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中均有明显提高,同时,教师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也大大提升了学生拓展学习的意愿和兴趣。学习档案袋的实施,也很好地记录了学习者的学习轨迹,无论是从学生完成的学习内容,还是完成质量,这些都为教师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绩效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同时,不定期的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汇报,不仅要求学习者需要通过线上平台和资源的自主学习,提前为课堂汇报做好准备,也能较好地通过课堂展示激励学习者审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更好地规划、开展学习。4结语
一个行之有效的混合式协作教学设计和实施对学习者和教师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教师和学习者都需投入大量的精力来保证任务的顺利开展。同时,教师还需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做好混合协作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和学习者都需要耐心、细致地完成各个教学任务,切忌虎头蛇尾,使之流于形式,从而增加学习者的疲劳感,被动地开展混合协作式学习。参考文献
[1]伍新春,郑秋,张洁泽,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9-99.
[2]彭邵东.从面对面的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到混合式协作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10(8):42-50.
[3]彭邵东.混合式协作学习的设计与分析[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刘云霞 宋雪霜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