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课程信息化实训教学设计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专强的实用性职业技术人才,故而高职课程中实训课程尤为重要。在药剂学中摇摆式颗粒机是实训课程里固体制剂制备所用到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制粒。本文通过信息化实训教学设计的实例,展现了引入信息化手段后的实训教学方式,使摇摆式颗粒机的使用这一实训课更符合实践教学要求,以期能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为培养适应时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摇摆式颗粒机实训教学信息化
1教学基本情况
颗粒机的使用这一内容属于高职药学相关专业药剂学课程,授课对象一般是大二年级学生,通过大一时期对于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基本理论的学习与基本操作技能的积累,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设备认识的理论和基本操作的能力,但对于知识的关联性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实训课程内容选自由吕立华主编的高职高专“十三五”药剂学规划教材,其中固体制剂的制备是药剂学学习的核心部分,包括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常用剂型。根据固体制剂的一般制备过程的前续工艺(粉碎―――过筛―――混合―――制粒)来分析,制粒之后可通过不同的方式生成颗粒剂、胶囊剂或者片剂,故而制粒这个步骤是固体制剂的关键工序。而制粒的方法有挤压制粒、搅拌制粒、沸腾制粒和流化床制粒,在学生实训课程中,挤压制粒是最容易操作也易于实现的实训方式,此方法所用的设备就是摇摆式颗粒机。因此学习摇摆式颗粒机的使用不仅是完成制粒的实训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制粒实训,学习到制粒的方法与要求,认识到固体制剂制备知识的连接性,综合分析制粒结果造成的原因。至此该信息化实训教学中知识目标即是理解制粒的目的,熟悉颗粒机的使用步骤,设定的技能目标是能熟练组装颗粒机的筛网,并能独立使用颗粒机,通过完成实训达到规范生产性行为,适应企业化的安全生产要求,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的素质目标。同时确定的实训重点是理解制粒的方法和要求以及了解颗粒机的结构并规范使用,而能独立安装、拆卸颗粒机的筛网和综合分析颗粒机的制粒效果则是本次内容的难点。
2教学设计思路
颗粒机的使用这一实训内容在药剂学制剂工艺实训室进行,实训室环境模拟固体制剂生产洁净车间,通过实训也能让学生感知药品生产对环境的需求,加强学生对生产情境的认知。同时在教学中采用药物制剂工艺学习通网络平台,将学习资料包括ppt、视频、习题等内容进行共享,让学生的预习和复习能方便快捷地进行,在学习中通过平台讨论、QQ、邮箱等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3教学实施过程
信息化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大大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传统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信息化社会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时展需教学上的“创新”,同时基于目前翻转课堂的学习势头,在颗粒机的使用实训教学之前给学生下达学习任务,观看学习通的PPT和视频,完成预习课程的习题,通过平台监测学生前置学习的情况。在实训课程中,将授课时间分为课程导入、自主探究、分步教学、整体演练和考评拓展五个部分。
3.1课程导入
制粒有多种生产设备可以达到,但是学生实训选取了摇摆式颗粒机,在课程导入时节选生产过程中制粒的物料进入摇摆式颗粒机,经过反复转动挤压形成均匀颗粒并出料的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挤压制粒有整体直观印象,对制粒工序有基本了解,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学习的兴趣。
3.2自主探究
根据前置学习了解,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包括简述颗粒机的原理和使用颗粒机的材料要求。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分小组讨论或者根据学习资源找寻答案。等学生有了初步的答案,教师进行解惑,让颗粒机的使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得到吸收。此过程是让学生先学后教,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小组合作化。教师只是一个任务的安排者,学生是任务的研究者、执行者和探索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3分步教学
现场实训教学开始第一步教师对照摇摆式颗粒机的设备介绍机器的构造及重要部件,特别是颗粒制成的关键部位重点讲解。随后借助颗粒机的仿真视频,给学生展示机器三维结构及运行过程,让学生对设备有整体印象。药剂学实训教学中剂型的实现大多依托于相关设备进行,对于设备的结构组成,启动关闭以及简单故障判断都需要对设备的深入了解才能实现,所以学生对设备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实验的进行。
3.4整体演练
实训教学无论是否加入信息化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学生能动手完成实验,掌握理论知识。在前续诸多铺垫之后,学生实训操作部分才正式开始。首先教师会播放企业摇摆式颗粒机的使用过程,包括物料的处理,物料的加入方式,出料的收集以及收集的后续操作。以视频中生产规范化的操作标准向学生提出严格的实训要求,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对颗粒机的筛网进行安装,这是本次实训的重点内容之一,需仔细示范并选取学生动手安装以检验学生掌握安装的情况。同时梳理颗粒机这一设备挤压制粒的过程。最后学生遵照流程分小组进行安装筛网,准备物料,挤压制粒,收集产品的操作。同时录下小组的实训操作过程以便为后期小组互评做准备。小组实验完成后也需要团队成员共同按药品生产规范要求进行清洁设备和场地,时刻以企业生产标准作为实训操作的要求。
3.5考评拓展
实训操作过程完成后则是课后任务布置,结合实训过程试着写出颗粒机的操作SOP,并将小组操作录制视频进行互相评价,找出问题点出规范。操作SOP的编写能检验学生对颗粒机使用全过程的流程掌握程度,互相点评若能准确指出小组操作的不足与规范手法,也印证了学生对颗粒机使用的实训操作的掌握,解决了实训课无法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仪器设备操作的难题。拓展任务的完成情况将作为实训课程中占30%的考核指标,还有50%主要考核学生操作过程的情况,两部分均由教师点评。剩下20%则由学生做自我评价,自我评断对实验过程的操作掌握情况与理论吸收情况。综合化的考评更能全面评价学生,再也不是传统的教师讲完学生实验,教师不知道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达到学习要求。
4教学评价反馈
颗粒机使用这一信息化的实训教学通过视频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仿真视频给学生直观了解设备结构和运行过程;实验过程中“学中做,做中学”的交替方式让学生既能深化理论知识,又能充分实践掌握技能;综合考评的方式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整个信息化实训的教学中,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从“跟着老师走”到随时、随地“自我探究”自我构建”知识。实验过程中,也可有针对性地观看视频,强化实践操作,避免因遗忘实验步骤而造成的挫败感,提升学习兴趣。另外,每次实验课后,教师给学生布置思考题,让学生摸索答案,实验操作后反思实验课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得到了什么结论,由此实现知识的“吸收内化”,深化理论课堂。药剂学课程中剂型制备的实训教学是深化理论教学效果的核心环节,是印证、巩固和扩大基本理论与知识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实训信息化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能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运用多种信息化的手段使课堂更丰富精彩,信息化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必将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用企业化的标准培养职业化的生产人。
参考文献
[1]黎晶晶,常忆凌,孙平飞,李剑惠.微课在高职高专药物制剂工艺与制备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6):155-156.
[2]朱厚望.高职实训教学信息化系统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6(16):117-119.
[3]盖克荣.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19-22.
[4]冯洪涛.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财会前沿,2017,3(4):84.
作者:蔡明凡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