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职生自主学习培养的教学设计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将学习软件、微课等多种手段和《数控编程》实训课结合起来,科学设计实训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中职生对数控编程的兴趣,实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资源;数控编程;中职生;实训课;自主学习能力
《数控编程》是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教学中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控设备的编程技术及数控机床的操作技术。该课程实践性强,但由于实训条件受限,常规教学中每个学生独立动手实际操作的机会非常少,导致实训效果并不好。为此,近年来,学校加大了数控专业实训课的建设,并且有机整合了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堂学习、模拟操作实训,不仅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培养,也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
1课前预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传统的《数控编程》实训课中,往往是教师先对相关课题进行讲解,然后分析其操作步骤和数控工艺,最后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进行实训操作。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思维及方式完全跟着教师的节奏走,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发挥的能力。为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我们可以在实训课前,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将实训中所涉及的知识要点和重难点细化成若干较小的知识单元,并且针对每个要点录制相应的微视频、制作课件、设计练习,然后通过学校网络平台让学生进行下载、观看,进行课前的预习,并借助于习题检测自己预习情况,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线的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经过预习这一环节,让学生提前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
2课堂导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热情非常关键。例如,在学习G70和G71这两个循环编程指令时,很多中职生在预习对于这个两个指令的具体用法表示相当的困惑,为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出示了一幅复杂阶梯轴的加工图,让学生利用自己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探讨如何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学生自觉编写程序时提出了若干种解决方案,但是所编出的程序都比较繁琐,而且容易出错。在学生们讨论结束后,让学生观看G70和G71编程的两段数控加工微视频,要求学生通过两段微视频的比较、思考并做好记录。在学生完成观察后,能够直观的了解G70和G71指令的加工特点,从而引出课堂学习内容,向学生介绍G70和G71的编程形式,再让学生结合这两种指令去重新编写阶梯轴的加工图,让学生恍然大悟,收获颇多。在整个导入环节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的思考、自主的编程、自主的观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3任务驱动,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
在信息化背景下《数控编程》实训课中,结合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让学生通过对仿真机床的模拟操作,熟悉数控机床上的功能键、基本功能及操作指令,学生在可以在数控仿真系统中进行编程、仿真、运行,对自己的数控代码进行验证,有利于学生及时的发现编程代码中的错误,提高学生程序编写的正确率,同时也让学生在自主操作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实践编程能力。在课堂导入时,在学生已经了解了G70和G71的编程格式和加工特点基础上,笔者采用任务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这两种指令编程的异同之处,并熟练的掌握编程技巧。任务1:按照图纸要求,利用G70编写程序;任务2:按照图纸要求,利用G71编写程序;任务3:加工一个毛胚外径40,车两个台阶分别是外径20与10,长度分别是5mm,如何用G70和G71指令编写程序?让学生根据要求并参照图纸,自行的编写程序,然后输入数控仿真系统中进行仿真。考虑到中职学生认识水平低和学业基础差的特点,在该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将真个教学任务进行细化,一个个步骤引导学生去完成每个小任务,才能让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4合作互助,提高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在《数控编程》实训课中,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互助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方式开展小组学习,将学习情境与具体的数控车床工作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视听设备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完成对资料的查阅、收集、讨论、编程仿真、数控加工等方面的学习环节。例如,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入项目《阶梯轴的加工》,并将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阶段: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分为六个学习小组,各小组学员合理搭配,同时选择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学生作为小组长,然后按照已经制定好的项目计划和任务书,让学生通过讨论,确定具体的实施步骤,并且对组内每个成员任务进行明确的分工;第二阶段:小组成员通过查阅书籍、互联网搜索收集相关资料,组内进行讨论,根据阶梯轴加工所具有的工艺特点,确定具体的加工路线和加工工艺方案,明确加工操作工序;第三阶段:通过选择合适参数,选择阶梯轴加工的最佳工艺方案,并且选择合理的编程指令,编程程序,并使得程序尽量简洁、有效,并且在数控仿真系统中进行仿真加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第四阶段:在数控实训车间,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在道具操作步骤和数控系统的引领下,在数控机床上完成刀具的安装、对刀、切割、加工等实际操作环节,最后加工出产品。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对于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任务。而实训课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学生的编程仿真和产品加工带来了极大便利,有效的克服了传统《数控编程》实训课中单一的讲解、操作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实训操作中来,极大程度提高了学习主动性,而且他们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分享心得,交流想法,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促使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并且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操作技能。在项目完成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总结、自主反思,进一步巩固知识点,了解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5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数控编程》实训课的教学改革,将理论知识内容很好的转化成信息化资源,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促使他们主动的参与学习,对于培养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珏.对职业院校数控车编程与实训教学的探索[J].新校园旬刊,2015,(9):94.
[2]宣莉.论数控仿真模拟实训对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的意义[J].中国机械,2015,(20):62-63.
[3]周严,肖书浩,张和平.《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17):120-121.
陈翠华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