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六步教学法数控教学设计分析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制造业。它直接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中数控加工技术发展的速度尤为惊人。但是在一些高校中,往往学习数控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是不能满足该专业技术人员的期望的。于此,数控教学设计应该进行改革。工作过程中的模式设置课程主要是以工程过程为线索。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实践来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在此过程中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更能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更能适应数控专业人员对他们所提出的要求。
一、六部教学法
教师通过在课程中施用的6个环节,来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程中来,从而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这六个环节分别是。第一步,明确任务。准备好工作过程中所需的图纸和视频。主要目的是: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工作信息。第二步,制定计划。分析图纸和加工内容信息,明确工序和要求,并制定相对应的计划。教师应该对工作过程中任务的细节进行讲述。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工作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第三步,作出决策。学生对工艺品加工进行有意识的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并在讨论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睿智的决断。第四部,实施计划。学生根据已经制定好了的计划和想法,开始进行工作。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在观察和总结的过程中,认真做好笔记。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五步,检查控制。在学生完成所有的工作过程后,应严格检查质量问题。目的是: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明白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数控加工技术的积极性。第六步,评估反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工作任务进行评估,对图纸的大小和控制质量这两方面进行评判,对加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的意见,并注意做好笔记,以便更好的温习。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主要目的是: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工作的严谨性。
二、项目化在数控教学内容上的设计
数控课程教学内容是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包含了这门课程所要学习的所有内容。符合区域经济特色,具有非常典型的特性。和实践动手性。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实践行动和导向性为主的,以科学理论和科学教育的知识为基础。在实践的基础上,将知识和实践过程结合在一起,从而培养专业的实践能力。于是我们制定了数控教学的8个项目。项目一,是关于对数控车床的认识。用时为6个课时。项目二,是对外轮廓的面的基本刀削加工。用时为28个课时。项目三,是对外圆槽的车削加工。用时为6个课时。项目四,是对外螺纹的车削加工。用时为9个课时。项目五,是对内孔的车削加工。用时为19个课时。项目六,是对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用时为12个课时。项目七,是对套类零件的车削加工。用时为7个课时。项目八,是对非圆二次曲线类零件的车削加工。用时为7个课时。学生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学习,学生应该对每天完成的任务进行总结,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对机床的安全操作和文明生产教师也得时刻提醒着,在每天完成这些学习任务之外,还要对机床进行清理和整理。通过采用“六部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让学生通过参与进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教师们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对“六部教学法”在数控教学中的设计,让学生获益很多。这对学校的教育和社会人才需要的培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只有让学生真正接触了数控,让他们知道他们学习的知识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通过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现在很多名门高校的大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就业难”已经普遍存在,根本问题还是在于学校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才导致学校教育和社会脱节的现象发生。当代教育只有将理论和实际结合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才是“四化”所需要的人才。裁能为国家做贡献。
三、结束语
针对在工作过程中教学模式的施用,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的去接受数控,只有通过接触和实践,学会才会对它感兴趣。与此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不断的鼓励和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动力。时刻的提醒他们做好笔记。“六部教学法”充分的向我们展示了当代高职教育中的价值取向。“以能力为本”,只有这样学校的教学质量才会提高。但是,在工作中教师导向的教学模式还有待加强。只有不断的总结经验,积累经验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才能进步。才能让学生真实的和企业亲密接触。
作者:彭飞 单位:徐州机电技师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