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下的高校学科建设
【摘要】协同创新理念的诞生,让如今的高校学科建设有了方向性的指引,要实现创新型发展,就必须协同高校学科建设,使二者融为一个有机体。学科发展具有统筹性,包含了人力、财力、资源以及政策等方面,而协同创新正是这方面的动力源泉,为学科建设实力增添保障。在此,文章首先介绍协同创新的含义,列举现如今高校学科建设的问题,再给予一定的措施意见,以期为中国高校学科建设给予一定的建设性发展意见。
【关键词】协同创新;学科建设;高校;教师
1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的含义将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微观层面。协同创新是指在一个组织的内部,形成共同工作的目标,运用科学技术搭建起的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多角度的沟通交流机制,协作形式多样,进而完成分享专业技巧、思路沟通的一种科学教育活动;宏观层面,其含义体现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即主体是公司、教育机构以及科研机构,它们分别发挥自己的优势配合政府部门的领导,进行工作,具有一定的协调性,进而完善技术创新。所以,不管是微观层面的内部协调,还是宏观层面各组之间的交流合作,其意义都能促进创新发展,实现拟定的目标。
2高校学科建设的困境
2.1学科之间缺乏互动
学科体系的建设不断强调学科间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其作用在于能够培养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它也是践行协同创新发展的基石。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多元化的思想,铺天盖地的信息,决定着现在已经不可能“单打独斗”了,这也昭示着学科在往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发展。这样,要想在旧有的学科建设中创新,便成了难事。如若想摆脱这样的困境,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手段,以不同的视角进行处理,推动科技的创新。目前,高校的学科划分过于细致,学院也囿于自己的专业,发展状况各不相同。有些学院发展较好,有属于自己的阅览室以及实验室,但不能与其他学院共享,这会大大限制学科的交流,也无法完成交叉学科的发展,即便教育学者有协同创新的想法,面对这样的管理限制也不免有些无奈。
2.2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
在高校中,学科的设置都是分模块的,所以期间无法很好地协同创新。现在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要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单一化人才。在现代教育体系中,需要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特别是偏向于研究型的本科生,需要对其进行特别强调和要求。因为通识教育固然能让学生知晓学科的原理以及理论方法,但专业技能是可以让学生真正深入该领域的知识体系中的。要想完成这些,学科间的交流和融合是无可避免的,这也能为学生的跨学科学习给予一定的帮助,就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每个院校都按自己的标准在规划培养方案,但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学科设置中。经相关调查后,笔者发现个别院校,还会从教师的数量以及质量去平衡设置学科,这样显然没有达到从学生角度完成培养的目的。
2.3教师评价体系不佳
在高校的建设当中,学科教育需要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这是实现协同创新的要求之一。但就中国而言,目前教师评价体系和协同创新之间有一定的分歧,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多还停留在已发表文章数量、著作出版以及课题研究数量上,而忽略了科研的质量,实现科研转化,也不太重视科研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这样的想法会让协同发展中的产学研模式不能发挥出应有的学科建设作用。教师的综合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只停留在研究的数量上,还要评估其应用层面,也就是所说的科研转化。所以,需要搭建一套科学的教师评估体系,推动科技创射,拉动内需。
3高校学科建设协调创新发展的途径
3.1建立学科交融平台
要想达到缓解学科闭塞,推动学科间融合的目的,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将有关学科的资源以及该学科内的优秀团队纳入学科的研究项目中,尤其针对那些有较强学科科研能力的学校,在一定的整合后会有更强大的实力,这样的结果是可以让更多的学校去承担国家级、省市级等重要科研项目,在这些研究机构以及团队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审批、资金以及人才等方面的支持,给多学科间的研究搭建平台;第二,在平台的建设中实现资源共享,学科间的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配合,不但要有硬件上的支撑,还要有软件上的支持,尤其是在实验室中,材料以及数据对其更有需求。一旦搭建起这样的平台,各学科间的科研工作才能进展实施,学科建设也才能更好进行。
3.2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因为高效缺少系统的创新协同奖励机制,致使教师群体对参与协同创新兴趣缺乏,最后这些教师只会完成教学工作以及学校规定的科研工作,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做除此以外的实践项目,学科建设也会逐渐落后。对此,必须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实行一系列的鼓励对策,进而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协同创新工作上来,在教师评价体系中,高校应该制定相应的规范,包括学科创新建、绩效等,并与职称相挂钩,让教师意识到评价制度适合自己的利益相结合的,进而促进教师投身到学科创新建设中。
3.3坚持协同创新战略
协同创新体现着国家意志,展现出国家集中精力办大事的能力,那么资源的分配也是其中一件,与高校有密切关系的是硬软件资源的配备。在许多高校中,不但有数一数二的人才,还有设备齐全的实验室,高校要将这些资源进行很好的整合,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所以,协同创新在期间发挥的作用,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与战略发展相吻合,高效的作用也不言而喻。高校应将协同发展和学校自身相联系,调动全校的力量,去推动协同创新战略,并以学科建设为学校发展的根基,既落实又发展。高校的发展还应和国家保持一致,现在科学技术还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中的政策、人力、物力都很重要,所以高校要把握科技发展的脉搏,集中精力、协同发展进行国家和省市的项目研究,提升自己学校的实力,进行自主项目的研发。
作者:陈媛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