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化学科建设为动力推进保健院建设
[摘要]随着国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妇女儿童对健康的需求也相应提高,当前妇幼保健院综合服务能力落后于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矛盾。如何更好地建设妇幼保健院是妇幼保健院自身生存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良好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也能提高社会公共健康服务水平。随着国家政策对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的重视,妇幼保健院的资源设备等硬件条件不断改善,如何提高其软实力是建设妇幼保健院的关键所在。学科建设是妇幼保健院服务能力的重点,是提高软实力的必经之路。该文分析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并对学科建设中易产生的问题以及上海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学科建设的思路展开综述。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机构建设;学科建设;学科专业能力建设;学科形象建设
1妇幼保健院学科发展的重要性
1.1推进妇幼保健院建设的意义
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对象是妇女和儿童,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开展医疗、预防、保健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服务,妇幼保健院的建设和发展是妇幼保健事业的缩影,是社会妇幼保健职能的主要承担者。我国妇幼保健事业发展的前30年主要是探索一条适合我国的妇幼保健发展道路,为妇幼保健机构在卫生行业内的定位奠定了基础。妇幼保健事业自此有了发展的雏形,加之上世纪80年代妇幼保健事业在国家我国政策的支持下强化了妇女保健和围产保健的专业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妇幼保健事业的快速发展。自此,妇幼保健事业在我国拥有了新的发展平台,并维持稳定高速的发展,这种长期快速发展趋势得益于国家对妇幼保健政策和办院方针的科学指导,同时,妇幼保健院的快速发展趋势也说明了妇幼保健事业的业务范围和服务模式部分地满足了社会在妇幼保健方面的需求,且这种需求量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多年来,国际社会一直将妇幼保健列为优先领域,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发展战略均是如此,加快推进妇幼保健院建设是国内外卫生行业关注的焦点。自我国开展妇幼保健工作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均显著降低,推进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映射到医疗健康中,妇女儿童对妇幼保健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健康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压力逐渐增大。且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妇女儿童对妇幼保健工作服务的范围和质量均有较大改变,这种改变在21世纪尤为显著。201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国情,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是我国公共健康建设的重要一环,而妇幼保健院的建设是妇幼保健机构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妇幼保健院建设的推进尤为重要[4-5]。
1.2学科发展在妇幼保健院建设中的重要性
妇幼保健院不仅是一个面向妇女和儿童的保健机构,同时需要对服务对象进行相关的治疗,“保健与临床相结合”也是妇幼保健院的办院方针。一个良好的妇幼保健院需明确其职能不仅要归属于公共卫生范畴,也应归属到临床医疗范畴。妇幼保健院的建设一方面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挖掘服务潜力,增加医疗保健项目;另一方面也要专业优势突出,明确其特色,确保设备齐全。而无论是拓宽服务领域还是突出专业优势,要想更好地发挥妇幼保健院的职能,必须要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加强学科发展才能从软实力上推动妇幼保健院更好的建设[6-8]。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有了最基本的保障,但在我国妇幼保健院在21世纪的发展中表现为参差不齐的状态。全国各个妇幼保健院都面临着临床和保健结合及均衡发展、服务模式转变、新业务选择、科室建设标准等,探索新业务、新模式和不断修正决策也是妇幼保健院在高速发展时期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我国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政策的不断明确和调整,妇幼保健院的定位更加明确;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公共卫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高,对妇幼保健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也大大提高,妇幼保健院的“硬件实力”均显著得到改善。我国妇幼保健院发展参差不齐的根本原因在于各院的软实力建设存在差异,学科建设就是提高妇幼保健院软实力最根本的方式,涉及到妇幼保健院的生存和发展。在《2009年度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分析报告》和最新的《2012年度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分析报告》中对全国优秀妇幼保健院的各方面表现进行了调研,学科建设是优秀妇幼保健院的共同优势。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对妇幼保健院的建设尤为重要,妇幼保健院如何能在“硬件”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让“软件”实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是其生存和发展必须解决的共同问题[9-10]。
2妇幼保健院学科发展易产生的问题
2.1学科群建设不够完善
学科建设是妇幼保健院保健和临床职能的基本保证,但部分妇幼保健院的临床与保健学科均存在学科群发展不够完善、分支不细的现象。妇幼保健院的职能综合,部分妇幼保健院未能全面发展自身学科群,会出现产、妇、儿科等技术力量与同级综合医院比相对较弱,保健学科由于只有学科建设的雏形。学科建设分支不细将制约学科走向更高水平,有了丰富的学科群而不能进行良好的管理也会制约其自身的发展,进而导致综合服务能力不足。所以,针对保健与临床、个体与群体的特点,妇幼保健院的学科体系要考虑妇女健康、儿童健康、妇儿中国卫生产业Review综述CHINAHEALTHINDUSTRY急重症、公共卫生和医学技术等学科群,全面提升其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分支学科的科学管理,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2.2学科建设摆位不正
新时代的妇幼保健院职能应涵盖了妇女儿童的保健服务和临床治疗,“临床与保健相结合”是妇幼保健院的办院方针,但部分妇幼保健机构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或直接沿袭医疗机构的发展模式,以致于将学科建设的认识解读为对临床医疗方向的建设。预防保健是妇幼保健院的基础职能之一,但其对学科建设的摆位不正,对预防保健学科的投入过少甚至不投入,进而导致了妇幼保健院的发展失衡。妇幼保健院的学科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对于临床学科其多存在既定的发展模式,向专业分工细化、技术水平高精尖的方向发展具有较多参考,其本质问题是意识的不足或投入不足;而对保健学科的发展,其实际操作的运作模式关注度较少,且保健职能对妇幼保健院的服务尤为重要。因此,部分妇幼保健院的学科建设由于摆位不正导致不能全面综合地发展,不能有效承担公共卫生的职能。
2.3学科定位不清
妇女儿童是妇幼保健院的服务对象,其宗旨是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生命安全的理解多数妇幼保健院能有效把控,开展相关临床治疗的学科,提高其紧急救治能力。但对于健康的含义部分妇幼保健院在建设时未能正确认识,大部分妇幼保健院的重点学科仍然放在医疗与疾病方面,而妇女儿童的健康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不仅要关注服务对象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健康等都是妇幼保健院应关注的地方。因此,学科建设应定位于“为了全方位地位妇女儿童健康和生命安全进行服务”这一最终目标。
3该院强化学科建设的思路
3.1以家庭为中心,强化学科形象再塑造
“以患者为中心”是既往妇幼保健机构及医疗行业强调的观念,但对妇幼保健院而言生育是家庭的重责和希望,把“以患者为中心”过渡为“以家庭为中心”,这将大大缓解孕产妇的不适与焦虑。产前检查、产前诊断一切以孕产妇为中心,减少孕产妇的来回奔波寻觅,防跌倒的风险大为下降。一名孕产妇由一名主诊医生为主的团队(Team)负责到底,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合并症需要多科联合会诊(MDT)时,由主诊医生负责联络可能需要的内科、外科、病理科、营养科、中医科、心理咨询等,治疗即全程掌控又系统详实,真正能够保障孕产妇的安全。良好学科建设是一个良好的妇幼保健团队的基础保证,塑造良好的学科形象需要相关人才的培养。国家二胎政策后高龄、高危孕产妇的增多,产科风险大增。学科品牌和影响力较弱,学科梯队建设不完善。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制约了临床前沿技术的开展,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知识面局限,没有形成与医院发展相匹配的人才梯队。因此,妇幼保健院机构要统筹兼顾构建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格局,远期培养与近期培养有机结合,针对不同层次人才进行不同目标培养;在硬件设备上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在精神动力上设立科学的激励措施,丰富团队文化,树立争创一流业绩的进取精神,并以此形成学科完善的团队形象。良好的学科形象塑造不仅需要内部营造良好的氛围,相关团队在服务意识的再塑造和妇幼保健院的形象宣传再塑造也十分必要,内外部结合的学科形象塑造不仅能够提高妇幼保健院整体的保健、医护水平,也能让服务对象更加信赖妇幼保健院的实力,从而取得更好的保健医疗效果。
3.2强化第三方学科评估
要提升学科建设的水平,必须以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当前学科水平的评估,而本院进行的学科水平评估往往由于评估者带有感情色彩或认识不足等局限而导致评估结果不够客观。第三方评估是学科评估的另一个优质选择,评估方不属于该院,其能摒弃面子因素等,对该院所有学科发展状况能够大胆而肯定地给出答案,勇于发现问题并之处不足之处,从而更客观地给出该院的优势和不足,找出短板并提供相关反馈。根据第三方评估的结果,妇幼保健院与同类同级、与市级三甲专科医院的差距能更客观地展示出来,从而有利于该院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及年度计划、与之对应的人才培养、考核激励措施方的实施。借助第三方评估须秉持的原则为:“客观评估、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措施到位、奖罚分明、奖惩并举、合约在先”,其流程主要是:①选择第三方评估公司,听取汇报,调阅业务数据,提交评估报告;②各科室根据之前制定的学科建设规划和目标对比评估报告,找出发展短板和瓶颈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需求;③院部根据需求的轻重缓急制定相关人、财、物配套措施,注重个体化差异,对于能产生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学科项目予以特别政策倾斜;④不惜重金引进合适的人才,对于那些带着项目来的人才给予孵化政策;⑤对于碌碌无为的学科主任坚决替换;⑥学科建设分值在科室业绩考核中占绝对主导、达到一切的比例。
3.3完善学科体系
健康涵盖身体、心理和社会3个维度,因此妇幼保健院的学科体系要完善妇女健康、儿童健康、妇儿急重症、公共卫生和医学技术等学科群。依据人群不同需求,按照“国际化、标准化、全程化、一体化”的办院方略,打造围产医学保健中心、妇女保健中心、儿童保健中心三大保健体系,形成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中医科、口腔科等。学科体系逐步完善、齐全,再打造特色使其优势逐渐凸显。结合妇幼保健院自身情况,可着重强调妇女保健学科群、儿童保健学科群、围产保健学科群、急重症学科群、医学技术学科群以及公共卫生学科群的建设。
3.4妇女保健学科群
妇女健康学科群是以妇女保健为中心,根据妇女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提供预测性、预防性和个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妇女健康学科群的完善需以产科、妇科、生殖内分泌等相关学科作为基础,以中医科、口腔科以及乳腺科等为技术支撑来保障母儿安全。中医科需扩大涵盖中医内、外、妇、儿、推拿、针灸、康复等二级学科;计划生育业务与内分泌、不孕不育业务的融合;口腔科需要有预防保健、治疗修复、正畸等业务;乳腺的手术、产后预防保健、康复整形形成体系。建立涉及妇科、产科、生殖内分泌、乳腺为一体的保障母儿安全增进妇女健康学科群。
3.5儿童保健学科群
以新生儿科和儿童内外科为儿童保健学科群的基础,以眼、耳鼻喉科等相关学科为支撑,按照儿童从出生到青春期的不同阶段提供预测性、预防性和个性化的医疗保健筛查等服务,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耳聋基因、视力、听力的筛查、髋关节筛查、贫血(地中海贫血)的筛查,落地与华师大健康教育学部的合作,共同开展项目与教育,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3.6围产保健学科群
围产保健尤其妇产科急重症学科的建设: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高龄合并有多系统疾患的孕妇增加,医院需要建立重症监护中心(ICU),妇产科医务人员的急诊医学知识亟待加强,和麻醉科一起提供孕产妇、新生儿及儿童生命安全保障的支撑技术,医院不断发展医疗技术,条件许可时逐步设立妇产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这是减少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围绕着优生优育的建设,产前诊断的设立(唐氏筛查、羊水穿刺、绒毛和外周血染色体),申请建立产前诊断服务资质,提供遗传咨询、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高危门诊和病房。
3.7医学技术学科群
医学技术学科群,是将医学检验学、医学影像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学科进行整合,为医疗保健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围绕微创、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增加妇科、乳腺等手术的微创比例,执行ERAS理念于围手术期的所有环节,最好的融合临床与保健,同时将医学检验、影像学(需申请建立MRI)、病理学和药理学整合发展,为医疗保障服务提供技术支持,落实与华师大生命科学院的科研合作,妇科三个亚学科(宫颈宫腔疾病、盆底疾病、妇科肿瘤)形成规模,人才梯队合理,区域优势特色凸显。
3.8公共卫生学科群
妇幼卫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幼保健是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内容。公共卫生学科群使公共卫生职能的实现有坚实的技术保障,从而更好地完成妇幼保健院的公共卫生职能。妇幼信息的建设是卫生行政部门作出决策的科学依据所在,以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和项目管理等学科为基础,我院院所合一的单位,公共卫生的信息为临床医学提供宏观发展思路和方向,使得临床和保健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在完善妇幼保健服务体系的进程中,妇幼保健专业机构在服务网络中具有核心地位,因此,在进行妇幼保健院基本建设的时候,必须重视学科建设,以带动人才梯队的建设,更好地提高和增强服务能力,从而为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语
上海长宁区妇幼保健院面对每年65万余的门急诊总量,每年近1.2万的分娩数,保障和支撑妇女、儿童生命安全的是医院不断成熟与发展的学科体系建设。医院现拥有上海市重点学科-围产医学;区诊疗中心-妇科微创诊疗中心第三周期;区重点专科-妇科微创重点专科、产科超声重点专科;区特色专科-妇科宫颈疾病特色专科、妇产医学分子检验特色专科、个性化自然分娩、盆底疾病特色专科;区临床优势专科-母胎医学优势专科、产前超声检查优势专科;区临床优势专病-宫颈癌前病变的诊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优势专病;区特色项目-高危儿早期干预。综上,妇幼保健院的建设须依托学科发展的推动,学科建设决定了妇幼保健机构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是妇幼保健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学科建设工作室关系到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的工作,只有建设好妇幼保健院的学科体系,才能不断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提升妇幼保健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提升妇幼保健机构的形象,加强学科发展才能推进妇幼保健院更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庆业,王廷军,王守磊.青海省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学科体系建设规划研究[J].青海医药杂志,2016(3):64-67.
[2]李珊.新型妇幼保健机构建筑改扩建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6.
作者:童兴海 单位: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