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下的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
【摘要】
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对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用于高校的管理、决策、学科发展等层面。学科建设下的信息化平台需要满足科研交流、人员双通道管理、成果特征挖掘、一站式管理、考评标准定义、成果数字化、科研分组组合等特色需求与基本需求。因此,本文首先从为科学研究提供信息服务、为学科规划提供决策支持等方面,全面论述了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对学科建设的作用。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构建策略,即构建技术框架、选取正确的开发模式、优化运行系统、明确功能需求等。
【关键词】学科建设;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
科研能力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学科实力的重要标准,因此,如何增强管理信息化水平,发挥科研管理作用,推动科研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学科发展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高校科研管理首先包括传统的线下管理模式,科研数据主要依靠离线管理,科研信息的传达则主要依靠纸质媒介。这种模式不仅加大了科研管理的工作量,而且难以及时传达最新的科研动态。其次是指科研信息网站,这也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模式,主要依靠网站科研动态和申报信息。新型科研管理是以数字化校园为背景的,科研管理人员和教师可以通过账户登录平台,填报或审核科研成果,了解最前沿的科研信息。管理部门也可以根据平台中的科研数据进行经费分配和业绩考核。这种新型的科研管理工作效率较高,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一、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对学科建设的作用
1.为科学研究提供信息服务
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为高校教师提供了一站式服务,教师可以用账户登录系统,进而查找和获取最新的科研信息,或管理科研经费、核算科研奖励、申报科研项目、修改科研简历、查询科研业绩。这些信息服务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为其科研工作提供诸多便利。例如,在项目立项之后,教师可以登录信息平台查询经费到账情况,不必亲自到财务处现场查询,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为学科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学科规划决策需要全面的、实时的信息,要从海量信息中快速筛选出有用信息,例如,引进高层次人才是否能够帮助该学科获取顶尖的科研成果,某些科研活动是否利于科研工作的进行,科研绩效与经费资助有什么关系,引进领军人物后科研成果如何,重点学科点的审批与团队成员的协作有无关系,发表科研论文与项目立项数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等。依靠简单的科研管理系统显然无法实现为这些科研规划提供必要支持,这就需要构建符合时展的科研管理信息平台。
二、学科建设下的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策略
1.构建技术框架
技术框架由系统应用体系结构与系统运行环境两部分组成,后者包括J2EE运行环境、数据库系统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又包括Mysql、SqlServer和Oracle。系统应用体系结构主要是指技术构架,信息平台将Hibernate技术与Struts框架技术融合在一起,同时还结合常用的组件,构建包括控制层、处理层、控制层和业务逻辑层的高效率技术骨架。
2.选取正确的开发模式
高校应当充分调研和分析本单位科研管理的实际情况,并借助自身的技术资源,开发实用性系统。这种自主开发模式具有个性化、实用性、成本低的特点。较为适合特色学校或规模较小的院校。但另一方面,它的系统适用范围有限,大部分数据不是通用标准,系统兼容性较低,这无疑对资源共享极为不利。也可以从市场上购买相对成熟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然后根据自身需求改造或定制某些功能。这种购买定制模式系统相对稳定,功能也较为完善,技术保障性较强,但却很难满足高校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合作开发模式也较为常见,它是指高校选取设计方案,然后联手研发机构共同开发。这种模式下系统的适切性较强,比较符合综合实力强的院校,但同时它的开发时间相对较长,成本也比较高,较为依赖合作单位。
3.优化运行系统
平台搭建后需及时试用,并关注用户的反馈信息,并据此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试运行阶段,应根据职称、专业、科研活跃度、岗位、操作偏好、年龄等因素,选取不同层次的用户,进行全面体验,并及时反馈。工程师分析、整理这些用户反馈信息,不断优化系统,进而在高校全面推广。同时,在系统运行中,还应当适时进行评估,根据用户的体验反馈,从系统稳定性、平台目标、系统灵活性、业务流程等方面全面评估。
4.明确功能需求
科研人员、二级单位科研秘书、学校领导、科研处管理人员和系统管理员,是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主要用户。科研人员使用该平台主要是为了管理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或在线查询业绩发放及核算情况、在线申报校级项目、接受科研反馈意见和文件、通知。二级单位主要通过管理平台完成本单位的考研考核,审核管理相关数据,向科研人员发送文件,并收集教师的反馈信息,并完成学科建设相关的统计工作。学校领导通过管理系统研究相关统计图表,进而了解掌握全校的科研动态和概况,并对科研信息进行查询分析。科研管理处人员主要负责高校的科研数据,因此,他们运用管理系统主要是为了组织项目中检和终结、科研考核、年度统计、项目申报。并承担管理、维护平台的责任,依据相关数据为决策层提供有用信息,推动高校决策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系统管理员通过系统设置各项参数,并维护后台数据。具体包括数据导入导出、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参数设置、系统日志管理、角色与权限设置等。
参考文献:
[1]顾小清,郭秀霞等.教育科研信息化门户需求调查与功能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9.
[2]李秀慧.医院虚拟学科创新平台构建的探讨[J].中国医院,2010.
[3]刘泽轩,江春华.基于JZEE架构的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
[4]曾捷,李霞.深圳大学重点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
[5]叶M.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0.
作者:陈颖娣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