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建设论文 > 超声医学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水平探析

超声医学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水平探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9-06 11:06:00人气:479

摘要:随着超声医学与临床联系越来越紧密,超声医学已实现了多领域渗透。文章从超声医学学科发展方向、学科亚专业分化、与临床相关科室协作、科研助推学科工作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几方面探讨超声医学科的学科建设,旨在充分发挥超声医学的作用,更好地为患者及临床服务。

关键词:超声医学;学科建设;亚专业

随着超声医学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超声医学科已从早期单一的病情诊断发展成集诊断、治疗于一体并涉及生物医学工程等众多领域的医学学科。超声医学科发展涉及学科发展方向、学科亚专业分化、与临床相关科室协作、科研助推学科工作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本文探讨了超声医学科如何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1找准自身学科发展方向

超声医学科要根据自身的人员结构、原有的基础和实力,结合临床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列出学科主攻方向,加强优势技术建设,加快特色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诊治水平,更好地为患者和临床服务。

2进行学科亚专业分化

2.1超声医学科的发展

目前,超声医学已由静态软组织结构显示(灰阶超声1972年)发展到实时动态结构显示(实时灰阶超声1984年),再到功能显示(彩色多普勒1990年;超声造影1992年);已由单一的低频探头向高频、宽频和变频探头发展,由二维超声向三维超声、四维超声发展,结构显示更清晰、全面。随着集成电路和超细光纤的发展,超声探头小型化、微型化,腔内超声、血管内超声有了很大发展,超声影像诊断已发展到亚微结构水平。现代超声引导穿刺器械和超声引导下精细化介入性治疗得到迅速发展。超声这门新兴技术学科,既有“设备新、技术新、人员新”的三新特点,又有“技术发展快、设备更新快、理论老化快”的三大特征,同时要面对全院各个专科,知识要求面宽,但易造成医生临床知识不系统、碎片化。

2.2亚专业分化

学习新技术、开展新项目是亚专业细化的基础,每项新技术的开展都有可能分化为新的亚专业。亚专业的划分主要是促进学科向纵深发展,发挥自身专长,集中专业性人才,深入研究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填补医疗空白,不断扩大医疗范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减少超声诊治中的低水平重复,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六个亚专业学组:妇科组、肌骨组、浅表组、腹部组、血管组、介入治疗组。亚专业建设要求:服务患者,服务临床;学习制度化,视野国际化;专科研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亚专业建设措施:加强基础理论系统学习:80%临床+20%本专业;技术提高:请进来,走出去,时刻保持与国际接轨;医疗行为:规范操作,规范诊断,形成制度,严格制度管理;激发和培养医务人员的创新意识:以各种方式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使其在医学实践中始终保持对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渴望。

2.3亚专业学科管理

(1)架构:设组长、副组长各1名,由高年资医生担任。组员6~7名,住院医生不固定(1年轮岗),每位医生均有两个方向(一个为主、一个为辅)。(2)组长选拔:组长为亚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其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对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不但要求其拥有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敏锐的科研思维和强烈的创新精神,还要看其是否具有高尚的医德、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否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3)亚专业管理核心:核心是组长的管理,设定医、教、研、人才培养目标,充分授权,学术方向引导,部门、学科协调给予指导和帮助。

2.4亚专业分化意义

(1)学科建设的亚专业分化,为每名医生规划一个专业方向,创造一个发挥各自特点的工作平台,使人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满足其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学科发展与个人事业同向而行,实现“双赢”。(2)技术得到更充分的应用。目前超声现代诊疗技术,全面开展,并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并积极创新,形成特色优势。(3)设备利用率得到更有效的提高,把目前的仪器进行分类管理,高、中档搭配,既兼顾日常诊疗工作,又要考虑专科开展新技术所需要的平台。(4)打破论资排辈,为年资不高但掌握了新技术和新业务的人员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5)引进适当的科内竞争机制,人人思进取,激活内部动力和活力,进一步营造科室的学术氛围,形成一个学习型科室,使学科建设向“横的普及、纵的深入”全方位的快速发展。

3主动与临床相关科室协作

现代医学诊疗观点的转变,促进学科分化与交叉融合相协调。大型医院为适应患者的需求,逐步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医院内部资源,积极推进科室间有效联合。搭建重大疾病的多学科、多中心综合防治平台,不断深化重组以疾病链为纽带的学科群。比如,肿瘤治疗中心等,给超声医学科带来客观的压力。临床循证医学要求诊疗依据客观化、标准化;临床各种操作要求精准化;患者的检查要求无损伤等也给超声医学科的广泛应用带来机遇。我们的策略和措施是关注学科发展方向,主动与临床配合,体现本专业的价值,使其成为疾病诊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

4科研助推临床工作发展

科研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医疗技术水平综合实力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没有坚实的科研基础,临床工作就难以有发展后劲。只有把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切实建立科研课题来源于临床、研究成果用于临床的良性机制,才能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5人才队伍建设

人人都是“玉”,需针对“玉”本身耐心细致的“雕琢、打磨”。(1)分层培养,分类管理:由于每个人的能力、精力有限,很难全面掌握各种疾病的诊疗及发展前沿,划分亚专业后,对医生进行专业引导。对住院医师、低年资主治医师进行全面培养,促使其积累临床经验,尽早在各个专业组之间轮转,采用本人意向、轮转表现、工作特点和科室组间人员配备相结合的原则,使年轻医师在工作中有自己的工作定位及发展方向。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固定亚专业,使其能够明确重点,系统学习该领域的发展前沿,以积累诊疗经验。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对部分基础条件好、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宽、科研潜力大的医生,积极推荐攻读博士学位和进博士后工作站。(2)技术骨干选拔和培养:选择“想做事、能做事”的人,把人品好、学历层次高、专业知识精、技术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作为考核和选拔的重点,为他们提供“做事”的平台,给他们“做成事”创造条件,如外出学习交流、日常工作指导、学会任职推荐、科研工作参与等。(3)临床基础的夯实:临床知识的学习,培养一批懂临床的超声医生。(4)国际视野的培养:采用英语学习、英文文献阅读、英文讲课、SCI等,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超声医生。(5)科研能力的提升:通过院级课题、厅局级课题、合作课题,培养一批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超声科医生。(6)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提高学术知名度:重视参加国内外高级别学术会议,选派人员出国学习、考察,并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来院讲学,与国内外医科大学和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双向交流和协作关系,聘任本院特色学科具有较高造诣与研究成就的学者担任特聘教授、首席科学家等,在学习先进技术方法的同时,实现硬件资源和人才资源的优势互补。总之,根据超声医学学科发展趋势及自身学科的特点制定规划,建立学科队伍,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确立学科发展方向,持续提高医疗质量,不断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充分发挥超声医学的作用,更好地为患者和临床服务。

李宏波 殷立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