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学学科建设和发展
摘要:
尽管对于统战学是不是独立学科的争论还时不时泛起,但是统战学已经在发展的大道上奋力前行。统战学学科的发展是立足于统一战线发展的实践,在科学制度保障下承接过去和展望未来的批判性建构、动态性生成和自主性发展的过程。要以发展的眼光思考统战学学科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必须明确坚持的基本原则,进而不断探索统战学学科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统战学;学科;探析
尽管对于统战学是不是独立学科的争论还时不时泛起,但是统战学已经在发展的大道上奋力前行。统战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是在内外因素互相作用,借鉴性和自生性、继承性和创新性互动发展的过程。统战学学科的发展是立足于统一战线发展的实践,在科学制度保障下承接过去和展望未来的批判性建构、动态性生成和自主性发展的过程。
一、以发展的眼光思考统战学学科的建设
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各种问题集中凸显的过程。第一,统战学学科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也就增加。不能因统战学学科理论体系的不完整性、不成熟性和不确定性就否认其存在的必要性。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统战学学科发展的信念,在攻坚克难、解决难题的过程中推动统战理论研究科学化和学科化水平的提高和统战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全建立。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因统战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而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任何凝固化、绝对化的看法和观点都不利于统战学学科的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和珍惜统战学学科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使其为统战学学科进一步的发展发挥导引作用。第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伟大实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促进统战学学科的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实践是统战学学科发展的现实基础,新时期统一战线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给统战学学科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机遇和挑战是辩证统一的,因此,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克服困难中推动统战学学科的发展。第三,要从发展的角度审视统战学学科的多维发展。统战学学科的发展是指理论体系、专业队伍、教材体系、专业平台等多维目标的综合性发展。要改变统战学学科发展滞后的现状,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就要坚持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的统一。内在发展是外在发展的归宿和目标,外在发展是内在发展的展现和支撑,内在发展是以追求统战学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标志的发展,外在发展是以追求人才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为标志的发展。因此,统战学学科发展要做到内在发展和外在发展的统一。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和实践促进统战学学科的发展。一是实践中形成的理论观点要靠实践来检验,自觉运用理论和与时俱进地推动理论发展。在实践中继承统战学学科研究的理论成果,创新统战学学科发展的相关理论,丰富统战学学科的理论内容。二是将统一战线发展实践作为统战学学科研究的基点,逐步提炼和概括统战学学科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创新统战学学科发展理念,完善统战学学科发展策略,提高统战学学科研究的理论水平,展现统战学学科发展的活力,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统战学学科话语体系,用新的概念、新的语言推动统战学学科的全面发展。
二、统战学学科发展的基本原则
要推动统战学学科的发展,必须明确坚持的基本原则。就实际情况来看,应当坚持三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坚持要素和整体的统一。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尤其是统战理论界的研究者们自觉关注统战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对统战学学科的内涵、研究对象、学科边界等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为统战学学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同时,现阶段统战学学科的研究还属于局部认识阶段,还没有认识到统战学学科的整体。近年来,研究者们把目光投向了统一战线理论研究领域,抓住了统战学学科的理论基础。“统一战线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队伍越来越壮大,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1]科学研究固然很重要,但是统战学学科是一个多要素组成的系统,只有整体推进才能把统战学学科真正建立起来。长期以来,统战学学科的发展是党、国家和政府,专家学者以及统一战线成员共同努力、协同推进的结果。这就说明,统战学学科发展不仅是一个学术议题,也是一个政治议题和实践议题,必须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思考和推动。二是坚持自然发展和自觉发展的统一。“自然发展是指学科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未被人们认识和自觉把握;自觉发展则被人们认识到并自觉地加以把握,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全力推进发展的阶段。”[2]近年来,由于学术理论界尤其是统战理论界对统战学学科的重视,使得人们对统战学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总体上讲还是不充分的,并没有达到自觉阶段。统战学学科的发展直接源于统一战线发展实践,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点。同时统战学学科又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必然会受到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基于此,统战学学科发展应自觉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发展的特点,坚持把统战学学科发展定位于自觉发展阶段,将涉及到统战学学科发展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将所有有用的资源凝聚在一起,将各岗位的统战学研究工作者紧密联合起来,以建设统一战线学科为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将现有的资源最大化地合理有效利用,进而早日建成统战学学科。”[3]三是坚持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的统一。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学术理论界和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统战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有必要。这表明统战学学科有其合法性,也为统战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统一战线事业是一个凝聚人心、达成共识、汇聚力量的伟大事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一些人之所以投入到统战理论研究的事业中来,根源就在于统一战线工作是一项有用和有益的工作。统一战线受到中国文化传统的熏陶,这是统战理论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因此,统战理论研究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自觉秉承重视统战理论研究的传统,坚持不懈地把推进统战理论科学化和学科化研究,与时俱进地把统战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建设。同时,又要把统战学学科发展和建设置于人类社会现代化、全球化时代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的背景下考量,坚持改革创新和现代转型,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统战学学科系统体系。
三、统战学学科发展的实现路径
推进统战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是当前学术理论界尤其是统战理论界的首要任务,要以宽广的思路推进统战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重点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实现路径。
(一)增强统战学学科的价值自信
统战理论研究科学化的发展催生了统战学学科的发展,特定的属性和特点赋予了统战学学科特殊的使命和任务,即对统一战线发展规律的研究,这是统战学学科价值的体现。一方面,统战学学科发展的确存在问题,另一方面,统战学学科发展还具有很大的潜力。当前,对统战学学科合法性提出质疑的观点仍然存在,从而影响了统战学学科价值自信的培育。这种质疑根本原因在于对统战学学科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在于统战学学科的特点和优势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而统战学学科特点和优势的形成和发挥要靠统战学学科的发展来实现。坦率地讲,统战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必然也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这种自身的不完善性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任何一门学科发展所不可逾越的阶段。对统战学合法性的质疑,进而提出价值怀疑是能够接受的,但是任凭这种质疑和怀疑泛滥则是错误的。“一个学科的地位不仅仅取决于它是否拥有一整套理论体系,更取决于这个学科是否具有充分的专业自信心和博大的理论气度、学术胸襟,是否能通过兼收并蓄,不断发展壮大自身。”[4]因此,要以统战学学科建设的成就消除各种对统战学的错误认识,增强统战学学科的价值自信,认识到统战学学科存在的必要性,并转化为统战学学科发展的动力,在更快的发展中获取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应有的地位。
(二)加强统战学学科的科学研究
当今社会,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是在以知识为核心的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实施和开展的,没有知识就缺乏进行实践的力量。同样,学科发展也要靠知识体系的支撑,没有科学研究的学科不能成其为学科。“统战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难题是构建统战学理论体系。”[5]当前,统战学学科发展处于重要阶段,统战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共同体体系还不完善,要推动课程建设向学科建设的转变,就必须发挥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把理论研究作为统战学学科发展的基础。一些成熟的学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浓厚文化传统,也形成了丰富的知识理论体系,能够自如地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去回应和解释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问题和挑战。统战学学科的发展也必须兼顾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研究和学科发展三个方面,推动统战学学科发展。
(三)做好统战学学科的整体规划
如前所述,统战学学科体系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系统。它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统战学学科知识体系,由此形成统一战线基础理论、统一战线分支学科、统一战线方法论等。二是统战学学科共同体体系,由此形成统战学学术组织、学术成员以及科研活动方式等。三是统战学学科社会实践活动体系,由此形成统战学课程建设、统战学教材建设、统战学理论教学活动和统战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统战学学科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都很强,推进统战学学科建设和发展遇到的困难必然是很多的。对此,要把统战学学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规划,统筹考虑方方面面的环节和问题,大力推进统战学理论研究的科学化和学科化,使统战学学科能够较快地适应统一战线发展的需要。
(四)点面结合推进统战学学科的发展
统战学学科的发展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采取点和面结合的发展路径。统战学学科发展涉及到不同方面的各种要素,要齐头并进把每个要素都作为重点来推进,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为此,只能采取既兼顾重点又统筹考虑面,协同推进统战学学科的发展。要重点抓好统战学学科的专业人才建设、专业教材建设、专业平台建设等,提升统战学学科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就社会空间来看,包括国家层面、省(市、区)层面和县(市、区)层面等,不能把统战学学科的发展只寄希望于国家层面,而忽视了其它层面的作用。现阶段推动统战学学科发展,既要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统战学学科话语体系,也要有坚强的组织保证。在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的各个层面,统战部门、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党校系统、高校系统及其他一些社科研究机构,都需要既选择重点又要考虑面的分布,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统战学学科整体研究格局。
(五)、注重统战学学科的跟踪检验。
统战学学科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监督检验,引导统战学学科建设方向。要根据统战学学科发展的实际,深入研究统战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规范和主要标准,制定测量指标,完善评估体系,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推动统战学学科健康发展。只有把跟踪检验与科学研究和理论总结统一起来,伴随着统战学学科系统化整体建构的过程,统战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必将全力而富有成效地推进。总之,“就学科本质而言,统战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科学。”[6]要从“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局面,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7]的高度来看待统战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加大研究力度,整合各种资源,不断把统战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提高到新的水平,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丁三青.关于统战学学科建设的再思考[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2]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系统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0(3).
[3]康杰,刘靖子.基于资源整合的统战学学科建设研究[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
[4]戴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国气派”之路[J].思想理论教育,2009(13).
[5]刘菊香.试论统战学与相关学科的整体关系[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
[6]刘新庚,傅建平,李佳晁.关于统战学学科界定的理论思考[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6).
[7]出席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05―21.
作者:王锐 单位: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