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在线教学探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于经济的意识以及金融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各大高校金融专业也不断地在变化中调整课程,以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国际金融人才。国际金融课程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课程,它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经济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要提高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已经不能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要面向网络化时代提出新需要与新要求,建构全新的、以网络技术为手段的在线课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各校的教育教学中得到了重视与应用。国际金融课程的任课教师也需建构这一教学模式,提高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网络化教学水平,以有效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
关键词: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在线教学;教学模式
1引言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承担着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重要任务,需要教师结合专业课程的实际特点,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实现专业课程的创新教学改革。国际金融课程的任课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重要性,并结合该课程的实际特点与新时代的教学要求,打造一个在线课程教学模式,以推进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创新变革[1]。
2教学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越来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高校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也开设了金融学课程。为了适应金融业的国际化开放发展需要,各金融部门、企业单位对金融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国际金融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货币金融关系,属于理论性和实务性均较强的专业课程。学习该课程可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3]。国际金融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开设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可培养出适应国际化经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只是目前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并不高,面临着一些比较明显的教学问题:首先,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先进性不足,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下国际金融课程人才培养教育的需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对国际金融知识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其次,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够高,导致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活力不足[4]。尤其是国际金融课程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综合性与理论性的特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不强,并不利于保障学生在这一课程教学中的学习成效。最后,国际金融课程的实际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教师更多地只是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却很少能够让学生站在现实生活的角度来剖析金融现象,理解国际金融课程的知识点及相关问题[5]。长期以来,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问题难以得到妥善的解决。因此,教师可迎合网络化教学的发展态势,引入在线教学模式,对现有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改革,让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能够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要,焕发出不一样的教学活力。
3在线教学的优势
在线教学是以网络教学平台为载体的线上教学模式,将其引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之中,可发挥较佳的教学优势:(1)在线教学模式可支持教师开发更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让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内容得到有效的补充、更新与丰富,有利于系统地夯实学生的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同时也可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外汇交易、国际金融市场相关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建构更全面的国际金融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国际金融理论知识水平。(2)在线教学模式可支持教师运用科学的网络技术手段来直观展现一些不易于学生理解的知识点,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使其克服一些可避免的学习障碍,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国际金融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效率[6]。同时,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增强,会更主动地探索国际金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知识点之间的本质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的深度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3)在线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融工作的全貌,可让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懂得从网络渠道获取具有时效性的信息,从中了解国内国际金融形势。当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学习时,他们对国际金融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会得到很好的提升,相应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强化。(4)在线教学模式使学习安排更加灵活化,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上网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随时交流、及时反馈、问题讨论、学生互评、老师评价、与传统课堂优势互补。因此,线上教学所具有的灵活性,使学生在时间安排上不会无所适从,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教学网络化、信息化的特点。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可打造一个在线教学模式,推进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创新变革。
4在线教学的建构与运用
4.1课前预习
翻转课堂也被称为颠倒课堂,可支持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有利于科学地调整课内外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更高效率地开展学习。就国际金融课程而言,这一课程的知识点繁多,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并不足以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好一节课的知识点[7]。因此,教师可在网络环境下引入翻转课堂模式,从课前预习入手,初步打造国际金融课程在线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就初步学习国际金融知识点。例如教师在开展“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的教学之前,可通过思维导图学习工具建立起本节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架构,并将其传送到学生的移动网络终端设备中,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展开自主的课前预习,尝试根据自己预习的重要知识点,对该思维导图架构进行完善。教师还可以建构一个以“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为中心词的思维导图,第一层级的思维导图内容可包括“长期动态的政策目标”、“短期静态的政策目标”。教师可鼓励学生围绕这两种类型的政策目标展开自主的探索与学习,然后建立起第三层级的思维导图内容[8]。学生可通过网络渠道积极地搜集与这部分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料,如“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相关的网络学习资源,并将其与课本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的本质。然后将其归述到思维导图内容之中,再进一步深入分析开放经济下内部政策目标与外部政策目标之间的平衡性。根据学生的自主分析结果,学生可继续完善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在新课教学开展之前就初步建立起知识结构,可奠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好相关国际金融知识的基础。
4.2重点知识内容
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微课”是比较重要的教学模块,它可支持教师制作精品微课程,展开在线的精品微课教学,可提高在线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9]。因此,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微课”教学模块,对学生开展线上教学。例如在“国际短期资金流动与货币危机”一课的线上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这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制作相应的课件,然后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在正式开展教学前,引导学生根据微课的重要知识点展开高效率的自主学习。比如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可包括“货币危机产生的原因及传导机制”、“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启示”、“投机性资金流动的内在规律”等等,教师可分别制作三个短小精悍的微课课件,并将其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中,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观看这些微课内容,鼓励学生进一步搜索相关资料[10]。比如学生在学习“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启示”这一知识点时,可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连线,通过线上查询的方式了解东南亚金融危机时的真实情况,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国际金融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性,并搜索真实材料(如: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危机国的汇率变化及国际收支情况),将其运用到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后果,提高学生在线上学习中的自主学习效果[11]。
4.3在线互动教学
在国际金融课程的在线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互动性强这一特点,加强在线教学中的互动教学,让学生通过在线互动教学活动更深入、更高效地学习国际金融知识。以往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缺乏足够强的互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是国际金融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理论性,学生难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若是教师将在线教学与互动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则可以有效改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效果[12]。因此教师可积极利用在线课程互动模块展开活跃的互动教学,让学生积极自主地投入互动性的讨论与交流之中。例如在“汇率决定理论”这部分内容的在线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合理设计一些具有研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线上互动活动中积极展开自主的思考,并与同伴展开知识问题的研讨与交流。比如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在某段时间内汇率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关键的影响因素?该怎么解决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若是面临金融危机,该如何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潭?”学生可自主地在互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接受其他伙伴的提问或者其他学习小组提出的质疑,展开比较深入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学生获取更深层次的国际金融知识,最终可有效保障国际金融课程在线教学的质量。
5结束语
在线教学模式是当前备受各校教师关注与重视的先进性教学模式,它可支持教师灵活运用网络教学手段展开先进性的教学[13]。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国际金融授课教师将其引入到自身的课程教学之中,可显著改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效果。教师应立足于国际金融课程的实际特点,真正打造科学可行的在线教学模式,保障新时期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金融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佳珂.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研讨式教学模式探讨.黑龙江科学,2017(15):96-98
[2]刘震,谢玉梅,郭建伟.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国际金融学教学体系研究.教育现代化,2019(90):102-103
[3]倪琳.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国际金融》课程改革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7(20):174-175
[4]屈波.“互联网+”时代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河南教育(高教),2017(06):74-76
[5]卢敏,李建浔.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创新研究.当代经济,2016(15):108-111
[6]邵金菊.《国际金融》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基于学生兴趣与能力培养目标.轻工科技,2015(10):149-150
[7]凤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际金融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人才资源开发,2016(22):158
[8]唐志强.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河西学院学报,2009(03):117-120
[9]谢远松.基于微信的高职国际金融课程微课程资源的开发初探.现代经济信息,2015(21):399,401
[10]高山.以兴趣为导向的高职《国际金融》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49-50
[11]巫雪艳.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趋向探讨.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22):160-161
[12]李全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智库时代,2019(26):204-205
[13]李亚星.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讨.纳税,2018(20):84
作者:徐晶 单位:长春大学经济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