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探究论文 > 微课在任务型课程中的教学探究

微课在任务型课程中的教学探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1-21 03:43:00人气:393

摘要任务型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重组课程知识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时会过于注重岗位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课程知识结构化体系的搭建及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基于高职教育教学理念,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把微课、翻转课堂与任务型课程相耦合,弥补传统任务型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任务型课程;创新思维

人类自远古时代在岩石上刻画符号记录开始,时至科技飞速发展的今日,人类用以区别于动物,记录文明的可描述的东西即“知识”。而教师就是将“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后传递下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期初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美国发展而后流入中国,近年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已被教育工作者广泛熟知,并逐渐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和热衷的教学模式。大数据时代,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制作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课堂外学生自主学习相应的教学资源,课堂内学生通过答疑、交流和协作完成知识点的内化。翻转课堂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微课作为符合当下的,与时俱进的一种载体,应用到翻转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微课完成自主学习,并形成透过描述看本质的思维模式等,是目前我们亟待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任务型课程教学现状

1.1任务型课程过于注重岗位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结构化体系的搭建

任务型课程是学生通过协作完成工学任务,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从而增强职业能力。在每次工学任务训练开展之前,教师首先要对本次工学任务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但几乎都是围绕本次工学任务展开的知识讲解,而非全面的系统的深入讲授。这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只学到了操作层面的知识,最终不能建立专业知识结构化体系。只做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未做到“高等性”。

1.2任务型课程中课时的不足

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课程,首先是教师讲解,学生在按要求完成工学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岗位技能,这些都需在课堂上完成。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时,考虑为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相应的岗位群,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从而导致专业课程多,而每门课程的课时不足,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1.3任务型课程中,学生依然在应试思维下的主动性不强

任务型课程以岗位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以小组的形式协同作业完成任务。学生接受同样的教育,但他们大都并没有真正理解任务包含的目标。他们在应试思维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聚焦在完成工学任务上,即认为闯关成功。因此未能让学生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应试思维,有意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任务型课程有其自身优势,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种种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完善和创新。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利用微课可以辅助学生个性化学习,一定程度上也有效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保障了教学质量。通过微课的科学引导,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建立专业知识结构化体系,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为此我们展开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在任务型课程中的教学研究。

2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在任务型课程中的教学研究

2.1以任务为主,建设有助于学生系统性学习的微课

虽然任务是按照课程对应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来设计的,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把所有的课程知识都体现在工学任务中,任务型课程容易把课程知识分割成几部分,缺少显而易见的联系。这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个工学任务既可胜任对应的工作岗位,但是也会造成纵观全局的缺失,不利于学生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或者发展。利用微课可以适当弥补这一缺陷,在每个工学任务之间设计相应的引导衔接性的微课,通过微课对课程知识的描述,使学生自主的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课程结构框架。

2.2以任务为主,分层建设关联微课的网络教学资源

基于大数据技术,分层建设与任务相关联微课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微课的网络教学资源除了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外,还应具备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能。微课的载体除了视频,还应包括如PPT、Word、图片、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其涉及的内容以任务为主,包括微课学习任务引导、人机交互、达标考核、讲义。全部的微课网络教学资源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分层设计和引导。满足学生明确工学任务目标,自主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总结,解决任务型课程课时不足的问题。

2.3以任务为主,建设其最密切关联理论知识的微课,通过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中更重要的是怎样通过对学生个别化的需求分析,探究他们在学习中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教师通过在微课建设中合理设计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打破自身的应试思维,锻炼自己的全局观和创新性思维。

3小结

在任务型课程中应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的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和重点进行了重新分配,也有意的打破学生传统的应试思维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搭建专业知识结构化体系能力、全局意识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傅志铭.高职院校基于翻转课堂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3):49-51.

[2]周贤波,雷霞,任国灿.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项目课程中的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1):97-102.

[3]尹凤伟.任务型教学资源在“机车检修”课程中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5,42(7):113-113.

[4]尹凤伟,王学明.工学结合模式下CRH动车组实训基地建设与项目开发研究[J].才智.2014(12

作者:尹凤伟  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