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初中生物教学探究学习思考
摘要:“倡导探究性学习”是中学生物学科在课程改革中突出的三大理念之一,本文从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出发,从创设情境、探究过程、开展课外活动三个角度,对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中学生物学科在课程改革中突出的三大理念。教材中也安排了具体的科学探究活动,包括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资料分析、调查、模拟制作、设计、演示实验、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下面结合自己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结合教材,源于生活,创设探究情境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更好的帮助学生建构生物学概念。教师可提供相关的图文资料、实物或标本、模型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在讲述《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时,教师可以抛出几个问题,如“你和父母长得像吗?”,继而出示一张本班同学和父母的合照,教师适时引导,“为什么父母都有耳垂,而他是没有耳垂呢?”利用生活中经常观察到但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导入新课,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例如在学习《人体的生殖》一课时用多媒体播放精子和卵细胞受精、胚胎发育的3D视频,既消除了学生的害羞心理,又使学生很快的进入情境之中,唤起探究的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开花和结果》一节中,对于花每个学生都不陌生,但对花的结构知道的就寥寥无几。所以课前,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几种不同的花,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分析总结不同花的结构,做到真正的在玩中学。实物教学真实,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生物学教学中有时候实物很难模拟动态的过程,这就需要发挥模型的作用。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节,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这一知识点抽象难懂,但如果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演示实验中的模型并在课上动手模拟膈肌的运动引起肺的扩张和收缩,形象直观,更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究。同样,在讲述《植株的生长》一节时利用自制的叶芽发育成枝条的模型展示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动态化,帮助学生更好的探究和理解芽是如何发育成枝条的这一知识点。
二、结合教材,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贯穿于整个初中生物学教材,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但这部分的学习对于初中生要循序渐进。如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学生对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都不是很明白,所以这节课的重点就是阐述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什么是对照实验,什么是变量等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初步了解探究实验的六个步骤。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此时学生已经可以独立自主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但对实验的设计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学生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提出自己的探究问题,比如“土壤、光照是否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并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小组间进行讨论交流,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一实验中,学生对探究的环节已基本熟悉,且该实验对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具体给出,所以本实验的重点是放在让学生学会得出结论环节上,在授课上教师可以设计多个问题来复习探究实验的六个步骤,如:①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变量是什么?②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在学生经历了多次探究活动并学会了各个探究环节的基础上,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这一探究实验中,学生熟悉并了解探究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教师适时的指导,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探究活动,并写出探究报告,班级内汇报探究报告,小组评比。
三、结合教材,走出校园,开发探究性学习
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将学生的学与日常生活、科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而不是将学生的学局限在课本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节时,由于此次调查活动是学生学习生物后的第一次实践活动,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的积极性,但缺乏必要的知识、方法和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公园进行初步调查,在既定的路线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介绍生物的种类、生活环境及基本的分类知识。学生将这些生物的科、属、种的学名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等制成校园生物标牌,对校园植物进行挂牌。随着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学农基地的条件,以小组为单位,培训好各组组长,全面负责学生的安全和组员间的分工合作。每个小组将调查报告通过口头汇报或者班级展览,进行组间互评。对于无法鉴定的生物,还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有条件的可以拿着照片、摄像或者标本找有关专家请教鉴定。这样,学生不仅通过调查活动、查找资料、咨询专家增长了生物学知识,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并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结合教材,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循序渐进,走出校园,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爱上生物学,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可见,新教材新课标下的探究性学习的生物教学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生物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刘芳 大连市第49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