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剧本角色心理活动外化教学探究
角色的心理活动是基于角色本身在某种环境中所存在的想法、感受等心理变化,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展示角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是动画中表现人物内心的一种艺术手法。但是,动画剧本中角色的心理活动表现和其他形式的文字艺术又有一定区别,最看重的并非是华丽的语言表达,而是动画剧本的创造者能否利用文字语言把角色心理活动以视觉画面的方式“外化”出来,利用有效的动画影视媒体进行合理表现,清楚地说明视觉效果。而在动画剧本教学中,教师所要做的不只是给学生讲授丰富的动画理论知识,更要引导他们以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专业问题。因此,在动画剧本教学中,如何外化角色心理活动是需要学生进行重点关注的学习内容。
一、巧妙处理台词
人以语言进行交流,而语言则或多或少地显示人的某些意愿。在动画剧本中,角色心理活动的外化处理离不开台词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设置一些改写剧本的训练课,让学生明白剧本创作中应该根据角色的身份、经历、性格等方面进行台词语言处理,在描述角色心理活动时充分利用语调、气息、表情等要素,并且还要按照剧本的风格、体裁等方面确定台词内容。唯有如此,剧本角色在声音、造型、语言等要素中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个性化。在动画剧本台词处理中,“潜台词”和“画外音”相当重要。它们都可以表现角色的潜在内心情况,能够反映剧本角色在思想情感及精神上的立体性。说话技巧是潜台词最重要的特性,深刻反映了角色的真正意图。学生创作动画剧本不能想当然,要深入生活,对日常对话中潜在语言的运用进行准确掌握,要精准、传神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隐秘情感活动。必须贴近角色的真实内心,根据语言环境创作出贴切的思想情感,从而最大程度地挖掘作品的价值。而所谓“画外音”则道出了如何对影片中声音进行画外处理,“画外音”并非来自于角色或者物体发出的声音,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画面之外的解说、独白、旁白等。“画外音”对角色心理活动的表现有着重要作用。在影视动画中,“画外音”的出现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角色内心。所以,在动画剧本教学训练中,教师应该增加画外音设计训练,让学生注意角色内心的各种变化,并以此促进动画剧本的故事情节合理发展。
二、精准把握角色动态
作为影视艺术中的重要门类,动画艺术的虚构性极强,不管什么角色作者都能够利用拟人化的手法创作出来,并给予其生命特征以及丰富的人物内心活动。因此,学生对角色动态的把握不能只局限在动作方面,角色自身的面部、体态表情以及精神面貌等,都可以充分展示出人物的动态变化。形体动态以心理任务为基础,而心理动作通常也需要依靠形体动态来完成。所以,角色的行为会因为心理动作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形体动态受心理动作约束。因此,教师在教学生写作剧本故事时,要让他们知道角色在故事中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如何做、最终的结果,从而全面表现角色在故事环境中的心理动作。角色的动态效果支撑着其心理动作的完成,而且这些动态效果之间需要有协调性,必须看起来自然流畅。例如,可以让某个学生去表演自身或者其他学生的剧本作品,将角色心理活动外化作为检验重点,对学生的剧本创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进行判断,集中关注角色的神情、动作、精神面貌等因素影响下的心理特征,然后相互总结、交流创作得失。动画创作需要极其自由、大胆的幻想,创造者可以运用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法处理角色动态。因为动画剧本中角色动态具有多元化的可塑性,角色的特点表现具有很好的张力,视觉冲击效果也较容易产生,能够细致、透彻地表现动画角色的心理情况。基于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告诫学生在动画剧本创作中应该大胆幻想、创新,以新颖的方式表现动画剧本中的角色心理活动,从而提高其外化效果。
三、认真设计剧情环境
人所处在的客观环境对人的心理活动有很大影响,因此导演通常会在角色心理细节的电影化处理中,运用客观环境反映角色的心理活动,并配以合理的视听语言,让角色心理活动外化更加明显。剧本故事的发生背景,包括社会、历史、自然等因素,对剧本环境描写影响重大。角色服饰、剧情道具、故事音乐、人物冲突、镜头特效等都能够对剧本环境特征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在动画教学中要合理设置课程,让学生熟悉动画设计基础理论、制作流程、基本软硬件创作技法之后,再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剧本创作中,通过大胆想象,让创作思路在视听效果中呈现出来,并体现在剧本文字表达中。例如,情与景是剧本中常用的元素,它们对角色的类型、心理等有重要的映衬作用,可以极好地反映剧本主题,让角色性格、心理活动变得更加鲜明,给人以无尽的想象。教师还可以分析经典的动画作品,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影视动画中那些有着强烈象征意味的场景反映出角色怎样的心理状态,从而引导学生在经典影视动画作品的学习中,对角色心理活动通过环境外化描写有更好的认识。
结语
总之,在动画剧本创作中,角色心理活动的外化描写只是其中一部分,然而在剧本创作课题中却是一个有着广阔发挥空间的地方,能够深刻反映创作者的创作水平。由于我国的戏剧以及电影艺术发展较早,剧本创作有着十分成熟的经验,对于角色心理活动外化描写也有较深的研究。因此,教师在教学生创作动画剧本时,应该和学生一起学习、思考,根据动画艺术与时展的要求,不断深入研究更为完善的动画剧本创作教学体系。使学生不仅在动画角色心理活动外化创作中表现出色,更要在当今动画产业高度发达的机遇中将他们培养成为我国动画产业亟需的专业型、实用型人才,为我国动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黄练基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