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徐若瑄刚拿了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自己经历的互联网时代转型
各位硕博生!看!
徐若瑄都修完必修学分、写完硕论(技术报告)了,
(人家这么忙!)你还在干嘛?!
没错,这个徐若瑄,就是那个徐若瑄!
全文下载链接:https://hdl.handle.net/11296/74qbx5
这份70页的硕士论文,在摘要里就清楚地说了:
本研究以我自身出道近 30 年的自我观察为基础,论证如何转型追求进化,结合广告主的數位行销策略借力使力创造双赢,并专访两个合作品牌提出市场观察反馈。归结三点结论:
一、 自媒体时代的艺人经营模式改变,艺人必须透过不断新增符号、多角化经营,以维持相当的能见度與活絡度,从转型中延续演艺生命。
二、广告主运用大数据分析,更强调分众市场与分众行销的操作,从而以影响力变现逐渐取代流量变现。结合公众人物的影响力除了带动业绩之外,更能长效对品牌形象溝通发挥實質作用。
三、 流量不是绝对!艺人可透过品牌化做出市场區隔性、提高粉丝情感连结,同时强化个人识别度与内容维度, 就能持续发挥影响力。
当年心中的玉女徐若瑄,这么一语道破了互联网时代的艺人逻辑。怪不得我老是不知道什么肖什么战、什么徐什么坤!怪不得就算他们有流量,但还是我家杰伦完胜!!若瑄一语道破——市场區隔性!
简直让我不禁浮想组织社会学的生态学派(透过品牌化做出市场區隔性)、新制度主义(“结合公众人物的影响力除了带动业绩”)、网络学派(“维持相当的能见度與活絡度”)。赶快对照《讲义》,快快学习!
看硕博论文,当然要偷偷看《致谢》部分了!多少本/硕/博士们,在致谢中感谢他们的(前)男/女友,纷纷折戟,不堪回首!
但是,徐若瑄学姐写得真诚、勇敢。一位努力平衡家庭、工作和个人实现的女性,不禁让我想到性别研究中新兴的时间学派。女性的能动性,要四十岁不惑之年完成硕士梦想。
2020年第1季度国际社会学期刊论文扫描:理论、性别与文化社会学
是不是迫不急待想看正文想看干货了!!
研究方法
徐学姐是不是比很多研究生都强多了,没有写什么“文献法”充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