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改革思考分析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高技能型人才紧缺,改革发展职业教育势在必行,2019年职业院校招生人数扩招100万,如何依托于国家的大好政策,培养与时代发展相符合的适用型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者亟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改革;问题
职业教育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随着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技术技能型人才,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需要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从航天到船舶及各领域都需要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改革发展职业教育势在必行。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向职业教育办学先进的发达国家学习。国家教育管理层提出发展职业教育,要不断地探索与改革,全国职业教育学校全面扩招,笔者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但怎么把这件事做好,是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现如今都在思考的问题,怎样真正落实和贯彻国家的职业教育改革精神,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职业教育的改革德育教育应放在首位,常抓不懈
治学以“德”为本,这是教育的灵魂,学校培养人才,首先要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其次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了使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且职业道德高尚的人,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放在首位,真抓实干,党委书记要亲自带头主抓学生们的思想政治课,品德教育常抓不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新形势下国家所面临的新问题,使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具有主人翁精神,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祖国今天的成果来之不易,是多少烈士鲜血换来的,不能忘记历史,很多势力干扰着我们青年一代,教育工作者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专业教学过程中,有得放矢。比如,医学职业院校的入学第一课就是“南丁格尔”的壁影灯下的博爱,这是对医学院校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的必修课,正像习总书记所讲“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正是因为有无数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才培养出合格的白衣天使。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医护人员如果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甘于奉献的精神,他们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战斗在第一线,打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果培养的学生没有德,就没有了灵魂,也就不能适应社会和未来所面对的各种考验。
二、国家教学标准的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高职教育需要制定国家教育教学统一标准,标准的制定需要与企业对接,培养的人才需要行业认可,要与社会发展变化需求相适应。职业院校教学标准必须按国家标准制定,国家制定的标准是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调研,深入到各行业及企业,真正制定切实可行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教学标准,院校要参照执行。院校专业设置需要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有效对接,然后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订单式人才。为了监督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各行业成立学术鉴定委员会,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测,借鉴德国的先进经验。2019年末国家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拿出实施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既可获得学历证书,又可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有效地对接社会企业需求。同时企业对学校培养人才质量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后,能迅速与社会企业接轨,既能使人才不浪费,又能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三、职教改革招生生源发生变化,学习方式应灵活多样
职业教育招生生源发生变化,原来只招收高中毕业生及一部分初中毕业生、部分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现在招收退役军人、下岗职工、退役运动员、返乡农民工、城乡新增劳动力等,有许多要接受职业教育需求的人员。近年来,职业教育资源向军队开放,鼓励退役军人进入院校学习和培训,鼓励支持现役军人在军队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技术技能水平。由于上述生源的变化,2019年职业教育招生扩招100万,学生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为了保证国家政策真正落实到位,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应该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因为原有的学习方式不能满足不同生源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更加灵活多样。比如,基础理论的必修课我们可以采用学分制,实践技能部分可以在企业实践,每位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规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然后由学校组织企业专家或者由社会企业权威部门对学生进行考核,吸取德国的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学生毕业后不仅能获得毕业证,还能获得企业权威部门的职业等级证书。有些学生如退役军人、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农村返乡农民等群体,他们为了创业及再就业,有学习技术技能的需求,但是他们不像全日制学生那样,有在校学习的时间,扩招后,学校的教育管理层要制定更加有效的学习制度,在保证培养人才质量的前提下,真正制定切实可行的、灵活有效的学习方式,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让国家的高职教育真正走上正确轨道,适应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
四、职业教育要国际化
职业教育要与国际接轨,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星球,每一个国家不能孤立存在,国与国之间互通有无,借鉴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坚持开放办学,走国际化道路,向发达国家办学的高水平看齐,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把我们的先进经验传送出去。现在有些职业院校,初步开始尝试国际交流,与德国等发达国家建立合作,互派教师和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给我国的职业教育注入新的血液,同时也带去我国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与国外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联合办学,实现职业教育办学的国际化。
五、职业教育双师队伍的建设
发展职业教育,师资是关键,目前职业院校普遍缺少双师型教师,教师进入学校以前缺少企业实践经验,都是高等学校毕业的硕士、博士,甚至有的教师来学校后专业不对口,缺少工匠大师,由于职业院校的教师待遇偏低,“大师级”的教师很难进入学校,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解决燃眉之急,我们可以与企业联合,把大师请进来,把学生送出去,学校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后,学生到企业去实践,企业也可在投入先进实训设备和先培训师资后,再带徒弟。总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克服困难也必须完成。
六、学校与企业有效对接
扩招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学校应该建立学生档案库,由于学习方式灵活多样,我们可以给予不同生源的学生,学习方式更多自由的选择,学校给学生建立学习档案、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账号,学习成果可在网上查询,也可以把学习课程分模块,学分制。例如,有家庭困难的学生可以一边实践工作,一边学习,院校根据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可获得学历证书,同时想获得专业等级证书的时候,有些相交叉的课程可以免学习,实行成绩的认定。如果已经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成员,进入学校学习也可以免修部分交叉学科的相关内容,在完成规定内容的学习后,再取得学历证书,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好的平台、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拓宽通道。从2019年起,在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探索实施试点工作,学校可根据不同专业进行调研。职教改革要有新模式,要助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七、培养人才要适合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
职业教育培养人才,要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紧密联系,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要考虑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要有服务于国家的战略意识,因此人才的培养,不要盲目,要调研,时刻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相对接,只有这样学校培养的人才将来才能走出去,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就业也能迅速得到解决。不要盲目办学和办专业,要真正把国家办教育的钱用好。职业教育培养人才,要着眼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学校要深入了解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水平,要在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刻紧跟科学技术的步伐,积极调研,毕业后,人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需求,与时代和科学技术发展同步。随着中国老龄化的进程速度加快,养老事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母婴护理、老年护理和康复技术人才社会需求量逐年增多,医学职业院校培养人才专业方向应该快速调整,加大力度,增加社会办学,职业院校也应该有义务承担社会培训的任务,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学职业院校培养的“白衣天使”专业技术人才,首先战斗在第一线,打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武汉的职业院校学生主动请战,参加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融入了国家的建设洪流中,为国家交上了满意的答卷。综上所述,职业教育要发展,要创新和改革,又要解决社会需求,企业用人、百姓就业,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也希望国家给予大力支持,把我们的职业教育办好,通过职业教育,让更多青年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屹,李天航.基于实践共同体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J].现代教育管理,2018,(5).
[2]赵俪,王伟.德国职业教学模式对我国高职院校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3,(5).
[3]姜国,谷英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J].吉林教育,2008,(33).
作者:徐虹 单位:黑龙江高等护理专科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