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探究
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客服QQ:80329109 立即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政治教学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探究 

日期:2020-03-02 12:47:17人气:1315

【摘要】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立足发展实际,抓好新疆工作总目标,为党和国家育人,为稳疆兴疆育才。推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现实需要,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面对实际工作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亟待加强新疆高校党组织对思政改革的全面领导,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体系,重点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着力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提高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关键词】新时代;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身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教育强国的使命。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跟时代潮流,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基本问题,坚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既要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规律,也要具体结合特殊区情下的思政工作新态势,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思想过硬、品德高尚、本领高强的能够担当起时代重任的新青年。

1.深化对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认识

1.1新疆高校思政改革是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需要

毛泽东同志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积极应对意识形态的严峻形势和风险挑战是与“三股势力”抗争到底的基本态度。新疆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是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前沿阵地,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深刻领会党的理论政策思想精髓”,围绕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深奥的理论讲成通俗易懂的道理,高擎马克思主义,直面新疆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新疆反分裂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现实,尤其是要针对大学生在民族心理和国家观念、宗教情怀和政治信仰、先进生产力与相对落后地区生产方式差异等问题,积极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旗帜鲜明批驳“双泛”思想和宗教极端思想的错误言论,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坚定与“三股势力”斗争到底的信心,提高各族大学生的免疫力和鉴别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2新疆高校思政改革是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需要

现实表明,新疆高校是敌对势力进行思想渗透的重点领域,大学生群体是他们重点瞄准的对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政治责任与重要使命。高校思政改革要紧紧围绕党中央治疆方略,以马克思主义“五观”、“五个认同”,各族群众“三个离不开”思想为基本遵循,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爱疆情怀,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铭于心、践于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一批听党话、跟党走,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时代新青年是思政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的现实需要。

1.3新疆高校思政改革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的成效是办好大学的唯一检验标准。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发扬时不我待之精神,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铸魂教育,高擎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时,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党的感恩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航作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切实培养一批思想水平高、政治觉悟高、道德素质高的新青年。

1.4新疆高校思政改革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必须具备成人成才的基本素质,自觉融入社会、自愿奉献社会,从而实现人生价值。新疆高校思政课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办大学的基本方向,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化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法治观和道德观,针对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遇到的生活适应问题、心理困惑问题、理想与现实落差问题、人际关系交往等问题进行教学改革,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上的“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发挥好青年大学生的“海绵功效”等,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不断提升学生政治敏锐度和鉴别力,不仅是高校坚守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的需要,更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需要。

2.积极应对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措施

2.1高校党组织的领导是思政改革的总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第一,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新疆高校党组织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认清形势和任务,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聚焦落实总目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新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和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切实维护政治安全和校园稳定。第二,党政主要工作人员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把教育改革当做题中要义。第三,“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委员会,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组宣纪、团学工等职能部门的功能进行整合,协同联动形成育人合力”,各级党组织履行好主体责任,保证党的路线方针不折不扣的执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贴近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2构建课程思政体系要落细落小落实

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是办学治校的题中要义,是新的教学体系和方法。第一,新疆高校所设各门课程都应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任课教师要深挖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并有目的、有计划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别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到教学当中,使各类课程都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三全”育人的协同联动格局,从而成为“滴水穿石”、“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活动。第二,构建新疆高校课程思政体系要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爱疆情怀、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坚持用胡杨精神育人化人,树立“生命在于运动”的体育理念,发扬坚持不懈、“比赛第一友谊第二”的体育精神,坚持以美育人,挖掘出新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提高各族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学生中弘扬劳模精神,鼓励学生参与支教、支农、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在校提高自身的学习本领、法律素养和专业技术,步入社会能够不怕吃苦受累,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心系祖国,服务社会。

2.3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入脑入心化行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通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既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也要联系新疆大学生的实际,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新疆的历史与现实,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新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总目标,维护民族团结,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第二,以学生为本,避免“满堂灌”现象,依托实时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实现思政理论课考核评价的公平高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第三,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实践拓展、实践育人的作用,积极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及各项校内外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4思政教师队伍要德高才高水平高

高校教师不仅要教书,传播知识和追求真理,更肩负着育人,塑造灵魂的时代使命。第一,作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打铁还需自身硬”,教育者先受教育,坚持教书育人相统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为媒介,建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讲好党言党语、学言学语,帮助学生学马、懂马、信马、爱马,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使其成为大学生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的有力武器;坚持知行统一,言传身教,学人首先要立德立功立言,真诚地对待授课内容、对待课堂、对待学生;坚持追求真理和心系社会相统一,做学问要充分发挥胡杨精神,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同时,也绝不只做书斋里的学者,要关注新闻热点、社会舆情和学生实际;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学术工作要设防线更要有自己的底线,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用自己的思想魅力、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去激发和感染学生。第三,积极参加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围绕各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关心关照他们的家庭环境、人际关系以及在校的学习生活状况,自觉树立服务学生的责任意识,切实引导和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及实际困难,交流交心促交融,更好地担当起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结语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紧跟时代潮流,立足新疆特殊区情,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结合新疆大学生成长规律,协同联动,对大学生进行内容丰富、内涵深远、情感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党和国家育人育才,着力培养一批听党话、跟党走,有中国心、中国情和中国味的时代新青年。

参考文献:

[1]孙秀玲.《发挥学科优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N].人民日报,2018-5.

[2]习近平.《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

[3]王淑芹,李文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廓清与释义》[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8-8.

[4]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

作者:王宇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80329109@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