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客服QQ:80329109 立即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政治教学论文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日期:2020-02-02 15:19:05人气:862

摘要 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基本学科,隶属不同,然而,这两者却密切相关,不仅存在相同点,还存在不同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在高校学生中涌现出了更多的问题,其中心理问题尤为突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发展的瓶颈,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制约。本文首先分别介绍了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着重研究这两者的关系,最后探讨整合策略。

关键词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关系 研究

1前言

现阶段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利益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各种价值观念交互碰撞,不可避免地会让大学生陷入心理困扰、产生冲突。近些年,大学生心理问题尤为突出,患有心理疾病的几率逐步增加,极端事件日益涌现。我们应正确认识这一问题,除思想观念、政治文化与道德修养会引发这一问题外,还和心理问题存在关联。因此,本文对于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两者内部关系的探讨在高校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2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心理健康代表一种心态,心理健康的人可正确认识自我、科学看待客观世界,映射着自我调控能力,不存在人格缺陷与障碍。在社会生活中,可与他人友好相处,拥有合理的自我观念,可正确评价他人,心理满足行为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指借助心理学原理,面向学生围绕与心理学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心理辅导与咨询是该项教育活动的基本任务,旨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心理防范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坚定、健康、优良的心理品质。

3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指代依托政治观点,依照思想体系,借助道德规范,发挥针对性的影响,帮助和引导人们构建满足阶级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借助特定的手段,开展相应的活动,以此来感染和影响人们,使其思想观念与行为活动发生改变,实现为阶级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量人才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作用在人的思想,强调意识形态的显层次,旨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增强思想觉悟,提升道德品质。

4心理健康和思政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4.1相同点

4.1.1工作内容相同心理健康教育紧紧围绕思想道德素质,且不允许背离三观标准,思想政治教育依托心理状态,从工作内容层面而言,这两者相互渗透、互为前提。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方能主动接受和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转化为内部信念与行为活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可为其的开展创造心理条件,且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拓展,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指出了新的教学方法。因此,舒缓学生的心理矛盾、攻克心理疾病、调整心理偏差、强化心理健康、保持心理平衡,这是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基本途径。相反,优良、崇高的思想道德可增强心理素质。通常怀有崇高理想、具有远大追求的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可正确评价自我与辨别是非,并会借助顽强的品质与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断调整心理活动,主动培养形成完整的人格。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还能够借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功方法。

4.1.2根本任务相同对于高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从本质层面而言,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转变,进行了外延深入,这是对知识体系以及方法论的全面整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主要借助教育手段来实现教育目的。从学生的层面而言,旨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构建科学的认知理念,进而满足当代社会思想标准。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应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主要包含思想教育、德育教育等。另外,高校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借助心理咨询辅导,有效解决学生的各种疑惑。由此可知,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根本任务方面具有相同性。

4.2不同点

4.2.1工作动机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可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实现预期宣传效果,实现教育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有效解决心理疾病,及时消除困扰。一般可借助主题讲座、专项辅导和活动宣传来拓展教学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利用课堂传授的形式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旨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思想道德素养。综合来说,前者强调个性化选择,后者则是在非主动状态下进行知识学习。

4.2.2理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由教育、心理与医学方面的知识共同构成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指导性。主要涉及基础心理学与性学等多种学科。从理论层面而言,除拥有社会意识形态,还具有个性化特点,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建立在社会意识形态之上,主要涉及马哲理论,并紧追时代发展,推陈出新,与心理健康教育互为对应。

4.2.3对工作人员的标准截止到目前为止,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时间并不长,正处在初级阶段,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大多数人员是从其他学科转调的,专业学科知识牢固性不够,接受的系统化培训与专业化指导不够全面。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最终的教学和工作效果可能并不理想。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却恰恰相反,都受到过专业培养,同时择优录取,相应的教学和工作效果必然会很高。

4.2.4具体任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研究学生的心理,不仅具有心理学的相关特点,还拥有高校学生心理特点,强调学生自身的调节能力和外界环境之间的和平相处。而思想政治教育则研究品德思想,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育心,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育德,在具体任务中存在差异。

4.3相互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促进、和谐统一。健康、优良的心理素质主要体现在坚定的意志品质、乐观的人生态度、开明的处事方式等方面,且也是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为其创造了必要条件。与此同时,在高校中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还可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升教育效果。若想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单纯进行心理指导是不够的,还应强化思政教育,重视引导,只有这样,方可获得可理想的效果。对于学生而言,其心理状态与素质关乎着思想品德。坚定的意志与健康的情绪是健全的品德结构的基本组成,且必不可少。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可促进优良品质的塑造与形成,同时,有利于思想问题的梳理和解决,效果良好。心理教育作为核心教育,若想提升教育水平,则一定要提升思政教育水平。综合来说,这两者的融合既是可行的,还是十分必要的。为有效、合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推向更高的平台,让大学生保持健康心理,提升心理教育水平,实现综合发展,笔者认为迫切需要整合心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5整合策略

5.1更新观念,加强人文关怀

高等教育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育实践中应强化心理健康辅导,加大教育力度,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优良的道德情操。这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在具体的工作活动中应积极贯彻上述政策。高校领导以及德育教育工作人员应更新观念,明确开设和发展心理教育的意义,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全面整合。另外,还应加强人文关怀,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然而,发挥的作用和具体的作用方式均存在差异。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应强化人文关怀,以此来提升教育活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5.2思想政治教育应借鉴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方法,培训队伍

现阶段,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各所高校纷纷围绕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特定的管理体系,各不相同,有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些则成立心理咨询中心。然而,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状况复杂,问题突出,单纯借助几个教师是不能解决的。因此,高校领导应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从多种渠道共同着手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与合理的辅导,同时,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相应的主体人员不仅要解读思想政治理论,还应开阔视野,深入研究,并掌握一定的原则。其教育人员肩负着沉重的教育任务,且区别于心理健康教育。这要求思政政治教育者应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有机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运用于日常工作。另外,这两支队伍还应多多交流,积极分享工作经验,定期培训,不断改进,共同进步。

5.3扩大渠道,充分发挥正面教育功能

教育不仅是社会实践的基本组成,还是教育实践效果存在的理论支撑。在新时期,教育发展除了彰显本质规律外,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作用。因此,应不断丰富教育的内涵,改进教育方式,以此来让学生主动接受、有效吸收教学内容,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增强社会生活能力。可借助网络技术大面积开展教育活动,扩大影响力,最终冲破传统观念。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在实践活动中,理论的丰富与实践的落实都很重要,并折射在教育方式上。因此,可利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全面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可实施同辈教育,以此来辅助教育活动。从心理学层面而言,大学生的性格不仅具有开放性,还具有封闭性,在面临困惑时,倾向于自我调整与朋友倾诉,因此,同辈教育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6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工作内容,共同影响着人才培养情况,决定着学校的发展,且都服务于高校总目标,缺一不可。因此,高校应明确这两者的内部关系,除要加大抽象研究力度,获得理论成果外,还应妥善把握实践层面,全面整合,促进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共同影响,积极配合,有效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凤,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服务形式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6).

[2]赵联.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教育学术月刊,2010(3).

[3]李雪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途径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4]胡新峰,李威娜.以研究式教学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3).

作者:张艳丽 单位:贵州商学院学生处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80329109@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