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中公民素质培养分析
摘要:当代社会中,良好的公民素质可以推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良好的成人教育的开展是对于当前学生体系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从哲学中来进行分析,成人教育和学生体系教育是进行有机联系的两个个体。
关键词:成人教育;公民素质培养;目的
1引言
经历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公民作为社会中的主体在积极的参与社会事务。比如:政治事务、经济事务、文化事务、法律事务等等。这突显出公民在社会实践中的平等地位。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即公民参与的程度不同、在社会事务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而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公民的意识、品质、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对于公民进行必要的成人教育,提高他们的公民素养。所以,本文主要从哲学的角度对公民成人教育的目的进行重点分析。
2公民的实践教育
对于公民进行实践性的成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公民教育需要在社会良好的实践环境中完成。公民教育主要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的核心价值观念、使其掌握到公民具备的社会文化技能和知识,在社会事务中充分的进行直观的思考和探索,具有良好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义务和责任,充分的进行判断、批判和反思,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的民主、法制、自由和公平。而这些依靠学生教育模式无法有效的完成。其次,公民的教育需要充分的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职业、学校、生活等等[1]。
3培养新时期的合格好公民
3.1成人教育需要具有良好的公民观念
成人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因此成人教育需要具有良好的公民培养观念。第二,成人教育开展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以培养合格公民观念为核心,通过有效的方式提升公民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掌握一定的公民能力,在社会实践中积极进行公民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效的承担社会责任,践行社会义务,充分的在社会实践中进行自我定位,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善恶观、审美观、价值观等,最终实现公民的社会价值,为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二,在良好的公民教育中,公民通过积极的思考和分析,渐渐会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能力和理性能力。他们凭借着这些会理性的进行生活目标的选择,个人事务的科学处理,更加理性的介入到社会事务中,在社会交往和良好的社会合作中提高自身的社会技能。第三,开展有效的成人教育,维护公民个人的利益。公民通过合理化的成人教育、甚至是终身教育可以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发展自身的正义感,开展好自身的社会能力培养,最终养成有效的公民精神,形成对社会事务敏锐的判断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最终塑造良好的公民道德。第四,我们需要充分的指出,当前我国的成人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没有有效的针对性教育,往往忽视了对于成人进行公民责任和意识的培养,而将成人教育片面的理解为成人技能教育,重点培养成人的文化知识的专业素质,最终没有起到进行良好公民责任感、价值观、公民精神的培养目的,不利于这些公民在社会实践中积极积极进行公共事务的参与,最终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目标[2]。
3.2公民素质教育
针对我国成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重视培养公民的科学价值观念和良好的素养。具体来讲,第一,成人在进行社会事务参与中需要充分的体现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比如:公民的正义感和道德观念是公民进行社会事务参与的思想引导,缺少了有效的思想引导,公民在参与社会事务中会偏离公民的价值,最终无法有效的保障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公民所具有的正义感以及所坚持的正义原则是社会性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础,有利于追求公民的合法权益,开展好公民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3]。第二,积极开展好成人教育有利于培养公民的理性思维。公民在社会中所具有的良好品德需要借助理性的思维来完成。比如: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勇敢、信任、诚实、友善等需要进行良好的道德培养。而这些需要进行有效的成人教育,在公民实践中来完成。第三,我们需要明确,公民的教育没有年龄的限制。因此,成人教育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的特点。在我国未来的成人教育中,我们需要开展好良好的成人品质的培养,最终全面提高成人的素质和能力,使其在参与社会公民事务中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4]。
4结论
对于成人教育目的的哲学思考进行有效研究,使得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公民素质培养与成人教育的关系,在良好的成人教育中提高公民意识、公民能力、公民责任、公民品质的意义,为我国更好的开展成人教育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金生v.成人教育与公民素质的培养――对成人教育目的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02,(11):46-50.
[2]陈少华.对当代教育目的的哲学思考[J].辽宁警专学报,2003,(4):70-71.
[3]高汉运.对20世纪以来教育目的观的哲学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01-104.
[4]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D].西南大学,2011.
张科伟 河南省平顶山市市委党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