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的高效课堂
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客服QQ:80329109 立即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模式论文 >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的高效课堂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的高效课堂 

日期:2020-07-15 15:13:44人气:1077

摘要:高中语文的选修课程已经实施了很多年,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在于进行科学、高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增添更多的知识选择方向,将学生的知识面进行延展,丰富知识储备。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由于是选修课程,其教学的策略和手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因此,本文针对高中语文选修课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将知识迁移提升、将知识系统化的教学策略给予了详细的分析,有益于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帮助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高效课堂;构建

在新课程标准当中,对于高中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切实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锻炼其审美以及探究能力等。其中,在高中语文的选修课中,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个性,以便满足学生兴趣的需求等。

一、将知识迁移提升

学生在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前提上,已经储备了较多的语文知识,对于选修课程的学习为一种知识的延展,也是将知识进行迁移的过程[1]。其中,要引导学生利用选修课程知识对未知知识进行解决,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贺新郎》的学习中,需要学生从景物描写入手,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好处,其教学的难点在于理解这首词的内涵,领会真挚情感,体会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从中感悟毛主席的胸怀,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首先,让学生在初步感受下词的内涵,在词中找出传递诗人感情的景物,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说出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在此基础上回忆一下之前学过的知识内容,还有哪些诗词是描写离愁的。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如表达恋恋不舍,依依惜别或相思之情的《送元二使安西》、以叮咛、称颂、劝慰勉励友人为主,兼抒别情为主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别董大》《赠汪伦》等。这样,学生对于这类题材的诗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能够借助以往的学习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学习,从特定场景的描写出发,感受毛主席告别爱妻时心中的愁苦、失落,以及对爱妻的宽慰和怜爱等情感,同时又要领悟革命激情与儿女柔情的结合,真正体会这首革命爱情诗的精髓。通过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学习新知识,将选修与必修之间的知识进行了结合,不但使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学习了新内容,将知识进行了迁移和提升,强化了对各项知识的了解[1]。

二、将知识系统化

高中选修课程具备很强的灵活性,但对于怎样才能将单元以及篇目的顺序限制进行突破,将课文重新优化,使课文与课文之间更加相同,为教学的一大难点[2]。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应用科学的授课方式,如将类型相同的文章进行整理,让学生分类对文章赏析,实施比较阅读的方式,以便学生能够将其中的规律总结出来,使零散细碎的知识变得系统化,使学生提升学习的效果。例如:在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我所知道的康桥》(节选)《读沧海》《春天,我的春天》都是即景咏志的文章。如在《我所知道的康桥》学习中,需要学生对徐志摩的生平以及他和康桥的文化渊源以及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进行深入了解。其中,教学的难点在于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极其肤浅的道理”,通过具体段落分析掌握本文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让学生先回忆《再别康桥》当中的画面,之后了解一下康桥以及徐志摩与康桥之间的渊源。在徐志摩的作品中,充满了康桥的情结,在1922年,徐志摩回到祖国之前便创作了《康桥再会吧》;在1925年,重回到康桥之后,写下了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又重游英国,在回国的船上,创作了著名的《再别康桥》。在学生对徐志摩和康桥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可进行分段学习[3]。在分段欣赏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文章并不是客观的去描写景物,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体会康桥如画的风景对徐志摩的意义,是康桥给了徐志摩感悟,没有过过康桥的日子,就不会有自信。康桥美丽的自然风光不仅给了徐志摩感官的享受,更给了他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升华[2]。在《读沧海》中,需要学生领悟作者借“读”沧海而抒发的情感和蕴含的哲理,运用“评点”法品读评点文章语言,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其中,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播放曹操的《观沧海》《六月,我们看海去》让学生思考海,本该是观、是看,甚至是游,作者为什么要以“读”字来写沧海呢?使学生明确观和看,只强调视觉上的观察,给人一览无余之感。但是,通过读,既可以包括“观”和“看”的内涵,还有更加丰富的意蕴,感悟作者通过“读沧海”为题,表达出的是作者面对沧海所产生的联想想象、思考感悟[3]。通过对比学习、小组探究等形式,可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提升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使其能够从中找出学习的规律,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中,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安排,对课程进行优化,在优化等层面要不断尝试和创新,以便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能够有明显的提升,真正帮助学生延展知识,丰富语文知识储备,提高语文素养,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丁金巧.有效提高语文选修课教学效率的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7,(10):60-61.

[2]胡光明.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3):39-40.

[3]陈时万.略论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式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3):53.

邢玉学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80329109@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