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效课堂论文
一、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在学习《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中“丝绸之路”这部分内容时,我依据本节知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把课堂学习权力交给了学生,并提出了以下几个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
(1)丝绸之路的路线图是怎样的?
(2)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你认为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今天可以开发哪些新的价值?
(4)如果回到汉朝,你又是一名西域商人,在长安开一家西域商品店,你会卖些什么?然后,让学生在对课本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展开一系列的分析、研究和探索,最后陈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样,我通过让学生经历对与教材内容相关历史问题的探索过程,一方面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凸显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丝绸之路”这一历史专题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实施情境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历史,记录的是人类过去的活动,这些活动既不会重演,我们也无法实验。所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想使过去的历史现象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清晰、具体的表象,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即利用口头语言的讲述显然是难以实现的,这时就需我们采用有效手段创设一种具有生动逼真、形象直观特点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在情境的凸现下变得更加真实、逼真,以此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如,“维新变法运动”中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革命壮举,我们就可利用集图、文、声、像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将涉及这一情境的影视片段呈现在学生面前: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下定决心不逃走,而是用自己的鲜血来唤醒国人。他用煤屑在狱中的墙上题了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临行前,他在囚车中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样,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展示,学生对谭嗣同的革命壮举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知,同时也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总之,身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要制订研究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并依据历史教材和学生实际进行恰当合理的选用,如此,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作者:常远昌 单位: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寿春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