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管理目标与风险控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6-23 09:38:00人气:358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银行信贷的现状,其次分析了我国银行信贷风险出现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信贷行业风险的解决措施。【关键词】银行;信贷管理;风险控制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虽然银行在业务方面有相当大程度的转型和升级,但从盈利角度来讲银行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仍在于信贷。但是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形势略有波动,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金融风险的提升,银行的风险和核心内容开始转向于信贷风险管理。面临当前的经济形势,我国学术界领域也给出了相关的研究,近年来衍生出许多关于控制信贷风险的理论和方法论,对控制信贷风险具有很大的指导性意义。一、我国银行信贷现状
(一)我国银行信贷区域发展状况分布
由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银行信贷地域分布主要存在一下几个特点:首先,银行信贷主要分布于沿海城市以及北方工业发达城市,中西部地域借贷率和借贷数额较低。其次,近年来我国银行信贷相关格局变化不大,仍然是以上区域比例居高,中西部比例较低,存在严重的地域不平衡。
(二)我国银行信贷产业分布
由银行内部对一二三产业信贷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各银行信贷集中投放于资金周转率较高且利润较高、行业信誉高的行业,例如交通运输、电力、道路工程、国企投资项目等等,这些行业是我国的龙头产业,资金需求量很大并且受到政府的支持信誉很高。从一二三产业的分布来看,信贷集中于二三产业,近年来有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第一产业信贷率较低。总体的行业分布格局平稳过渡,基本比较稳定。
(三)我国银行信贷规模结构
信贷规模和信贷产业布局成为正相关,我国银行信贷部门偏向借贷给二三产业中信誉度高的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但是由于受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影响,我们发现银行信贷的大客户近年来受到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均存在着资金回笼不足、还款率较低的现象。二、我国银行信贷风险出现的影响因素
(一)货币流动性
银行贷款能力取决于存贷比,其直接反映出我国银行资金在贷款方面的比重。从银行信贷风险控制角度来讲,商业银行存贷款比重不能高于75%,否则会出现的信贷风险隐患,从而影响到银行本身。其次,信贷率如果在50%周围波动,则表明银行部门有一半的资金是闲置的,这时银行会存在相关的亏损风险隐患。因此我国各大银行普遍将信贷比率控制在70%左右。但近年来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激增,其借贷利息率普遍比银行低,银行业受到同行的冲击,其信贷业务量有下降的趋势。银行内部货币流通性下降则会导致银行亏损,为银行业带来相关隐患。
(二)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率过高,资金不能够按时回笼甚至坏账现象出现、资金无法回笼都会导致银行信贷风险上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日益加快,国内各大产业均受到外国相关产业同行的竞争影响,其利润率有所下降。因此银行应当辨明形式,及时对贷款方向进行调整,从而减少自身的不良贷款。
(三)利润率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虽然规模雄厚,但是受到近几年经济形势的影响,其资产的收益率不容乐观。拿四大国有银行和国际标准相对比,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收益情况、业务覆盖率等指标额和国际标准还相差较大。从中西方对比表明,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和西方商业银行在盈利能力和发展模式上还尚有较大差距。三、我国信贷行业风险的解决措施
(一)提高相关人员的培训率、提高入职门槛
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一定意义上讲和相关人员的风险敏感度有关,健全的风险控制机构必须强调环境依赖、过程导向及组织结构对风险因素的反应能力与敏感性。因此银行部门应当在相关人员入职时进行把关,录用高素质、专业知识较为丰富的人才,此外还应当提高从业部门人员的培训率,通过再教育来提高人员的风险敏感度和风险认知,最终使组织中的所有人都要主动积极思考问题。
(二)增强上下级之间的组织协调性
各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政策是根据国家统一政策和银行内部实际情况而制定的,符合银行未来的发展诉求,它主要包括人员的纪律约束、银行控制风险的偏好与理念。因此,银行需要增强上下级各部门间对银行风险控制政策的认知程度,从而确保测量、控制、数据的高度一致性。
(三)建立健全的延时付酬及业绩考评机制
由于银行信贷损失和风险是滞后于实际的账面操作的,所以信贷决策部门的预测正确与否直接关系银行是否盈利,而绩效考核和相关人员的利益是直接挂钩的,所以为了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预测准确性以及业务的严谨度,银行业应当科学规范信贷人员和信贷决策部门的绩效考核标准,从而通过科学的奖惩措施来减少认为判断的失误性和不确切性,通过人员把关来降低银行借贷的风险。四、总结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的波动以及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金融行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主要表现为银行盈利水平下降等。本文从商业银行经营学的角度,结合相关的经济形式,由影响金融信贷的因素入手,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本文能够给各大银行一定启发,也希望此文能够引发出更多关于我国银行信贷管理与风险控制的实用型方法和理论。参考文献:
[1]唐敏,方俊芝.邮储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思考.2011(15).
[2]高志军,刘伟.物流服务供应链风险管理模型研究.2010(09).
[3]胡明远.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电子化的设计与实现.2011.
田朴枫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