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学校武术有效策略教学探究
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客服QQ:80329109 立即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研究论文 > 学校武术有效策略教学探究

学校武术有效策略教学探究 

日期:2020-01-14 00:43:09人气:1440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武术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中,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武术教学作为武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可动摇的现实作用。但在学校武术教学过程中,却存在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尴尬现实。因此,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对学校武术有效教学的相关策略进行研究,力求切实提高学校武术教学效果。关键词:武术教学;基础;有效策略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演进过程中,绽放出卓卓生辉的文化光彩。武术具有其特殊的魅力,以自身的魅力来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她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强调内外兼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学校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因此大都数学校都开展了武术课程,武术教学也被列入了体育教学的大纲内,广泛在学校中普及。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和结晶,学校则是中华武术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为了促进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的完善与发展,探讨学校武术教学的新理念、新策略、新路线,成为了学校武术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1学校武术有效教学的基础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规定、学时条件,结合学生特点和共同兴趣,达到高校教学目的的实践过程。有效教学是对当前形势下任务教学、形式教学、刻板教学、应付教学等被动教学形式的破除与改进。教师的有效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钻研教材内容,运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从而达到较高的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略。从当前形势来看,目前在我国中小学开设的武术课程,多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死板教学模式。教师不能主动融入学生练习实际,不能以高昂的职业热情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细心纠正,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对武术、武术课的认识发生偏差,甚至是消极和抵触的心态。这一现象可以集中表达为“学生喜欢武术不喜欢武术课”。因此,学校武术有效教学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就各级学校的武术教学来看,学校领导是否重视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是否意识到在学校传播中华武术的重要意义,直接决定着学校武术有效教学的实现目标。一所学校的相关领导,如果对学校武术教学予以重视,就会对学校武术教育的实践意义的理解上升为一种国学、一种文化、一种历史情怀、一种审美教育、一种人格品行,抑或是一种生命哲学的高度,而非将其当作众多学校体育教学项目中的一个;如果对学校武术教学予以重视,就会从政策上、资源上、师资上、课时上对学校武术的教学状况予以更加细心的关注,而不是基于现实教学效果的不佳而寻求以其它项目内容取代武术课;如果对学校武术教学予以重视,就会从建设传统体育项目特色学校的角度规划学校体育的未来发展,争取校内师资培训与社会武术资源引入相结合的方式,切实促进学校武术教学的发展。因此说,学校领导对武术教学的高度重视是实现有效武术教学的上层基础。 1.2教师素质扎实可信 教师素质是教育实践开展的保障性因素。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决定着师生关系的融洽,决定着师生感情的维系,决定着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乃至人生观的确立,更关系到时代教育理念的贯彻与执行,关系到教育文化的最大程度的弘扬和继承,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符合新时代发展战略需要的文化传承、文化振兴、文化复兴以及精神的弘扬,信仰的确立等重大长远性问题。从学校武术教师的整体状况来看,目前存在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学校武术专业教师存在相对数量上的较大缺口,学校武术教师的角色大多数是由其他专业的体育教师来承担。在这种现实条件之下,武术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否过硬就成为学校武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武术教师专业素质扎实可信,体现在承担武术课教学的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技能,具有宽广的武术知识储备,具备灵活的教学头脑,具备钻研教学相长规律的教学意识,具有为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健康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奉献的职业精神。说直白点,就是武术教师要有“良心”!这个良心包括对学生的爱心、仁心、热心、衷心。将武术教师当成自己的职业的认识是不可能教出好学生的,是不可能从武术教学实践中赢得学生爱戴的。将自身定格在“教书匠”的层面上,而不是“园丁”,更是不符合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对教师群体所提出的职业素质要求的。因此说,学校武术教师的素质扎实可信是保障学校武术有效教学的第二大基础。2学校武术有效教学的实现策略 2.1利用好学校武术的课堂时间 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学校武术教学的方法都比较单一,教学方法也比较陈旧,没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在武术教学上一般都是以教师教授为主,由于武术不进行考试,因此在教学上只是课堂上这一小会儿的教授时间,在课外没有任何的武术锻炼时间。在课堂也是以教师讲述为主,教师简单的示范武术的招式,学生按照教师的动作葫芦画瓢,这样一节课就过去了,教师没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学生领悟性不高,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将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武术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将武术教学变的有趣味,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学习武术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对武术产生兴趣,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武术,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武术教学的目的。武术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方式方法,关注最新的教学方法,更要大胆的去尝试将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武术教学中,与时俱进,借助这些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武术教学效果。 2.2搭建好学校武术的宣传平台 学习任何事物,首先就是要充分了解它,只有了解了才能更好地去学习。现在的学生对于中国武术有太多的渠道,通过网络、电视、电影等渠道了解武术是较为普遍的方式。但一个现实问题却是,电视、电影中所展示的武术场景大多是不符合实际的,玄幻、神秘的色彩隆重在各种节目当中。他们只知道武术动作比较潇洒,但是他们并不了解真正的武术,因此,学校在教授武术之前,要想让学生了解中国武术,通过理论课程,使学生真正的能够了解武术的精髓,只有更好的了解武术,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据了解现代学生的竞赛意识比较强,只知道掌握技术要领,把武术深厚的文化底蕴抛之脑后,长期以来大大的降低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在武术的而教学内容上一定要加入武术的文化、历史,让学生不仅仅能够掌握武术技术动作,还要使学生了解武术的文化,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便适应社会潮流的发展。 2.3筹建好学校武术的兴趣小组 对于学校武术的发展而言,要想实现有效教学的效果,在班级建立武术兴趣小组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对于基本技术的讲述和演示,不可能被学生全部掌握,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觉训练和学习,从而达到巩固教学效果的目的。一方面,成立学校武术兴趣小组,能够在武术课堂之上进行富有成效的小组教学,建立技术共识,另一方面,在课堂下,武术小组还可以进行兴趣性练习,以便在下次武术课上形成与其它小组的良性竞争态势。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课堂上,武术教师可以先对小组中的学生进行教授,让学习小组中的学生进行武术动作的演练,其他学生进行观赏,让学生感到武术就在身边,人人都可以学习武术,明白武术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学到武术。 2.4坚持好学校武术的课堂习惯 武术教学大多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短时间的学习,短时间的学习不能学使生真正的喜欢上武术,教师可以利用课课练的教学手段,在每节课开始的部分教授学生简单的武术动作,让学生进行练习,坚持进行课课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武术技术动作,这样在正常授课的情况下,同时还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使课堂更加活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武术技术动作。中华武术不仅仅能能够锻炼身体,更能够陶冶情操,武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的发掘并利用各种资源,使学生能够爱上武术,并积极主动地去追求武术,使武术成为学生的爱好,将武术贴近学生的生活。 2.5组织好学校武术的展演活动 学校开展武术表演活动、武术比赛活动等,学校可以尝试着要求学生家长一起进行参加,将武术推向家庭。学校在开展武术活动前,通知学生家长来参加,家长没有时间也可以是亲戚朋友,武术活动进行时,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武术的学习,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武术表演和武术比赛等活动,扩大武术学习的影响,使学生家长或是亲戚朋友都能够学习武术,这样使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校武术教学的效果,同时学生家长和亲戚朋友的学习,还推动了全民健身的发展。 2.6制定好学校武术的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能够直观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武术教学评价是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的整体效果能够通过教学科学的评价出来,因此教学评价一定要科学。目前我国武术教学评价体系比较单一,评价的内容也不全面,这些都影响着武术教学的整体效果。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对内容上的评价中注重学生武术的招式,学生对武术文化的了解、武术的修养和学生的心理上这些方面的评价都比较忽略。教学评价体系中,大多都是授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对教师、学生之间的评价根本就不存在,这使教师不能全面的把握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学评价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首先,评价的内容应根据武术教学的目的进行评价,不仅要对学生掌握武术技术动作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武术素质、传统的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其次,教学评价不仅要对学生评价,学校辅导员或是班主任也要对教学进行评价,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来说,也要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做到师生互评,另外学生之间进行评价,这种互评的教学评价能够对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价。3结语 武术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项运动型、娱乐性极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学校中开展武术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还能使现代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目前,我国学校在武术教学策略中有不足之处,应重视武术教学,面对其中的问题能够积极的去面对并能够及时的解决,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武术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学校开展武术课堂的作用,将武术发扬光大。参考文献: [1]张峰,李文鸿.学校武术教学改革实施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06):97-102. [2]谢峰.安徽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04):13-14. [3]李文亚.刍议高校武术课程教学体系及方法――武术教学策略的构想[J].法制博览,2015(12):295. 王静 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80329109@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