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浅议石雕素描教学的新模式
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客服QQ:80329109 立即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素描教学论文 > 浅议石雕素描教学的新模式

浅议石雕素描教学的新模式 

日期:2019-10-06 14:49:10人气:535

[摘要]传统的素描教学,因过于强调对客观事物的再现,不利于学生的联想和潜在能动性的发挥,导致素描教学与石雕专业学习之间脱节。为此“石雕素描”在实践中孕育而生,它将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在保留传统素描教学积极方面的同时,改变造型观念、重构素描教学新途径,以更好地培养石雕工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石雕创新能力。

[关键词]石雕素描;传统素描;石雕

素描课程是艺术创造与工艺技能高度结合的基础,石雕专业的素描课程以往采用的是传统素描教学方法,传统素描教学因过于强调对客观事物的再现,削弱了客观事物的特征可能引发人的联想,造成了学生造型技能上的呆板与创造性思维的缺乏,因而造成基础素描教学与石雕专业的学习脱节,为此寻求相匹配的素描教学方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笔者通过近两年来的探索研究,发现综合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教学的优点,结合石雕设计的特点和要求,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构素描教学新模式,笔者称之为“石雕素描”。

一、石雕素描她如向阳花木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石雕素描是为适应石雕专业的前提下产生的一种素描教学形式,如同向阳春木一般,一旦发现就给石雕专业基础素描的训练带来了春天。她在思维方法、观察方法、表现目的和表现形式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传统素描有所差别。

(一)她独具匠心

传统素描与石雕素描的差异是明显的,传统素描主要以单色线条和明暗来塑造物体形象,比较注重构图与造型的审美功能,以锻炼观察和表达物象的形体结构、动态、质感、明暗关系为目的。石雕素描是以设计活动为目的,根据素描造型规律和设计所需要的去描绘,在创作时比较注重立体关系,也就是比较注重绘画的逻辑关系、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在技法上,传统素描只要掌握了作画的过程,基本上也就掌握了素描的技法。石雕素描的表现形式主张紧扣专业要求,主要采用简练的线条来表现,它对比例的要求尤其严格,为了更加准确地以线条的形式进行造型,就要学生充分地理解对象的结构及本质,所以有怎么样的专业就决定了有怎么样的理解。如石雕工艺就决定了它以理解对象的结构变化为最终目的,在训练时石雕素描的观察是多角度、多方位的,造型更注重理性,在造型表现中特别强调思维的推理和有序性,所以有时会更多地要求学生凭理性推理去表现,而不是根据实物的视觉效果来造型。

(二)她博采众长

传统素描教学,要求学生描绘的对象要从整体、结构、明暗、空间等多方面进行观察,所以,培养学生观察力与造型能力是关键。整体把握不仅是传统素描写生要遵循的原则,也是石雕素描要遵循的基本规律。“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如石雕人物设计,不仅要把五官各个部位表达清楚,还要整体考虑各五官的比例、位置和大小协调,这样才有整体的视觉效果。真实再现是传统素描教学的精华,这种特定的训练方式,为训练学生素描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恰恰也是石雕工艺学生必备的技能要求,也是石雕工艺者必备素养。素描教学的改革不是要削弱写实表现技能,而是要强化写实技能的作用,这与石雕雕刻讲究写实是一脉相承的,学生掌握了素描的写实造型技能,也就为石雕雕刻写实技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由于培养的目的不同,传统素描的画面效果注重视觉形象,注重对客观物象再现能力的培养,石雕素描的画面效果则注重对形体结构的理解,物象结构表达是否正确是能力培养的衡量标准。在空间的表现方面,特别强调立体的全方位意识,要把物体的前后左右的关系刻画清晰,三维空间的想象和把握能力成为学生训练的主题,所以画面的视觉效果不再成为石雕素描的衡量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要进行削弱或舍弃。

二、石雕素描她似春泥护花

“化作春泥更护花”,石雕素描是引导学生从绘画向石雕设计方向转变的训练课程,它侧重分析和理解,并将素描表现、造型和石雕设计紧密结合,学生通过石雕素描的学习可以加深对空间结构、石雕设计的理解,掌握素描与石雕设计的关系,促进学生对学习石雕工艺的浓厚兴趣,为从事石雕专业奠定造型基础。石雕素描是为石雕设计服务的,是石雕工艺者利用绘画表达设计创意的手段和语言。在教学训练中,是以提高学生设计能力、表现技巧、创新方法为主的教学;它是以提高学生石雕设计素质为目的的教学;它更强调学生对物象的理解,以立体方式去表达物象,这为学生进行石雕设计提供了最初的立体思维雏形;它使基础素描的训练与石雕工艺设计高度衔接,彼此互动,可以更好地促进石雕工艺学生的石雕造型与设计能力的发展。石雕素描本质还是绘画,通过绘画训练,使学生在四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艺术审美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快速捕捉与表现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的能力。

三、石雕素描她正轻装扬帆

“洒泪祭奠别旧梦,轻装扬帆荡长河”。石雕素描就是在肯定传统素描结构、空间、明暗的前提下融入设计的元素,通过素描的学习达到为石雕专业学生提升造型能力的目的。“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在素描教学中,要注重对石雕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分析比较,取长补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专业特色,紧紧围绕着专业制定素描训练模式,以促进学生石雕技艺的长远发展。

(一)她重构了教学目标

传统素描强调观赏性、审美性,石雕素描则强调功能性、适用性,所以石雕素描的教学目标就是争取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系列的课题训练,使学生了解石雕素描的基本知识,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技能,着重培养与训练学生观察、分析、理解和表达物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造型能力,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简而言之,石雕素描是立体的,是多面空间的理解与表达。比如,知了(如下图)的素描训练,传统素描强调的是画面的艺术效果,是在二维空间中表达三维空间,而石雕素描则强调学生对昆虫本身结构的理解与表达,是在二维空间中表达四维空间的效果,为了更好地体现空间结构效果,学生往往要通过两个及以上的画面去表达。基于此石雕素描的教学目标与传统素描截然不同,它主要包括:结构素描训练,创意素描训练,抽象素描训练,精细描绘与表现训练等四个方面的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大量的草图训练,以课题的形式传授技巧,逐项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二)她调整了教学内容

传统素描教学以“写实”为造型手段,是一个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写生能力的过程,然而对于石雕工艺学生来说,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石雕素描教学呈现多样性,训练内容更加的拓展,如想象素描、结构素描、创意素描等,就青田石雕工艺特点来看,主要以立体设计为主(镂雕、圆雕、高浮雕等),平面设计为辅(浅浮雕、线刻等),根据这一特点,素描课程教学可以整合为:结构素描、明暗线描和创意素描这三种素描技能。特别是明暗线描,在石雕创作与设计时非常具有实用性,在教学同时要灵活,针对石雕专业的要求,可以在教学内容上针对明暗线描训练进行更多的调配,对于明暗线描的教学,除了课堂上的讲解和练习之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大师的作品欣赏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欣赏大师设计稿,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眼界的开阔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学训练,根据石雕专业的特点,逐步推进,第一学期临摹石雕素描,第二学期开始石雕素描练习,第三学期进行解体重构练习,第四学期提高到局部超写实写生、超现实创意思维想象表达,以此循序渐进。

(三)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石雕素描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教学应当摆脱固有模式的束缚,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训练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首先,素描的对象不局限于课堂的石膏、静物或其他的实物写生,可以是临摹带有抽象的图像,还可以描绘大师的石雕作品或将石雕作品进行联想描绘。其次,素描的训练手段也不再是局限于临摹与写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表达,学生可以在一张画稿中体现多种的绘画表达方式,可以是部分写实部分写意,可以是部分线描部分明暗立体,也可以通过临摹与写生相结合创作,突破传统素描的工具、材料、技法等形式,拓宽素描的语言和规范,这样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更大,突出了学生的表现能力而不是刻画技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正如米开朗基罗所言,“艺术家用脑,而不是用手去画”。再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也不再局限于讲授与示范,而是更多地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进度或能力,针对性地给予训练。在人物绘画实践时,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针对五官中的一个部分进行深入描绘,其他的可以根据自己的联想拓展练习。最后,要重视对学生作业的点评,要改变传统素描教学价值观,摆脱传统素描的教学评价体系,从多角度、多层次肯定学生积极的一面,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设计之路。综上所述,石雕素描教学作为石雕工艺基础训练课程,我们批判性地继承传统素描,即“扬长”,还要融入现代设计的元素,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即“补短”。笔者通过系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能力、造型能力、创造意识普遍增强,达到了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云,刘升辉.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21(3).

[2]杨文.传承基础秉赋内涵:设计素描教学思考[J].甘肃教育报,2003,6(5):60.

[3]沈志明.从现代设计看设计素描[D].南平师专学校,2001.

叶东甫 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80329109@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