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隧道工程论文 > 建筑垃圾研究应用与发展探究

建筑垃圾研究应用与发展探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2-25 09:24:00人气:376

摘要: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建筑垃圾产量与日俱增,国内建筑垃圾的产量已经有每年30亿t左右,但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却并不高,建筑垃圾的巨大产量严重影响到我国环境治理。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对建筑垃圾的产量、分类及相关政策等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关研究进展。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相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垃圾;产量;发展状况;法律法规;资源化利用

0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却只有5%左右[1]。然而随着国内发展的不断加大,建筑垃圾的产量将不断增加。如此巨大的建筑垃圾产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的同时,还破坏了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会破坏水生生态[2]。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一些发达国家早已经将建筑垃圾视为非常丰富的资源,部分国家的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我国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的意识形成较晚而且不能形成普遍化的意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技术方法还不太成熟,一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市场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鼓励机制不够健全,这是我国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1建筑垃圾概述

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定义是指建筑施工、废旧建筑拆卸、房屋装修、道路建设、市政建设而产生的对建筑物本身无用的排出材料[3]。国外对与建筑垃圾的定义的大致相同,都是指的是建设、整改、拆除、扩建而形成的废弃物料[4]。比如德国将其定义为建造、拆除建筑物时出现的被污染的、较大的废物。日本将其定义为建筑物拆卸时产生的废弃物,并称其为副产物。各国对建筑垃圾的定义基本相同,不过在具体分类时有所差异。目前建筑垃圾产量主要根据建筑面积进行估算,建筑施工、装修、拆除面积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根据建筑行业数据,计算三部分建筑垃圾产生量以及总产生量[5]。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建筑垃圾的主要分为三类:施工垃圾、拆除垃圾、装饰垃圾,如表3所示[6]。在三种建筑垃圾中,而装饰垃圾中的不可回收垃圾因为其有毒有害物质比较多,资源化利用比较困难,一般用一些特殊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2建筑垃圾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建筑垃圾法律法规的制定,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要比国内制定的更加早,相对国内制定的一些法律法规要更加完善。部分发达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如表4所示[7]。经制定了相当齐全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非常详细地指明了建筑垃圾的承担方的责任和义务,使得德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非常高。韩国:韩国政府于2003年制定的《建筑废弃物再生促进法》,随后又制定了《建筑废弃物再利用要领》《再生骨料最大值数以及杂质含量限定》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政府和企业各方对建筑垃圾的责任,还对建筑垃圾处理的相关技术,设备,工艺,管理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使得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达到很高的水平。我国有关建筑垃圾处理、管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起步较晚,大约在2000年左右,我国开始了对建筑垃圾经行了相关的立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行政法规比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等,具体法律法规如表5所示。除了这一些基本法外,各个城市还有一些地方性法规条例[8]。美国:美国于1915年开始对建筑垃圾的处理进行研究利用,是最早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国家,经历半个世纪,形成了一套完整、全面、有效的法律体系,使得美国国内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几乎达到100%。日本:垃圾回收在日本已经经历了近百年,早在1900年日本出台了《污物扫除法》,日本就开始了垃圾回收的道路,经历了近百年,现在日本已经形成了非常详细的垃圾回收处理法律体系。这些法律法规构建起了一张非常详细的垃圾回收网络,使得日本的回收利用率接近100%。德国:德国在欧洲算是最早开始进行垃圾回收的国家,由于二战后德国的城市变得破败不堪,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因此早早开始了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治理,时至今日已经制定了相当齐全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非常详细地指明了建筑垃圾的承担方的责任和义务,使得德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非常高。韩国:韩国政府于2003年制定的《建筑废弃物再生促进法》,随后又制定了《建筑废弃物再利用要领》《再生骨料最大值数以及杂质含量限定》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政府和企业各方对建筑垃圾的责任,还对建筑垃圾处理的相关技术,设备,工艺,管理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使得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达到很高的水平。我国有关建筑垃圾处理、管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起步较晚,大约在2000年左右,我国开始了对建筑垃圾经行了相关的立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行政法规比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等,具体法律法规如表5所示。除了这一些基本法外,各个城市还有一些地方性法规条例[8]。虽然目前国内已经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但大多数法律法规对垃圾的回收处理较为模糊,不能形成一套系统的垃圾回收体系。同时这些法律法规可执行性较差,垃圾回收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因此国内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发展道路还要逐渐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从源头上对建筑垃圾以及城市垃圾进行监管。

3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

世界人口持续增加,建筑面积持续增大,建筑垃圾也将不断增加,积累的建筑垃圾不断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环境,生存空间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寻找解决建筑垃圾累增的问题,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已经开始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许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同样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建筑垃圾问题,然而我们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起步晚,因此了解国外于国内目前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可以是我们寻找到我国未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中国之路。德国在2010年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已经超越85%,在2011年达到94.8%,2012年达到95.5%[9]。达到如此高的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率,德国采取了许多资源化利用方法,同时推广相关产品,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有数据显示,在2002年德国已经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厂2000多座,每年可以生产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占总建筑材料的10.6%。日本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上也有着显著的成效,如东京的建筑垃圾再生率达到了56%左右[10]。日本处理建筑垃圾的基本思路就是从源头减少垃圾,比如混凝土就地再生利用等。美国很早就开始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一些公司采用一些微波技术可以将沥青公路100%回收利用,并且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制定了相关的准则,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产业化。提倡零排放。我国建筑垃圾的产量巨大,据估计其产量为35亿t左右,但利用率不到10%,根据国家十八大的规划目标,再2020年将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13%[11]。目前中国再建筑垃圾处理的相关技术上大多于国外方法相同,如制作建筑垃圾再生砌体构件、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等。上海虹口区一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成功将建筑垃圾再生为衍生燃料,其资源化利用率超过一些发达国家。表6为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率情况[12-13]。虽然我国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进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国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完整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仍待建立。

4建筑垃圾研究趋势

目前全球建筑垃圾的产量是十分巨大的,约占全球废物垃圾总量的35%[14]。建筑垃圾一旦随意堆放,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危害生态环境,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建筑垃圾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通过在WebofSci⁃ence(见图1)上对建筑垃圾相关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发现从2000年以来,相关论文数量不断增加。这表明建筑垃圾正在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WebofScience历年论文数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管理也更加智能化。许多研究人员开始结合BIM、RFID、GIS、大数据等新技术,探索建筑垃圾管理和利用的新方法。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一些公司也积及探索建筑垃圾处理的新方法、新技术,提高建筑垃圾利用效率及利用价值。5总结1)建筑垃圾主要是由施工垃圾、装修垃圾、拆卸垃圾组成,我国建筑垃圾的年产量约为50亿t,目前累计已有200亿t左右,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只有5%左右。2)我国目前对建筑垃圾已经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对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的相关责任承担还没有明确的规定,责任主体不明确。3)通过检索相关论文可以发现建筑垃圾关注度正逐年提升。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建筑垃圾的管理和利用技术趋向于智能化,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不断提升。

高强 李翰弘 孙飞 沈奇 黄钰程 江苏建院营造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