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创新教育论文 > 基于传统文化的高校创新教育研究

基于传统文化的高校创新教育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6-15 16:40:00人气:408

[摘要]在高校实施创新教育是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的因素,如“学、思、行”一体的求知探索,“大疑大悟”的质疑精神、“家国天下”的宏观视野、“和而不同”的创新思想。另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和能力、不受利益驱使的坚定性方面也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校创新教育;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型人才已然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实施创新教育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中所承担的角色和职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许多研究者将目光投向西方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学习和引进西方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也有部分学者将目光投向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借助国外培养模式,更要借助本土传统文化。只有立足传统文化,创新才能更加具有活力,才更能焕发出永久的生命力。

一、高校创新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创新教育就是不拘一格地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在高校中营造创新氛围,提高高校学习者创新意识,强化知识积累,增加实践培训,突出能力培养,使其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强化创新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早在1998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就已提出“创新教育”的理念,并开展相关研究与实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注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创新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创新型人才在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表现突出,具体而言有以下特质:专业的知识结构;自由的思想和批判的精神;宏观的视野;积极的人生价值和崇高的献身热情,而这些特质都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实践,逐渐创造和积累了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它凝聚了无数先哲们的智慧和思想,铸造了中国民族伟大的精神,它不仅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而且也对中国周边及世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传统并不意味着守旧僵化,传统文化更是一个国家、民族思想的基石,其厚重是智慧的积淀,对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启迪[1],在中国周边这些国家中,如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等等国家无不受到中华文化深刻的影响。即便在西方国家中也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尊重。莱布尼茨羡慕《易经》的“天行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自我实现”者的精神状态称为“道家式”的;启蒙运动的领袖、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伏尔泰用中国的历史编年批评欧洲的基督教编年,用儒家的自然主义批评欧洲的中世纪神学[2]。当然中华传统文化也有着自身的不足,它也制约着中国的发展。如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就提出“中国有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何没有开出近代科学之花?”的难题,同样,中国著名学者钱学森也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很多学者也因而有着深深的文化自卑感。于是他们将其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为而治”、“中庸之道”、“述而不作”等思想,认为这些思想阻碍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事实上,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同于西方的方式和道路,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文智慧,倡导良性发展。其中许多思想不仅对古代,而且对现代创新教育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创新教育的启示

创新型人才应当具有专业的知识结构,勤于钻研的探索毅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还要有乐于投入的充沛情感,而这些都能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思想根源,可以有效地融入高校创新教育之中。

(一)“学、思、行”的求知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并不和科学精神相对立,“尊德性,道问学”,问学就是求知。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视“求知”的科学精神,不然无法回答在整个农业文明时期中国在自然科学上对人类的巨大贡献[2]。“至圣先师”孔子在教学上的光辉成就以及他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他深受弟子及后人的敬仰。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学思并重”“温故知新”。传统应试教育重学轻思,而创新教育重思厚行,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思是理性活动,学既指知识学习,也指实践学习,“学、思”不可偏颇,“吾尝终日不复,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因此,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十分危险。明末清初思想家和史学家黄宗羲也认为,学习要深思穷源,“深湛之思,贯串三学”(《南雷文约》卷四)。清代教育家王夫之提倡“学思相资”、“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四书正义》卷六)[1]。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在学习方法上,荀子特别强调“学、思、行”的结合。在他看来,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行是学的目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创新教育重视带着思考和实践的求知,也重视求知过程中的坚持不懈。荀子认为学习要锲而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韩愈也认为求知不仅要勤于思考,“手批目视,口诵其言,心惟其义”。也要勤学博读。“读书勤及有,不勤腹空虚”(《韩昌黎集》卷六)韩愈本人也是一生勤学,“平民虽寝食未尝去书,怠以为枕,食以怡口”(皇甫提:《韩文公墓铭》)。

(二)“大疑大悟”的质疑精神

提倡创新教育首先要肯定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荀子就曾在《荀子•劝学》讲到:“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也就是说,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有被认知的可能。所以,荀子强调人类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认识书本知识和客观真理。众所周知,墨子是古代诸子中极具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他是名出色的工匠,创造过多种兵器。他创立的墨家学派,重视科技教育和生产劳动,他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科技教育的首创者。墨子及其弟子所著的《墨经》包括了许多力学、光学、几何学、军事学等内容。墨子还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察类”“明故”,即分辨是非和探求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能力,以便能“以往知来”、“以见知隐”,从而对未来做出准确的科学预测,以减少盲目性。墨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对现代创新教育也有着非常大的启示作用[1]。创新教育要发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如孟子所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不过,东汉哲学家王充是历史上最有批判精神的教育家。他不仅对孔孟、道、墨及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提出批评。他认为,教育要培养的人才应当是不仅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而且懂“治道政务”的“鸿儒”,是不应受前任思想束缚、有创新精神的君子。王充还主张“距师”“问难”,反对“信师是古”。王充批评儒家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问难。”(《论衡•问孔篇》)王充这种敢于打破旧传统束缚,坚持真理的“异端”精神,无疑是对当时僵化保守的学术风气和教育制度的勇敢挑战。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则更坚信地认为没有怀疑就没有创新:“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南雷文约》卷二)。创新教育应当注重个性的培养,以人为本,重视个人的独到见解。南宋初年著名的理学家胡宏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出自己独到见解的过程,所以,他非常强调学习要有创造性。“读书一切事,须是有见处,方可。不然,汩没终身,永无超越之期矣”(《五峰集》卷二),这是说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就不能超越前人。

(三)“家国天下”的宏观视野

创新教育不仅提升学生的创造力,而且更应当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培养一种为人类发展的献身精神,具有大格局意识和宏观视野,创新的热情才将持续不断。中华民族有着宏观的视野、开放的文化,中国人常把民族观念消融在人类观念里,也常把国家观念消融在天下或世界的观念里。他们只把民族和国家当作一个文化机体,并不存在有狭义的民族观念与狭义的国家观[3]。中国古代的“家国天下”是打破了狭隘的观念,有一种为天下万民的境界。而一个人一旦树立了为人类进步和发展献身的精神,他将有了崇高的目标和不竭的动力。《周易》记载,“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也就是说,圣贤之人要向天学习有进取之心而能俯瞰万物,要向地学习有包容之心而能容纳万物,要做事光明磊落,比日月之明,而且要以生态的广角看待自然与自身的生产活动,按照自然的要求展开人类的活动,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终极目的。孔子说:“钓而不纲,戈不射宿”。(《论语•述而》)这是一种对自然生命的博大情怀。北宋理学家张载说:“民,吾胞也;物,吾与也”,他将民众视为自己的同胞、万物视为自己的朋友,其中蕴含着一种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和精神追求。人与一切自然生命相连,这是基于一种天人合一的伟大自然主义。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理想的追求,也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修养维度。在天人合一中陶冶情操,在人与自然、天地的相融中,走出个人小我的狭小天地,在自然的大我中获得精神的升华[2]。高校创新教育,应该培养高校学生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具有为人类事业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境界将有助于他们发挥更大的潜能和创造能力。

(四)“和而不同”的创新思想

高校创新教育的要旨在“新”字,要有新思路、新突破、新成果,拒绝“批量生产”式的普及教育,体现学生个性差异,突出“以人为本”,使每位学生在创新之路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有所建树。孔子早就论及到这个问题,他提倡“因材施教”、“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实际上揭示了在学术论辩及创新中,君子要汲取别人的有益思想,纠正自己的不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目的都是为了论证“治道”。“周秦之际,士之治方术者多矣,百家之学,众技异说,各有所出,皆有所长,时有所用。”(《吕氏春秋》序)在追求共同目标的情况下,有着不同派别、不同思想、不同内容。容纳不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就是在各种思想和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中发展,兼容并包,才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才能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和而不同的思想为当前创新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三、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

当前,我国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大学教育越来越走向大众化、普及性教育,专业建设更侧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未朝着纵深方向发展,理论与实践严重脱钩。在高校中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增加学生实践,并且培养学生学术探讨与创新实践的坚定信念,使其不受其他利益驱使。实践是创新的出发点,也是创新的落脚点。基督教和佛教都追寻现实人生之外的世界,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如何在世界中开展生活与生产实践。天地人三才中,人为核心;“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学说将重点放在人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儒家主张在我们生存的世界来安顿人生,来表现人生的价值[4]。创新教育培养学生敢于突破的精神,在这一条孤独的路上将有许多挫折和困顿,而应对这些就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毅力,以及不受外界利益诱惑的纯洁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目标正是在于追求一个充满“浩然正气”的刚健有为的人生;道家则提倡一种纯朴、不争的和谐人生,而墨子则认为意志力是做事成功的关键,以墨子的话就是“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非乐(上)》)[5]。因此,从事创新实践的学习者要及早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和不为外界物质利益所动摇的坚定性。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中国政府把创新发展提高到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摆到了中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已然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2016年4月7日,教育部首次《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报告称,2015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达到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涌向社会,要形成创新型社会就必须重视高校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开辟新天地”的精神,让学生敢于做先行者,开天下万物之先河,这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无畏。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的要素,如重视知识求索、质疑精神、宏观的视野和敢于不同的创新思想。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首先是对自己文化的自信、自觉。一个民族的崛起首先是精神的崛起,一个国家的强大首先是文化的强大。坚信自己的价值,包容与理解其他文化,这才是一个健康的文化心态[2]。

参考文献:

[1]张小荣,雷根虎,易宏军.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127-159.

[2]张西平.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47-93.

[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121.

[5]钟雷.老子庄子大学中庸尚书墨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671.

作者:曹利娟 李树锋 单位:安阳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