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科技论文 > 小议生态道德教育的实现路径

小议生态道德教育的实现路径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5-10 14:57:00人气:346

生态道德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先天赋予的生态意识是粗浅的,所以必须通过后天教育才能使生态道德的内涵得到深刻的认识,必须通过教育活动的观念影响才能使生态道德规范得以体悟。而生态道德教育就是根据生态道德原则和生态道德规范,通过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以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并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养成尊重环境和保护环境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能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生态和谐共生以及可持续发展之目的的一种道德教育[3]。

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生态道德教育对21世纪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正如《21世纪议程》所指出的“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生态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生态意识和道德意识以及培养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与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4]。(一)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物质需求的无限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物灭绝等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从本质上说,生态危机是人类错误的价值观所造成的。因此,人类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首先就需要对全人类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即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改变人类以往错误的生态道德观,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使人们发自内心地去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并自觉地承担起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责任。(二)生态道德教育是培养生态公民的重大举措。生态公民是指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并能积极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公民。生态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公民的培养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和运转的前提。生态公民具有4个显著特征,即环境人权意识、良好美德和责任意识、世界主义理念以及生态意识[5]。生态道德教育是公民形成生态认知和生态情感、培养生态理性和生态意志、养成生态行为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培养和塑造生态公民的关键。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理性的生态公民,可以为构建生态文明和生态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三)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生态文明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人类发展史上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涵盖了生态道德建设,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精神依托和思想源泉。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的实践活动。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以往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所持的错误观念和态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牢固的道德支撑,进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四)生态道德教育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简单地说,生态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态和谐社会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生态素质和修养。而生态道德教育是提高公民生态素质和修养的前提条件,是推动生态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可见,生态和谐社会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存在载体;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目前已基本形成共识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态善恶观。善与恶是衡量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尺度。生态善恶观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是整个生物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具有其不可忽视的内在价值。人们如果能够尊重和热爱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是“善”;反之,就是“恶”。正如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阿尔贝特•史怀泽所指出的“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以发展的生命实现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6]。(二)生态平等观。平等作为一种道德范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追求,是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也是分配权利和义务时所必须遵循的价值尺度。生态平等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应该尊重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生命,即尊重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因此,生态平等观要求人类决不能将自己摆放在其他生物之上,更不能只顾自己的需要而不顾其他生命的存在。(三)生态正义观。正义作为一种道德范畴,是指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群及阶层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其体现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从某种意义上讲,正义就是善。生态正义观就是个人和社会集团的行为原则要符合生态系统平衡的原理、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符合全球意识和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符合“只有一个地球”的世界生态共同利益[7]。生态正义观要求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四)生态义务观。与权利相对,义务是指人们在政治和法律上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使命。人类之所以要承担生态义务,是因为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无时无刻都在与自然界和其他生物发生着关联。生态义务观认为,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人类应该履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义务。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

生态道德教育要取得成效、获得成功,就必须在明确生态道德教育基本内容的同时,大力付诸实践。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主要包括以下4个基本环节。(一)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认知是指对人与自然的交往实践而产生的道德关系及其原则、规范、理论的观念性等的把握活动[8]。生态道德认知教育,主要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生态知识和生态意识的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明确善恶标准,进而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能力。在生态道德认知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在学量的生态道德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感知和体悟,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形成尊重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生态道德观念,并积极主动地将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生态道德情感和信念。(二)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生态道德认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和内心情感,也可以被认为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感恩和依恋之情。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是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生态道德认知环节可以唤起人们的生态良知,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而生态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稳定的力量,能够积极地推动人们生态道德信念的产生和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很难想象,在没有对生态的热爱、尊敬和赞美等情感的情况下,人类与生态之间能够形成一种道德关系。因此,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是生态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有利于营造人人热爱自然的社会氛围。(三)生态道德意志。生态道德意志就是人们在履行生态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地规范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并努力把热爱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转变为具体的环境保护实践。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环境伦理学家彼特.S.温茨所指出的“为保护物种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而做出转变的意志中,一个必要的部分就是对自然本身的爱与尊重”[9]。生态道德意志教育使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升华到人们内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同时又引导着人们生态道德行为的方向,是生态道德认知和生态道德情感转化为生态道德行为的中间阶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主动地磨练自己的生态道德意志,可以提升自己的生态道德品格和信仰。只有当某种信念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稳固,这种强烈的信念才会成为调节生态行为并使其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10]。(四)生态道德行为。生态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生态道德观念的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生态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也就是说,生态道德行为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而进行的具体的实践活动,是生态道德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意识活动的外在表现。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人们积极参加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只有亲自参加环保活动,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和感受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精神,才能完成生态道德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并在生态保护的实践中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因此,生态道德教育应该引导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注重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节约资源和能源,追随绿色时尚,改变不环保的生活方式,建立绿色消费的观念和行动指南。总之,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就是通过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认知,陶冶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锻炼人们的生态道德意志,使人们养成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是在一个既定的自然图谱中循序渐进展开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复杂的实践过程中,“知”“情”“意”“行”4个环节缺一不可,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统一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明确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之外,还要寻找到适当的实践路径。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是指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方法或传播途径,是保证生态道德教育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一)家庭―――生态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是一个人的启蒙地。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课堂,是生态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正如苏联生态伦理学者佩德里茨金指出的“小时候没养成对自然界道德态度的人,长大后成为生产者时对他进行的为时已晚的职业道德培养的诸多努力已是无济于事了”[11]。生态道德的家庭教育并不是要求父母对孩子进行生态道德的说教,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孩子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因此,生态道德的家庭教育首先应该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生态意识和生态品格。例如,要求孩子在吃饭时不浪费一粒粮食;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自觉节水、节能和节电,培养他们适度的和绿色的消费观。(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学校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对学生的生态理念和实践起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学校既是自然生态的民间世俗教会,又是生态社会的人文精神文化中心;既是年轻人向年长者学习生态知识和自然人格的“象牙塔”,又是保持生态文化品性与生态教育理念的思想前沿地带;也是充满生态活力、生态热情和生态理性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乐园。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增开有关生态道德和生态伦理的课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建立生态道德评价体系和考核指标等措施,促进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传播生态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和信念,推动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三)社会―――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场所。社会是公民教育的大课堂,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场所。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社会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活动平台,且影响更为广泛,对整个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也就更大。因此,社会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场所,首先应该通过普及生态道德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树立全民族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而引导公民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其次,要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对公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例如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社会舆论传媒方式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生态道德理念和精神、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等。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环环相扣、持续运转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3个方面必须联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育人优势,共同做好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道德教育工作。正如苏联生态伦理学者佩德里茨金指出的“道德生态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厌其烦地改造意识。因此,在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里,在整个社会,进行生态道德的培养和教育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道德地对待自然界的规范一旦变成人的内在需要,它就会在解决生态问题中起到重要作用”[10]。

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措施

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措施是指为了保证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建立的外部支撑和支持。生态道德教育作为生态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与政治、经济、文化范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保障,才能使生态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使生态道德教育达到真正的目的和效果。(一)完善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法律制度。道德与法律是人类社会的两大行为规范,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支持。要搞好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保障机制。道德的约束是软约束,没有法律手段作后盾,道德的作用常常会由于缺乏必要的强制力量而显得软弱无力。生态道德对人的规范作用主要靠人的内在良知发挥作用,所以对社会生活中一些只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生态环境保护的企业和个人来说,单靠生态道德教育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如果对那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进行及时、有力的法律制裁,生态道德意识就难以在社会公众中确立,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社会努力也就会落空。因此,在坚持生态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强化相关的法律保障机制,将道德的软约束与法律的硬约束结合起来,从而使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12]。(二)加大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经济支持。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和物质基础作支撑。目前,导致我国生态道德教育开展不力的部分原因是相关的经费投入不足。因此,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加大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投入,使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获得基本的物质保障。首先,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筹措环保资金,对与生态环保相关的企业进行免税或给与信贷扶持,建立专项基金用于嘉奖对生态保护作出贡献的公民,以全力保障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除政府部门以外的其他机构和公民个体也应该重视在经济和物质方面对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给与支持。增加生态道德教育的经费投入虽然会在短期内增加政府、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支出,但是从长远来看,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收益将无限放大,所以生态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千秋事业[10],是值得我们投资的伟大事业。(三)加强国家主流核心文化的建设。文化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文化与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影响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而教育对文化具有促进作用。加强生态道德教育需要良好的社会文化底蕴作支撑。目前,我国的社会文化中存有令人遗憾的功利气息,使得教育也越来越走向商业化。因此,必须加强国家主流核心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公德和整个道德体系的建设,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伦理氛围。

总而言之,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公民的生态精神。生态精神的实质内涵就是:要有超越利润之外的生态精神,要有全心全意献身自然的品质,要有纯正的自然理智与环保勇气,要有自然的胸怀与对生态共同体的承诺,要有平等的意识与自我实现的精神,要有信心改变自然世界以达到更美好的生态境地,要保持开放与进步的生态潮流,要积极迎接新鲜事物的挑战并及时做出调整,要善于思索并养成生态问题意识,要具有自我反省与反思的自然能力与习惯,要能够倾听来自社会与人群的声音,要以沟通与传播永葆人与自然共处的幸福真理,要启迪“真、善、美”气质在人间的源远流长,要有宽容异己的自然包容心,要有对生态理想执著不渝的追求。因此,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是要确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教育内容体系以及选择使“自然之思”不误入歧途的生态教育路径。(本文作者:周国文、李霜霜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