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管理论文 > 教学管理创新探讨(7篇)

教学管理创新探讨(7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6-23 01:26:00人气:565

第一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体制创新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目前,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体制中存在着领导管理体制不全、教学运行体制不畅、教学基本建设滞后等问题,要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实效,理顺完善其教学管理体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和条件。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学实效;教学管理体制

1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形势与政策”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有其鲜明的特点:就课程开设面与开设时间来说,不同于高校其他任何一门课程,高校所有年级的学生都必须开设这门课,涉及的学生与开设的时间跨度堪称高校课程之最;就课程教学内容而言,变动性与时效性极强;就教学管理来说,涉及部门最多,等等。这些势必增大了课程教学管理的难度。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1领导管理体制不全

调查显示,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领导管理体制复杂,不少高校往往依据自身条件和情形,确立自身领导管理体制,多样性明显:有的高校采取的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机构(马克思主义学院)全权负责的领导管理机制;有的高校是由党委部门牵头负责;有的高校是由教务处牵头负责;有的高校由学生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等等。由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涉及空间范围广(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和时间跨度长(高校所有专业的整个学程),所以课程教学牵涉面极大,因此不健全的教学领导管理体制难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难以实现教学的预期目标。

1.2教学运行体制不畅

教学运行管理是学校组织实施教学最重要的管理。教学运行管理应重点关注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应将两方面有机统一起来。目前,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运行管理方面,存在执行不严的情形,主要表现在:有些高校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国家教育部门规定,高校课程体系中,“形势与政策”课在本科开设2学分,专科开设1学分,课时分布在各个年级。可实际情形是,在一些高校课时开设不足,而且有些高校往往在高年级就不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设定不严密,有的高校根本就没有编制课程统一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设定也有随意性的情况,往往是随着老师的兴趣走;有的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导致教学基层管理组织的缺失,课程建设滞后;教材建设薄弱,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的部颁教材,各校往往是由教师自己编写讲稿,缺乏科学合理性,难以保障教学实际需要;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繁重且周期较长,考核操作复杂,有些高校考核不严,教学考核中只让学生写一篇论文,由于缺乏严格监督,有些学生敷衍了事,上网下载复制粘贴,这样的考核难以客观全面检验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1.3教学基本建设滞后

在教学基本建设中,教学主体队伍建设和教学保障建设是其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涵盖学科众多、变动性大,这给“形势与政策”教师的业务素养和综合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基本由两方面人员组成,一是专职教师队伍,这部分教师大都科班出身,专业背景与课程教学基本相符。另一部分是兼职人员,这部分人员学历背景和专业背景不一,水平也参差不齐。目前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准入和评价考核,缺乏严格统一的标准,导致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和专业化,尤其是一些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并不能完全适应教学需要;在教学保障建设方面,高校普遍缺乏“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基地,而实践教学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要途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基地的缺乏,会给“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组织形式往往是上大课,这就需要足够的大教室和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一些高校在这方面也投入不足,多媒体教学设备要么数量有限,要么质量不达标,这也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顺利进行造成不利影响。

2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路径

2.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无论是学校各级管理部门还是基层“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深刻认识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中的重要功能和价值,坚决摒弃“形势与政策”课可有可无的错误思想倾向。“形势与政策”课既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它在纯洁学生的思想、坚定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培养拓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各级管理部门和任课教师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认识上来,充分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高校必修课的重要性,认真对待这门必修课程,这是开好这门课程,提高其教学实效的思想认识基础。

2.2健全完善领导管理体制

根据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构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领导管理体制,形成由高校党委宣传部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牵头负责,教务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团委直接参与,高校各二级学院紧密配合的联动机制,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制定统一的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改变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一家负责的单一体制,因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实施涉及面太广,如果仅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一家单打独斗,定会势单力薄,难以协调各方的行动和克服来自方方面面的障碍,必定影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只有各负其责,多方协调联动,才能保障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顺利有效实施。

2.3强化教学运行管理

教学运行只有做到平稳有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主要途径。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最基本的管理活动。要严格落实教育部的规定,开足“形势与政策”的学分学时,并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将“形势与政策”课的学分学时合理分配到每一个学年;要组建“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健全“形势与政策”课程基层教学组织管理机构,教研室要组织教师编制“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克服无教学大纲教学的乱象;组织教师根据教育部每学期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结合实际,科学设置教育教学内容,编写“形势与政策”教材,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加强教法的改革和创新,注重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教法的运用。发挥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微信公众号、微课慕课等形式,开展网络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真正做到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考核方式,既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又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既可以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又可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要注重考试的全面性和全程性,每学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都要纳入考核体系,做到考核的客观、公正、全面;要加强教学的监督,“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一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纳入学校教学监管体系之中,无论是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或者实践教学,都要接受严格的教学监督。总之,要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纳入学校整个教学管理体系之中,做到各管理环节相互有机衔接,确保其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2.4完善教学基本建设

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程师资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历史、科技、外交、军事国防等众多领域,对任课教师要求很高。可实际情形是,有些教师尤其是有些兼职教师,由于其自身专业背景等原因,对授课内容的理解缺乏足够的广度和深度,即使按照统一的教案教学,也难以做到深入浅出,难以将问题讲深讲透,对学生来说并不解渴,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教学难免死气沉沉,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这直接导致学生对该课不感兴趣。要建立合理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师资队伍管理制度,提高进入“形势与政策”课程师资队伍的门槛,确保每位教师的学历和专业达到课程教学的要求。要建立“形势与政策”课程师资队伍培训制度,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要健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的评价考核机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要建立合理的教师工作薪酬制度,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的劳动获得合理的报酬,这些对稳定教师队伍无疑具有积极作用;要加强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组织形式的特殊性(往往是大班组织教学),所以,相应的大教室和多媒体设备要保证到位,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宋春梅,李彦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建设问题探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0-112.

[2]赵茜.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规范化的途径与方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3):85-86.

[3]孙锐,庄雷.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综合体系的构建[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8-20.

作者:石珉 单位: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篇:小学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管理路径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小学教学管理水平却没有显著改善。小学中普遍存在隐性问题。因此,小学教学管理者应借力现代信息技术,着力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合理安排实验课程,实现“教、学、做”三合一;完善图书管理理念,提高学校资源管理水平。

关键词:教学管理;创新管理;小学

一、小学教学管理的现实意义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小学教学管理水平却没有显著改善。小学中普遍存在隐性问题。因此,小学加强教学管理,可以从信息化教学、实验教学、图书馆管理三个层面着手进行。

(一)加强信息化教学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1.小学生注意力差,接受新知识能力比较差,学习新课程的进度也比较慢,课时矛盾非常突出。而加强教学管理,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提供了条件。例如,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式网络等方式,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知识面更广。学生在这些动感学习环境中,多种感觉器官并用,更容易领会和掌握教学内容。2.教师的优质课件可以共享,这样教师在制作课件方面,也可以节约时间。传统一节课靠一支粉笔在黑板上慢慢抄题后讲解板书占了很多时间,而这种资源共享式的教学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这样可以使老师从课堂的说教等工作量中解放出来,更有效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引导、启迪学生。

(二)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观察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兴趣被充分调动,从而有效集中注意力,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传统理论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实验教学克服了这一缺陷,将静态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像动画一样移动的实验过程,使实验过程可以灵活变化,可以灵活控制。

(三)加强图书馆管理,有益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由于小学生天生好动,对待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图书馆正是集聚各种丰富资源的宝库,等待学生去积极探索。小学的图书馆得到了学校和小学生的高度重视,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推动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小学的图书馆在潜移默化中也增强了小学生的文化意识,丰富了小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因此,要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推动图书馆管理的进步,开阔学生的心胸与视野。

二、探索小学教学管理之路

(一)借力现代信息技术,着力提高学校教学水平

当前教学管理实践中,小学普遍重视信息化管理,小学教学管理人员也会偏向将管理信息化的功能用得越多越好,却没有让其在管理上发挥最大的作用。教学管理不是以突出信息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地位为主,所以落脚点的选择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因此,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地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学生需要的相互匹配,实现管理的有效性、实时性,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从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同时,唯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重视学生的信息化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协作管理,为学生构建更加长效、更加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进而增强社会、家庭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合理安排实验课程,实现“教、学、做”三合一

学校在安排相应的实验课时,应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实验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特定的实验操作以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核心竞争力,实现“教、学、做”三合一。

(三)完善图书管理理念,提高学校资源管理水平

在进行图书管理时,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学情、培养目标,用“直接服务于培养目标,全面开阔学生视野”的理念来管理图书。根据认知的规律和学生发展的要求,遵循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读书。同时,图书馆信息服务应引入创新理念,积极开展变革与创新,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变化情况,将新知识、新书目、新理念等纳入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之中,增强图书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先进性,提高资源管理水平,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一条光明之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笔者作为小学教师,深入探究了小学教学管理的路径。唯有寻得剖析小学教学管理之路,才能抓住关键的节点,攻克管理中的难题,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欧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小学教学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5.

[2]杨帆.小学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陈建周.以生为本理念下小学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徐鸿雁 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第二小学)

第三篇:信息化环境下音乐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

【摘要】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对于教育教学功能性发挥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作用。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音乐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也开始呈现出新的内容和特征。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将是有关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从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出发,并以此为基础,根据新时期音乐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创新的方向,提出了几点创新对策,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环境

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各项教学教研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基础与保障,同时也是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的环境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逐步与时代脱轨,教学管理应用的功能效应无法得到最佳发挥,管理成效显微。鉴于此,信息化环境下,音乐院校有必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管理工作对学校教学建设发展的推动作用,从学校的发展现状出发,进行教学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革新,使其焕发生机,以夯实学校教学教研基础保障,确保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得以稳定、向前发展。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概述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一种依托于现代化信息技术而衍生出来,有别于传统教学管理工作建设的新兴概念。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形成与发展无法脱离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与整个信息化发展体系是密切相连的。一般来说,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多元性、综合性和时效性等特征,而教学管理信息化则主要利用了计算机和网络对教学管理数据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和应用等处理,在此基础上,有关单位及职能部门再把处理后的结果提供给学校进行管理和决策。同时,教学管理信息化还可以融入到音乐院校整个管理系统中,而学校的各个下属部门可以从中获得相关的教学管理资料,从而及时、实时地处理各种传输数据,为学校的各项教育、教研活动提供相应的资料数据。

二、音乐院校实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管理,它是学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元素,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管理活动过程,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然而,学校在开展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时,缺乏相应的理念,往往会忽视引入符合学校实际的指标,缺乏用一些先进的方法开展教学管理活动。因循守旧的管理理念是进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主要瓶颈,有的对信息化管理仍旧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信息化管理就是采用计算机实行管理,无需任何的技术水平,更别说专业技能了。思想上的忽视给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良性运转及日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隐患。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确保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基础与保障,同时也是有关人员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依据。尽管这些年来各大高校都加大了对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并建立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管理制度,然而这些制度偏重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实际相脱离,缺乏实效性,制度建设流于形式,毫无约束力。欠缺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无章可循,工作水平也以此停滞不前。

(三)欠缺系统的管理规划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管理项目,它不仅涉及到各项与教育教学相关的问题,还贯穿于学校的教育发展建设全程。就当前的音乐院校教学管理实际来看,许多学校在开展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践过程中,缺乏时代认识,全局性意识不足,缺乏整体性管理规划。虽然说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下,音乐院校在教育教学的硬件上加大了投入力度,加快了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硬件设备建设。然而,由于学校缺乏系统、深入、全方面的研究与思考,使得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改革无法得到落实。如此兼顾不足的做法,导致整项工作无法全面发挥,教学管理工作处于被动、滞后发展状态,明显不利于教育教学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信息化环境下音乐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举措

(一)树立信息化理念,推进教学管理现代化

思想是行为的最大推动力,要想推动音乐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就必须要根据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指导性文件的要求,脱离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在实施教学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并以此为基点,实现教学管理工作与学校各项发展工作相融合。而在此过程中,作为负责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要认清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与此同时,相关负责人员还要对各项管理制度、细节了解透彻,立足实际,根据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岗位出发,从常规工作做起,逐步强化各项管理工作。当然,为满足信息经济时代对音乐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有关人员还应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不断实践与探索,以制定一套新的管理规则,实现教学管理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重视设施建设,建立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

音乐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专业音乐人才的重任。伴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音乐院校也开始引入现代化科技手段,组建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实现教育教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从音乐院校的教学管理角度出发,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借助数据库平台将所有的教育、教学数据统一管理,从而形成一个集成化的信息库。而这个庞大的信息库,完完整整地记载了音乐院校从建立到发展整个周期的教育教学信息数据。信息管理平台自动化生成的报表,使教学管理人员得以脱离日常繁重工作的禁锢,大大提升管理效率。此外,相关负责人员还可以把音乐院校教学管理的核心资源建设作为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核心,把核心数据资进行数字化加工,建立重点专题数据库,人员信息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建、共享。

(三)完善监督评价体系,规范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与实施的环境背景下,音乐院校应立足自身实际,健全相应的制度体系,并对各人员的职能、权限等作出明确规定,对每个活动事项都能够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选用适当的制度、依据,进行科学判断,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料泄露。其次,学校还可以深入持久地组织信息化管理技能的学习宣传活动,构筑一个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管理体系,使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能够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做到归档有范围、立卷有标准、保密有条例,确保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除此以外,音乐院校还应加强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工作任务,确保教学管理工作能够高质高效完成,让学校的教学管理在这场变革中走得更快更远。

(四)强化教学管理建设,构建总体信息化规划

在信息化时代的推动作用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速度极为迅猛。音乐院校要想实现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进行教育教学高效管理这一目的,就必须跟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进行全面的升级与完善,构建一个能够良好运作的总体性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强化教学管理建设。为此,音乐院校应针对当前教学管理系统不健全、缺少监管机制等问题,构建总体的信息化规划。首先,学校可以制定好一个固定性的周期,并在周期内核查和分析教学管理资料、数据,而核查的标准应依照高等教育管理有关规定,以确保数据、资料符合要求和标准。与此同时,学校在构建信息化建设规划时,还应结合音乐院校自身的属性,打造一个安全化的网络管理环境,并对其所应用的网络安全性予以高度关注,通过安全软件、防御措施的构建让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予以完善,以逐步实现信息化高效管理。

(五)运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教学管理新系统

音乐院校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自身必须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此外,学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还应采用数字模型式的管理,把仿真、优化结合起来,为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管理行为提供相应的信息。那么,根据音乐院校教学管理部门的性质和任务,学校如何将管理系统进行功能划分,并把这些划分出来的系统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以便更好地开展各项教学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务必要使信息化技术贯穿到整个教学管理活动中,使之成为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如此一来,相关人员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之力,构建科技化、智能化的技术操作平台,进而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建设。此外,音乐院校还要加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力度。而在建设的过程中,应以现代化教学管理思想为指导,对学校各专业课程的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教学条件信息、教学档案信息等教学信息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做好教学信息的收集以及教学管理软件的开发。

(六)建设高素质的教学管理团队

音乐院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且细致的工程活动,要想切切实实把这项工作做好,就必须要加强人员素质建设,深化能力培训,努力塑造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团队。首先,管理人员自身要做到“二心”,即虚心和用心。首先是虚心学习业务。对于一些不懂的业务和问题要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不要不懂装懂;在信息化技术深入推进的当前背景下,教学管理人员还需不断加强学习,补充自身的知识储备,用科学理论知识来武装头脑,以满足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二是用心对待工作。各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颗上进的心,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守工作岗位,不断对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做到与时俱进的创新。除此以外,在教学管理团队内要积极竞争,做好教学管理者个人考核,促进教学管理水平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教学管理建设,推进教学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不仅是信息化环境下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准的重要渠道。作为负责音乐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关人员,应要积极接受创新的教学管理思想,结合学校实际,立足当前所存在的问题,运用创新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从而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促进音乐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小琴.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3年24期

[2]常静.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对策[J];考试周刊;2009年40期

[3]冒永杰.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李红玫,张素芬,刘燕娟.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02期

[5]刘桂礼,王贺,万咏梅.教学管理信息化在实践中的应用[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作者:涂强 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第四篇:专科院校教育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摘要]专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国家输送大批的人才。与本科院校相比,专科院校在进行教育管理的时候,应当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体现出专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开展教学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发展过程中,专科院校的教育管理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势在必行。所以将从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改革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专科院校;教育管理;创新途径;探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专科院校的教育管理改革和创新已迫在眉睫,只有进行改革,运用科学的教学管理手段,为学生打造出适合他们学习的平台,他们才能更好地学习,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用性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专科院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管理模式较为单一

教育管理模式单一,几乎是所有专科院校的通病。在我国的教学管理中,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对于学生的管理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的,学生在入学之后,被分配在固定的班级里,班级里的人固定不变,教师基本上也没有较大的变动,即使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上更为自由了,本质上教学管理还是采取的这种模式。而这种教育管理模式虽然使得教师的教学管理更加轻松,但是学生除了与本班同学交流以外,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信息较为闭塞,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的管理较为被动

学生进入专科院校之后基本上已经成年了,他们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都有更多的自主空间,教师对学生的管理相较于初高中来说,要松懈了许多。在大部分教师看来,学生已经足够独立,不需要过多的约束,因此在管理学生的时候不是十分积极,除了督促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以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比较小。这种管理模式虽然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但是专科院校的部分学生自制力比较差,由于教师管理上的松懈,许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找不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缺乏热情,导致三年下来自己学到的知识十分有限,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三)教育管理理念陈旧

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教师的管理模式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部分专科院校的教师和领导由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与社会的联系比较少,使得他们很多时候并没有意识到社会的变化,容易产生一种夜郎自大的心态,认为自己的管理方法已经足够先进了,不需要做什么改变。学校教师的这种心态,使得他们的许多教育管理方法和理念跟不上时展的潮流,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

二、专科院校教育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一)树立新的教育管理理念

教育管理理念,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科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专科院校是以技术教学为主的院校,主要是为了给社会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教学时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基于这样的原因,在进行教育管理创新的时候,专科院校必须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学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因材施教,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做到尊重学生,将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地解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遇到的问题,创新管理模式,尝试多种管理模式。

(二)帮助学生树立自主管理的意识

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与过去的初高中学习相比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对学生的约束力变小,学生学习更加自由了。不少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可能一时之间还不太适应这种变化,有的学生难免会有些放纵自己,安于享乐,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创新教育管理方法的时候,除了要从学校方面入手,学生的自主管理也不能忽视,在进行教育管理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地使学生认识到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在进校之初就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并努力地朝着这个目标迈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紧跟时展步伐

专科院校教学发展的目的就是帮助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性人才。因此,在进行教育管理创新的时候,也应当考虑到时展的需要,了解当前时代对人才的需要有哪些特殊的要求,并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管理方式,使得学生在将来走出学校大门走上社会之后,能够更好地适应时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总之,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教学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在专科院校的教育管理中,只有紧跟时展的步伐,做好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实用性人才,教学才能更好地发展,而当前专业院校的教育管理创新,只是刚刚出发而已,在未来他们可能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创新,改革自己的教育管理模式,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璋元.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之创新途径浅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24).

[2]熊艳华,喻林平.高职院校如何拓展多元育人创新途径[J].科技资讯,2007(35).

[3]李婷婷.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创新途径[J].吕梁学院学报,2011(3).

作者:喻晓平 单位: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五篇:高职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策略研讨

[摘要]信息化的发展给各行各业的管理模式创新带来了新契机,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高职教育管理也不例外,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时间,提高管理效率。针对高职教育管理目前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信息化的解决手段,对优化高职教育资源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高职;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信息化的发展为教育行业的变革带来机遇,在21世纪,谁掌握信息资源谁就能获得制胜的法宝。今年以来,高职教育以其为社会培养专业化应用型人才的优势在教育行业占据一席之地,但是随着信息化的席卷而来,高职教育管理模式面临新一轮的挑战,问题重重,如何把握机遇,迎难而上成为高职院校管理发展创新的关键。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领导层对信息化不够重视

虽然信息化已经被各行各业广泛运用,但是由于科技水平较高,在有些偏远的地域的院校,院校的领导者受到思想观念的限制,意识不到信息化的便捷性,在管理上仍然以原始的人工管理为主,最终导致招生规模不断缩小,缺乏竞争优势。还有的院校难以接受新旧管理模式更替的长期性,不愿意花费精力去适应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资源分布不均匀

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还是以应试为主,在信息化改革的过程中以此为重点,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硬件设备的购置和更新,以为信息化的就是体现在教学设备或者计算机方面,理解出现偏差,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方面的作用,例如,对信息化数据库的更新等。

(三)信息化资源质量存在问题

很多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在搜集整理信息化资源的过程中重视教学部门的信息,忽视后勤部门的相关内容,导致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的不完整,缺乏整体性,质量不高。同时,很多高职院校急功近利,在购买相关的系统时,没有向专业的管理人员询问意见,为问题的出现埋下隐患。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一)提高重视程度

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要首先接受信息化的到来,提高信息化资源的利用程度,转变观念,意识到信息化给各行各业带来的便利。其次还要想高职院校的师生宣传信息化资源的优越条件。同时,高职院校的师生也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管理者要将信息化利用投入到实践中,运用信息化武装管理模式。

(二)提高资源合理配置

信息化的资源投入利用并不仅仅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设备的,更重要的是软件资源系统的投入,高校管理者应该兼顾硬件和软件,建立信息化数据库,将学生及教师需要的信息纳入数据库中,便于师生或者各个部门共享资源,在需要时随时提取。提高信息化资源的整合效果,加强了不同部门和学科的联系,建立了完善的信息链资源。管理者要各部门的信息化资源情况在教学和后勤不同部门配置不同的信息化资源,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合理优化信息资源。

(三)用信息技术武装管理模式

信息化的要求之一就是管理者要加强对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因此,高职院校要定期对管理者培训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的知识,管理者自己也要加强学习。然后,运用教育管理应用软件管理学生资源、排课、选课、安排考试等内容,改变传统只是使用办公软件的手段,相应的管理软件能够提高管理的自动化,节省时间,便于保存、记录及查询,同时,教育软件还能实现多个用户使用的权限限制,便于不同院系之间的实现两级管理模式。

(四)加强监管力度

高职院校的管理部门应该聘请专业的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从最初的信息资源的采集到最后的实践及监督都要实时监控,确保信息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要根据高职院校的需求采购,重视采购资源的性能。在安装完购买的产品后要对使用者进行相应的培训,避免因使用不当造成的破坏,遇到问题要邀请供货厂商的专业人员进行解决,让高职院校的师生及管理者适应信息化资源,实现各部门之间的联网,资源共享、互相监督。

三、结语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面临创新新局面,只有借助信息化手段才能提高教育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虽然,这一过程长期而复杂,很多高职院校对信息化认识程度不够,信息化资源优化配置及质量方面存在问题,但是高职院校也要做好准备迎接这一挑战,加强信息化的宣传,提高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用先进的信息化知识武装他们。

参考文献:

[1]高启明.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6-8.

[2]邓惠昭.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建设与管理的问题与建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2):11-15.

[3]张学军.加强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J].教育信息化,2003(11):23-25.

[4]王史春.谈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几点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4(23):87-89.

[5]赖满.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管理观察,2015(22):585-586.

作者:李潇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第六篇: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自主创新发展模式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现今教育部门和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药教育的重视,在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中,要设计完善的教学管理自主创新模式,有效保障高校中医药教育可以良好发展,并对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概念、机制、制度以及自主发展模式进行有效创新,保障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自主创新发展模式可以正常运行,有效推动我国高校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对现今高校中医药教育管理发展模式理念进行创新,并对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自主创新发展模式进行创新,保障高校可以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自主创新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所以现今我国比较重视高校中医药教育的整体模式是否符合相应标准[1],高校中医药教育的教学模式一定要符合现今时代要求,对教学理念、制度和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有效提高高校中医药教学整体水平,并有效提高整体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这样可以良好推动我国高校健康稳定的发展。

1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要对中医药教育教学理念发展模式的观念进行创新

现今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校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发展模式的观念一定要与现今社会发展需求相符,所以高校要将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发展模式的观念进行创新,有效保障高校中医药教育能够有效实施,提高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在高校中医药教育中,不仅要发展中医药科学内容、传递中医药教学文化和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服务于社会,也要加强结合中医药教育整体功能和中医药学术功能,并且也要保障自主发展模式创新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统一与协调,有效为社会培养高效率、强专业的综合型人才。高校中医药教育不仅要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也要对社会的发展方向进行适应,有效作用于社会,推动社会发展,所以高校在进行中医药教育时,要对教学管理发展模式观念进行创新,保障高校中医药教育理念能够顺应社会。

2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自主创新模式改革中主要表现

高校要对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自主创新发展模式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有效将其进行良好的创新,对于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自主创新模式改革中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要加强其原创性原则,有效对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进行创新,并有效发明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技术,保障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有效运行。其次,有效对创新内容进行整合,有效将不同的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技术进行结合,设计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发挥其本质作用。最后,将国外先进技术引入我国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中,有效吸取其精华,并根据我国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特点,进行再次创新,设计符合我国要求的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保障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良好发展。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对教学管理观念进行创新和改进,在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自主创新发展模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具有先进的、科学的管理观念,才能保障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效运行。在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进行创新中,要根据整体高校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设计,在有效的在教学中进行实施,有效在高校教学中推广开来,并将其实际意义和重要作用发挥出来,设计符合高校教育要求和社会用人要求的教育管理模式,为社会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人才[2]。

3对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发展模式管理机制进行创新,提高整体人才培养质量

决定高校中医药教学教学发展水平的关键部分是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高校要想保障中医药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激励高校中医药整体教学水平。很多注明的高校在发展中都是拥有良好的教学管理体系,保障高校稳定发展。

3.1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自主创新发展模式系统进行完善,建立明确的保障机制:

高校在制定教学管理体系时,要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并对中医药教育教学工作决策、工作执行、工作监控以及信息反馈等内容进行完善,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保障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良好实施。首先,高校要将教学工作决策系统进行完善,这就需要对高校管理人员和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建立健全的工作决策体系,才能保障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其次,对教学工作执行系统进行完善,保障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执行力度,并在高校中医药教学教学中有序进行管理工作,将管理工作实际作用发挥出来。再次,对教学工作监控系统进行完善,高校要在教学管理中建立明确的监控系统,有效激励和督促教学的教学工作,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最后,对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系统进行完善,可以保障在高校可以查找到相关内容,保障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3]。

3.2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

在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中,教学管理制度是非常稳定和规范的教学形式,为高校人才培养有效提供良好的教学制度,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良好进行。新型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首要目标就是将传统的管理制定进行改变,将先进、具有科学性的现代化管理制度融入现代教学中,有效保障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符合要求的专业性人才,提高高校教学整体质量。所以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并有效培养学生整合能力,让学生更好适应社会,更快融入社会。

4结束语

在高校中医药教育教学中,高校一定要正确认识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自主创新发展模式的理念,也有对创新模式改革的主要表现进行分析,明确其重要性,并将其重要作用良好发挥出来,有效保障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正常实施,提供高校中医药教学整体质量和效率,并有效发挥中医药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鸿毅,林勋,闫晓天,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继承与创新并重”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0,29(6):5-7.

[2]祖强,黄桂成,刘加彬,等.中医药院校实践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167-171.

[3]刘京丽,郝东明.新形势下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6):75-76.

作者:毕慧娟 王帅英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第七篇: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具体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速度也在不断提高,近些年来,教育管理内容成为各个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这是因为教学管理是高校教育体系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教学管理机制不仅可以保证高校教学工作正常进行,还可以有效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然而,目前高校教学管理内容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只有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对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内容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高校教学;教学管理;管理创新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众多高校之所以进行教学管理工作,是因为教学管理工作可以有效保障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并且能够起到规范的作用。当教师在进行任何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按照教书管理的要求开展,通过对教学任务的合理计划、对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使高校教学水平得到充分的提高。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一般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环节管理和计划管理,应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制定最为适宜的管理方案,以便更好地培养出科技型人才。

二、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意义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学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我国的教学发展已经达到大众化层次,即人人都能受到教育,教学已经在全国范围铺展开来。但是随着教学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高校逐渐开始扩大学生数量,学校的布局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便导致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无法得到充分应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才能有效避免隐患的产生,也可以确保学校文化建设按照预期计划执行。由此不难看出,有效开展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工作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相关人员缺乏创新意识

教学管理相关人员缺乏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管理内容过于陈旧,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还沿用传统的方法,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二,教学管理机制较为固定,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管理机制是只围绕教学计划、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无法对实际的教学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导致教师传授知识的效率过低。第三,教学机制无法有效展现出现阶段最前沿、科学含量最高的技术以及成果,久而久之,高校的教学课程与时代脱节,从而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所摒弃。

(二)教学管理观念过于陈旧

现阶段,我国教学管理工作已经步入大众化层次,各个高校也正在向着大众化教育迈进,教学管理期间的师资力量变得更加庞大,所使用的设备仪器变得更加先进,然而管理观念却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按照传统教学要求进行管理工作,这样不仅会降低教师的教学水平,还会对学生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高校管理者对教学管理不重视造成的,许多院校只考虑现阶段的利益情况,不具备长远眼光,对高校长期的教学管理考虑次数少之又少。

四、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对策

(一)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是为了最大限度消除不合理的因素,让教学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工作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管理思想之上,依据科学理论,并结合先进技术开展。在完善教学管理体系过程中,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发展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管理机制得到完善,执行效果最为突出。

(二)对高校教学管理观念进行创新

传统的高校管理观念固然正确,只不过在当今变化如此迅猛的社会当中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对学校的发展起不到推动作用,对学生的培养也起不到促进作用,所以对高校教学管理观念进行创新是势在必行的。在创新管理观念期间一定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了解教学的本质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在高校教学管理观念创新阶段,要掌握我国教育的基本规律,哪种教学理念适合在本地发展,哪种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在此基础上充分汲取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有选择性地应用在我国教育事业当中,相信随着政府、高校的不断重视,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工作一定会取得丰厚的成果。总之,我国高校开展教学管理创新工作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目前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影响以及传统思维的制约,现阶段的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以及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高校全方位发展,使我国人才数量与日俱增。本篇论文主要从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意义、对高校教学管理观念进行创新等方面展开论述。

参考文献:

[1]李辉生.高等学校的管理创新与创新教育[J].中国行政管理,2007(5).

[2]谷自力.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问题及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

[3]武利翻.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探讨[J].科教导刊,2012(31).

[4]卢晓中.对高等教育分层定位问题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2).

作者:孙嘉骏 单位:辽宁警察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